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拉萨城镇化进程

长期以来,拉萨作为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整个西藏城镇化进程中具有相当大的引领、垂范和吸纳功能。拉萨属西藏新型城镇化格局中“拉萨—泽当城镇圈”的核心,这一城镇圈以拉萨为中心、泽当镇为重要支撑,以拉萨至墨竹工卡、拉萨至泽当为两轴线。

(一)城镇化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拉萨市建制镇从2000年到2014年没有变化,共有9个。经过历届党委和政府的规划和建设,拉萨“东延西扩南跨、一城两岸三区”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0.29平方公里。全市现有人口83万人,有藏、汉、回、蒙等38个民族。

2014年,拉萨市重点突出地域、民族、文化、时代特点,统筹利用国家支持、对口支援、地方配套、社会投资,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初步已经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多点联动发展”“城关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2015年拉萨市以规划为引领,编制研究各项规划,严格规划执法,突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与传统建筑,有机疏散老城区,留住地域文脉与历史记忆。拉萨市新城建设将与老城保护相协调,强化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加快棚户区与背街小巷改造,改善老城区的人居环境。

2015年11月28日,堆龙德庆撤县建区,继城关区后成为拉萨市的第二个区。

(二)城镇常住人口不断增长

考察城市人口数量有两个口径,一是大口径的城市人口,即包括所有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二是小口径的城市人口。这里主要用大口径人口统计城镇常住人口。2001—2012年拉萨城镇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4%,2006—2012年拉萨城镇常住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拉萨市人口城镇化率起点很高,1959年就已经达到31.7%,1980年上升到37.8%,此后一度呈下降趋势,2003年以前,一直在34%—35%之间徘徊,1985年甚至降到32.6%。西部大开发以后,2003年才重新回到1980年水平,此后城镇化率持续增长,2008年开始突破40%,2012年达到46%。总体来看,拉萨的城镇化率和水平远远高于整个西藏的平均水平。

表2-1 1959-2012年拉萨市常住人口总数、城镇常住人口

表2-1 1959-2012年拉萨市常住人口总数、城镇常住人口续表

注:2010年以前是户籍人口口径,以后为常住人口。

资料来源:拉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拉萨调查队编:《拉萨市统计年鉴(2013)》,方志出版社2013年版。

(三)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变化

从业人口的产业比例分布也可以反映城镇化的水平。第一产业是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行业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除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外,总的说来其产业结构层次都相对落后,转变的进程也不快。但从变化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空间载体,承载着人口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产业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转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传统农牧文化向现代城市文化转变。在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及和谐城乡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表2-2可以看出,拉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下降,90年代基本在50%以上,进入21世纪,呈加速下降趋势,21世纪前10年,基本在40%多,2010年以后,下降到20%多。可见,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从1995年开始稍有起伏,总体略呈下降趋势,可能跟地方产业政策的导向有关。第三产业则跟第一产业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从90年代开始加速上升,90年代基本在30%以上,进入21世纪,呈加速上升趋势,21世纪前10年,基本在40%以上,2010年以后,上升到60%以上。可见,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递增,对经济的贡献率呈递增趋势。

表2-2 1990—2012年拉萨市从业人口产业分布比例 单位:%

资料来源:拉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拉萨调查队编:《拉萨市统计年鉴(2013)》,方志出版社2013年版。

(四)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既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城市化的测量尺度,又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之一。可以说,没有人口流动就不可能启动城市化的步伐,但并非所有流动都能导致城市化的结果。人口流动的方向和程度反映着要素生产力的集聚方向和程度。农牧区劳动力转移为内涵的人口流动则是城市化的主动因。

早期的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大城市、小城镇、新农村的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在不牺牲农业、农民利益,不危及粮食生产安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共同富裕。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聚集。随着拉萨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凸显的人口现象,这就是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尤其自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开通以来,流动人口规模更呈急剧上升之势。据拉萨市统计局介绍,2013年拉萨市有流动人口20余万人。

拉萨市流动人口来源多元化,一是朝圣、走亲访友、娱乐、旅游等非经济外出活动。堆龙德庆乃琼村的小伙子们每周去拉萨迪吧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去三大寺的次数。二是带有经济目的的外出活动。西藏农牧民外出打工者主要集中在拉萨、日喀则和昌都。城郊结合处的村民外出劳动力主要以城镇为依托。而非城郊结合地带的村民外出打工主要流入地,第一种情况是城郊结合地带的乡村,因为这里的青壮年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进城工作,而偏远农牧区来的打工者弥补了劳动力的空缺;第二种情况是牧区,农闲时贫困地区的农民到那曲、安多、当雄等牧业县帮牧民干一些揉皮等杂活;第三种情况是城镇,城镇是乡村外出劳动力最主要的接收地,与城郊结合地带乡村不同的是,非城郊乡村农民除流向拉萨、日喀则等较大的城镇外,不少人还选择了条件更为艰苦、更偏僻的小城镇,比如去阿里,修建房屋。三是婚姻带来的乡村内部人口流动。通过婚姻的方式,在乡村内部向经济条件较好繁荣城郊或公路沿线地区迁移。在藏区,男子入赘比女子出嫁更受欢迎。近几年,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越来越多,农业人口中除了个别来自内地农村外,绝大多数来自区内乡村。正是由于农村人口入城数量日益增多,“农转非”既解决城市户口问题也日益突出。拉萨乡村人口的流动主要是以上三种形式。因此,乡村人口流动是影响拉萨城镇化的内部动力。

有调研显示,随机访问的346人中,计划在拉萨市居住不到1年的占6.07%,计划居住1—2年的占17.92%,计划居住3—5年的占15.02%,计划常住定居的占6.65%,表示不确定居留时间的占54.34%。由于大多数人不愿意或者没有确定长时间待在拉萨市,这给拉萨市人口管理造成一定困难,即无法确定这部分人的居住地以及想要在拉萨市从事何种工作,同时也给拉萨市人口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才能保证拉萨市的繁荣和稳定。

(五)乡村非农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乡村非农化是城市化的一种路径选择,主要表现为劳动力非农化和产业结构非农化。从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分布变化前面已经阐述。从乡村内部劳动力构成来看,虽然从整体来看,西藏乡村非农劳动力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这种差距在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大。从西藏内部来看,乡村非农化发展也极不平衡,拉萨拥有最高的非农化比例,在靠近拉萨的郊区县乡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也较高。拉萨劳动力非农化与城镇化关系密切。可以说,越靠近拉萨,其劳动力非农化程度就越高,这一点在近郊堆龙德庆县表现较为突出,早在1995年其非农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例就达到18.9%,2015年已经达到60%,预计2020年达到70%以上。

产业结构非农化是衡量拉萨市城市化水平的另一个效度。从表2-3中得知,早在1978年拉萨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达到50%以上,由于改革开放的滞后,一度下降到50%以下。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拉萨经济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变化巨大,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第一产业则从2000年以前的两位数百分比下降到以后的一位数百分比。从2010—2012年平均每天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来看,同样可以看到相同的变化。

表2-3 1978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1年、2012年拉萨产业结构比例变化 单位:%

资料来源:拉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拉萨调查队编:《拉萨市统计年鉴(2013)》,方志出版社2013年版。

表2-4 2010—2012年日均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分布 单位:万元 TANGazpg/2oQvNUhSt+8Z+AwOEh7eSMqeMKr/dynErJKAj7ruL1C7dSSpSF8ge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