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拉萨市的经济增长

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和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情况决定着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格局。但是,拉萨传统上主要是政治、文化、宗教中心,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济起点还是非常低的,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规模都很小。这是由于拉萨所在的西藏自治区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导致的。西藏是“一个自然经济广覆、社会层次极不发育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年发展仍然还是很不发达,是一个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突出的区域。西藏又是一个人口稀少、农牧区人口占很大比较重,环境承载力本身就脆弱的高原区域。西藏也是一个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安于自给但长期不能自足,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的地区。西藏还是一个地处祖国边陲,长期面临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分子的渗透破坏,固边稳边、反分裂斗争任务十分繁重的地区。” 这些特征说明,拉萨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腹地虽大,但总体上却是十分薄弱的。1952年,西藏粮食亩产只有80公斤,人均只有125公斤;牧业也基本上靠天吃饭,全区牲畜总头数只有974万头(只)。1959年,全区生产总值只有1.94亿元,人均GDP只有142元。

1959年,十四世达赖叛逃,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1965年,西藏建立自治区人民政府,成为中国第5个省级自治区。西藏民主改革,百万农奴在党的领导下不仅是实现了翻身解放,由农奴变主人,而且激发了发展生产力的热情,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

根据相关资料,从1959年到2021年的60多年间,西藏和拉萨的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9年至1980年是第一阶段。在196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成立为标志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80年至2012年为第二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西藏和拉萨开始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奠基或起步阶段。经过民主改革,西藏和拉萨的经济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西藏地区经济总量达到3.27亿元,年均增长11.1%。在农牧业为主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经济规模还是比较少的。由于加强了城市管理,城市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推进,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965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开启了西藏和拉萨现代化建设第一阶段的第二个时期。西藏总体看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但自成立自治区之后,伴随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在自身之外获得了来自外部的直接帮助,开始步入现代经济增长的轨道,也就是地方经济与人民生活进入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的进程之中。这一时期西藏经济增速保持7.82%,拉萨市的发展更快一些,因为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拉萨市区及附近区域,从四川、青海等地进藏道路的目的地也是拉萨,拉萨日益成为西藏现代经济增长的中心区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新时期。西藏和拉萨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阶段。尽管不同的论者对西藏和拉萨进入这一阶段的起点有一些不同认识,但笼统地把这一阶段的起点定位80年代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阶段不仅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西藏和拉萨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强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而且西藏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促使西藏和拉萨进入了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西藏自治区经济总量达到8.67亿元,1988年跃上20亿元的规模。3年之后的1991年超过30亿元。之后每年都有接近10亿元的增长幅度,1999年为105.98亿元,历史上第一次达到并超过了百亿元大关。进入21世纪以来,西藏经济总量的增长每5年又提高一个数量级。2000—2005年,西藏经济总量每年增长20多亿元,2006—2010年,西藏经济总量每年增长50多亿元。到2010年底,全区经济总量达到507.46亿元,跃上了500亿元大关。2011年进一步提高到605.83亿元,一年增长就接近100亿元的规模,约等于1999年全区经济的总量。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79—2011年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0.4% ,与同一时期全国经济平均增速基本一致。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实现了年均2位数的增速,并且达到了全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这在历史上是不敢想象的。

拉萨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不仅是整个西藏经济社会大幅度跃进的缩影,而且发挥了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1978年,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32亿元。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拉萨市经济也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阶段。1992年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10.04亿元,年均增长7.8%。1992年至2002年,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达到了16.4%,到2006年突破了100亿元大关。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的2011年底,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09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96倍。1978年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5%,到2011年为37%,占比一直比较稳定,而且稳中有升。这说明拉萨市经济发展不仅自身保持了较高的速度,而且对自治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则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带动了西藏自治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1997年西藏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说明西藏逐步改变着主要依赖农牧业为主的传统经济主导地位。2003年,西藏第二产业产值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西藏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步被第二第三产业取代,不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三二一’型结构转型,而且始终保持着建卡稳定的良性发展态势。” 拉萨市的经济结构转型时间更早,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上升幅度更大。2011年拉萨市第一产业产值为9.69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69.4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42.96亿元,分别占4.4%、31.3%和64.3%。 城关区辖区面积不大,2016年为554平方千米,虽然不到拉萨市域3万多平方千米总面积的2%,但是人口最为集中,固定资产投资最密集、经济集中度最高,是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对拉萨市乃至整个西藏的发展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西藏和拉萨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正式进入第三个阶段。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西藏和拉萨的发展进入了速度与质量并重、并且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阶段。

