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五
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数字经济三维结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保持着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关注。数字经济平台对国民经济具有支撑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同时具有较为特殊的公共属性。当下数字经济正多维渗透入人类社会,数字经济平台已经通过多元途径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公共数据。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和各类数字经济平台等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在国家和社会治理特别是民生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数字中国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权力数字化实践中,积极探索大数据监督,更好发挥云计算、区块链、互联网监督的作用,让反腐倡廉工作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在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党把“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作为一个重大的政治目标。数字经济时代下,政府掌握着大规模的数据生产要素,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满足其对反洗钱、反逃税、反行贿、反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的监管需求。好像摄像头面前无小偷一样,凭借可追溯的技术优势,数字经济让贪腐行为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地,永远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引导和创新,这要求学者深入探究。在权力公开方面,积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司法和其他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联通平台和消费者线上线下的互动渠道,形成医疗用品、消费订单的及时下达与实时点对点的精准配送,高效整合物资,支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的作用,展现出了独有的行业特色与结构优势,发挥了信息聚合、数据共享、交流沟通、物资流转等重要作用,避免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防疫需求和现实民生需求,由此让人民群众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杨东教授作为数字经济研究的领军者之一,笔耕不辍,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人民论坛》、《经济学家》、《中国金融》等报纸杂志发表数字经济相关中外论文百余篇。在此基础上,杨东教授提交数十份内参,为中央机构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中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政策、新主张为数字经济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前瞻性探索。

正是在这样长期的理论积累中,杨东教授提出了“平台、数据、算法”三维结构理论,并以此理论为依托,为我们带来了《数字经济理论与治理》这部著作。书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杨东教授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第一手宝贵经验。正是这种丰富的经历,赋予了这本著作扎实的基础,契合实际而非泛泛而论。经历是个性的、特殊的,但其中蕴含了很多共性和普遍性,也因此,此书体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从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模式、生产要素、技术力量出发,分别明确三维结构中平台、数据和算法要素的革新、演化、升级路径。平台、数据、算法这三个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要素,既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灵魂,又巩固了数字经济规制和监管的根基。易言之,三维结构从主体、客体到时间维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何认识此种三维结构对经济社会产生的改变,以及如何对其中风险进行宏观管理,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必须思考的问题。

数字经济的理论研究是长期的任务,不仅要立足百年历史变革大背景,更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引导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各界不懈地努力。相信通过本书,可以启迪政府、企业、学者关注新经济和新业态,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数字时代世界市场体系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李雪勤
中纪委研究室原主任
中央第八巡视组原副组长
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室名誉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2021年10月18日 VwfU0fMqMwM788JHPXzl4XgkpV3Rn+nfv42HaIioww6ZMA/tBC38zneOhy/XhtH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