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初。633年,吐蕃帝国的重要奠定着松赞干布决定将都城从山南迁移到拉萨,在拉萨河谷相对平坦的地带造宫堡,建寺院,修河道,奠定了拉萨城市雏形。后经多个王朝前余年的发展,拉萨建设面积不断扩大,人口日益聚集。清仁宗嘉庆(1796—1821)年间,大昭寺为中心向四面延伸辐射的拉萨旧城区格局基本形成,居民已有5000余户,人口3万之多。但是,伴随清中后期国力衰弱,英国等外国势力不断侵入西藏,西藏和拉萨的发展长期停滞。“民主改革前(拉萨)城区只有2万多人,城周围住在破烂帐篷里的贫民和乞丐就近千户,囚犯沿街乞讨,无家可归者冻饿倒毙街头的凄惨情景处处可见。”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市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60年设拉萨市,管辖范围除市区城关区之外,还包括当雄、尼木、曲水、堆龙德庆、达孜、林周、墨竹工卡等7县。林芝及所辖4县还在一个时期纳入到拉萨市管辖范围。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原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设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成为拉萨市城关区之外管辖的第二个城区。根据2015年的统计,拉萨市管辖5县(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林周县、达孜县)2区(城关区、堆龙德庆区),共64个乡(镇、办事处), 269个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全市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总面积29518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50多万(2013年统计为55.94万)。各区县行政区划及人口情况见表1-1。
表1-1 拉萨市行政区划及人口
资料来源:360百科“拉萨市”,https://baike.so.com/doc/309644-327855.html, 2020年12月30日查询。
2017年,国务院同意撤销西藏自治区达孜县,设立拉萨市达孜区,这是拉萨市管辖的第三个城区,反映了拉萨市城镇化不断的发展。截止2019年末,拉萨市除管辖5县3区之外,还设立了5个经济功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慈觉林文化旅游创意区、老城区、空港新区),共有37个乡,12个镇、16个街道办,50个居民委员会,227个村民委员会。年末户籍人口为55.89万人。 截止2020年末,全市共有37个乡,12个镇、16个街道办;60个居民委员会、221个村民委员会。年末户籍人口为57.11万人,比2019年末增加1.23万人。 作为首府城市,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拉萨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更快。根据近期公布的七普人口数据,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拉萨市常住人口为867891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9423人相比增加308468人),约占全区全区常住人口为3648100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02166人增加645934人)23.79%。2010年到2020年间,拉萨市新增人口约占全区新增加人口总数的47.76%。由此可见,拉萨市成为西藏人口增长最快和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拉萨市作为拥有3区5县和5个经济功能区的省会城市,对于我们实施“21世纪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定点调查是一个挑战。根据最初的设想,我们的调查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拉萨市不论是城市级别还是管辖面积,显然明显超出了县域调查的范畴,尽管其管辖范围的总人口与很多内地县份相比并不多,但在西藏却是人口密度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为了更好体现县域调查的要求,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拉萨市老市区即城关区,有时为了体现拉萨市的管辖范围及整体发展的需要,又把城关区与拉萨市统计资料结合起来使用。
城关区是拉萨市的中心区域,总面积554平方千米,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50个村(居)委会。2018年总人口为164136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1人、城镇人口152195人),约占当年全市55.44万人口的29.61%。2018年城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15亿元,约占拉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40.78亿元的50.51%。 由此可见,城关区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人口最集中、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县域,也是经济体量最大、经济活动最集中、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下面我们将以城关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区域,对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