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宫调”在今天已经没有现实意义,本选集不采取按“宫调”分类编排的传统办法,而是按照曲牌末字的韵目和拼音音系排列;但在曲牌之后,用括号注明其所属宫调,以便查考。
每类作品按照曲牌末字韵部排列时,以《新诗韵》的韵目为序,即一麻、二波、三歌……十八东。末字相同时,按首字的韵目与音系排列;首字也相同时,按次字韵目与音系排列。曲牌一般为三字,断无次字又相同之理。
每首作品之前均加以一个拉丁字母和五位数字的编号。拉丁字母仅A、B、C三个,表明其所属类别:A为小令,B为带过曲,C为套数。其后五位数字,前两位表明曲牌所属韵部次序,即一麻到十八东,等等;其后三位数为该作品在本类中出现的顺序。如A01001马致远《天净沙》,意即小令一麻和本曲为小令之第一首。C01006奥敦周卿《一枝花》,意即套数一麻和本曲为套数中之第六首,作者奥敦周卿。余类推。但是表曲牌韵部的前两位数字,有时会因为同曲异名之曲牌被归并后的原因而发生错乱,例如张养浩《朝天曲》本属A11+,但因其为《朝天子》之别名被归并于王元亨A05083《朝天子》之后,而作A11084;汤舜民的《谒金门》本为A15+,也因其为《朝天曲》之别名被归并于薛昂夫A11087《朝天曲》之后,而作A15088。因此只有拉丁字母和最后三位数字,才能准确反映该曲在本作品选中的具体位置。此点务请特别留意。
某些曲牌有多种异名,例如《折桂令》又名《蟾宫曲》《蟾宫引》《步蟾宫》《广寒秋》《天香引》《秋风第一枝》等。在此种情况下,不能列为多种曲牌,而只能选定其常用者为代表,并将其他异名附后。比如上面所举例子,以《折桂令》为代表,而将《蟾宫曲》《天香引》等附于其后。这时在表示类别之拉丁字母“A”不变,而表示曲名韵部之二位数字以异名所属韵部为主,后三位则表示本作品在本部类中出现的顺序。例如赵善庆之《折桂令·湖山堂》编号为A17391,紧接其后刘秉忠之《蟾宫曲·四时游赏联珠四曲其四》之编号则为A11392。余类推。
1.定格:本书所附定格,系参照多种曲谱和名家作品,反复比对得出,并注明本曲字数、句数、句式和典型平仄格式。前已说明,由于元曲不甚重视平仄,故所附典型平仄格式,仅供造句时参考,不能视为规则。
2.衬字(词):用小一号字体排印,因此不再注明何者为正字,何者为衬字。
3.韵脚:用三角形符号△表明,白脚(即不须押韵之处)作〇,两可一般曲谱作▲。由于元曲中白脚可以入韵,韵脚则不能失韵成为白脚;因此所有白脚均可以“两可”视之,符号▲实为多余,本书对此一般不加标明。
4.句式:篇中的句子符号只表示语音停顿,并不是语法意义上的句子,人们对各家作品,在语法上的断句方式也并不一致,因此在定格中并不列出语法标点。
对于6、7字的两种折腰句,当用阿拉伯数字时,在其下附横线,如 6 、 7 。用平仄或数字表示时则作:“3、3”(或“平平仄、仄仄平”之类)、“3、4”(或“平平仄、平平仄仄”之类)。
4.其他:对仗、增字、增句等情况,于每个曲牌定格项内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