2021年8月17日,西藏自治区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从2012年到2020年,西藏和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总量快速提高。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606亿元增长到1903亿元,8年增长了2.1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2012至2020年,西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11.9%,年均增长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首位。同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2762元提升为52345元,由相当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57.2%上升到72.7%,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的排位由2012年的第29位,提升至2020年的第22位,上升了7位。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63元增加至41156元,累计增加22793元,年均增长10.6%,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2015至2020年,西藏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第1位。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8元增加至14598元,累计增加8900元,年均增长12.5%,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2015至2020年,西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第1位。在三次产业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18.33亿元增加到233.53亿元,增长55.0%,年均增长5.6%;工业总产值由105.91亿元增加到344.09亿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12.0%。

随着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备。公路通车里程从6.52万公里增加到11.88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从531公里增加到786公里;实现主电网全区覆盖;行政村光纤通达率99.2%,4G通达率98.8%,5G信号已覆盖7市(地)所在地,100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达到88.6%。“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主电网延伸到全部边境乡(镇)。西藏通硬化路、通动力电的行政村比重分别达到87.5%和87.8%;通信信号、广播电视信号、集中供水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比重均在99%以上。同期,财政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86.58亿元增加到220.99亿元,增长1.6倍,年均增长12.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905.34亿元增加到2210.92亿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11.8%。国家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2020年累计为1.26万亿元,是1952—2011年累计补贴的3.4倍。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发展,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有小学的乡镇比重达到96.1%,所有的县均有初中。有公共图书馆的县比重81.1%,有图书室或文化站的行政村比重99.1%。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辖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常见病、慢性病等大部分疾病都能在县域内获得及时诊治。

汪洋主席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年均增速位居全国三甲,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城镇化率上升13个百分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6万人从山高地远的苦寒之地搬迁到河谷城镇安居乐业,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 的一个时期。

拉萨市在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这一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通过加强综合性的社会治理,实现了持续稳定。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更为显著。从经济总量上看,2015年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5.28亿元,大约是2011年的1.78倍。到2020年底,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8.19亿元,分别是2011年和2015年的3.1倍和1.72倍。根据拉萨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十三五”时期拉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略低于同期全区经济增幅,说明西藏各地在中央支持、各地援助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下,都进入了经济起飞的阶段(类似于西藏改革开放时期),西藏经济发展的腹地进一步拓宽。但是,2020年拉萨市人均生产总值接近9万元,是全区最高的,说明作为首府城市的拉萨市的发展水平仍然是最高的。拉萨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是持续提升的。这一点可以从拉萨的经济增长数据体现出来。同期拉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9%,经济增长年均9%。这与前一时期投资增幅略高于或者等于经济增幅的状况相比发生了重大改变,说明同样的投资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增长,投资效率上升,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从产出效益指标看,拉萨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9.35亿元,年均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0.42亿元增长到107.26亿元,年均增长12.1%。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伴随经济产出的扩大,拉萨市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当地政府自身财政能力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十八大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大力实施“六大”(党建统市、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依法治市)战略,在保证首府城市稳定的同时,取得的发展成效也十分显著。“十二五”时期(2010—2015年),城关区地区生产总值由的37.60亿元提高到91.27亿元,年均增长19.41%;工业增加值由0.38亿元增加到3.13亿元,年均增长52.46%;旅游业收入由6.53亿元增长到20.02亿元,年均增长2512%;固定资产投资由23.60亿元增长到105.92亿元,年均增长35.02%;区属社会消费凭零售总额由30.20亿元增长到69.35亿元,年均增长18.09%;本级财政收入由2.54亿元增长到8.10亿元,年均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866元增长到20109.80元,年均增长11.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791.65元增长到13784.88元,年均增长15.21%。 以上指标均以年均两位数甚至超过50%的速度增长,可以看出城关区与整个拉萨市和西藏自治区一样,十八大以来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值得欣慰的是,城关区在“十三五”时期依然保持了上述发展势头,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截止到2018年末,城关区地区生产总值为273.15亿元(3年增加3倍),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9亿元、78.93亿元和192.9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0.47、28.90、70.63, 二三产业不仅规模持续扩大,而且第二产业产值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根据对拉萨市城关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报道,2020年拉萨市城关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2亿元,比2019年同比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248.4元,同比增长1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90元,同比增长13%;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85元,同比增长5%。 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旅游业大幅度萎缩,但是城关区的经济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城乡居民人居收入仍然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VFGp2+M5Jx8REHbzTN9XH4nj6lReb0vCxOMoVym9oxVHB8j3gxgj9cnlsiJCYT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