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整理元曲的主要困难

作为一个整体,对元曲在整理、研究、笺注和阅读方面,与对待唐诗宋词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人们往往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劳动。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前此也曾有所涉及。

当前在进行以上工作时,所碰到的主要困难有二,那就是:格式不明和注释不详这两座大山。下面将对此加以详述。

一 格式不明

格式不明不是元曲所固有的缺点,而是后人编辑元代作品时功夫下得不够所形成的缺陷。

正格是元曲的基本框架。一首元曲,如果不弄清楚并且标明它的正格,不将正文和衬字用不同的字号或字体明确区分开来,就淹没了原诗的语言美,并且影响读者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因为正文和衬字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此点在阅读本书下编“作品选读”时,便可以明确感受到,此处姑且从略。

不区分正词和衬字,还将使习作者望而止步,大大影响了元曲的普及和发展。也许这就是后人作诗填词者众多,而谱写元散的人,在明清时远不如作诗填词的众多,而在当代更是极为少见的根本原因。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新近出版的元曲选本,也仍然是正文衬字混杂,对各个曲牌格式上的特点,甚少说明,这大大影响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妨碍了人们习作的情趣与勇气。

这种缺陷固然主要是后人努力不够所造成的,但也与即使在元朝,许多作者就没有养成突出正格和和区分正文与衬字的习惯有关。除极少数曲谱曾对正文和衬字加以区分外,大多数集子或选本都是将正文和衬字两者混淆在一起的。在有关散曲的集子中,突出正格、区分正字与衬字的本子虽然不多,但还偶然能够见到;而剧曲则几乎全都是正文与衬字混淆在一起的。通常只不过是把唱词和科白分别书写而已。

由于以上陈陈相因的缺点,遂使得我们今天虽然通过大力的对比与审慎的选择,也仍然不能保证对每一个曲牌,都能确有把握地找出其定格,并把正文和衬字准确无误地区别开来。

二 注释不详

我国的许多古籍,注解众多而且详尽。像十三经之类的书籍,注释极多,并且后人又对原来的权威注释再加注释。有时正文只寥寥数语,而注释可以多至数千言。真是“引经据典,不厌其烦”。

至于元曲,由于研究者不多,作品大都缺乏注解,对于其仅有的一点注释,也多是互相传抄。许多应该注明的地方,往往没有注释;而本无须注释的地方倒是不厌其详。

此外由于前述元曲在语言上所具有的独有特点:土话俗语太多、非汉族语言夹杂,加上时过境迁,人们已经忘记当时的语言情况,所以有些地方很难读懂,个别地方甚至恐怕永远没有弄清楚的可能了。

一个时期以来,关心元曲的人渐多,优秀的选本相继出现。相信元曲迟早有不难读懂之一日。

本书在选编作品时,除注意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慎重选择外,对于已入选作品的文字则是反复推敲,尽量多作注释。一般每首的注释,少则将近十条,多者达三四十条,争取做到使人们能够彻底读懂。但是由于前述的种种原因,很难做到处处都能读懂。对于一些实在难解的地方,除了存疑而外,也尽量提出自己的看法,供读者参考,以使疑难不致影响对全篇的理解。其详已见于序言中有关本书注释之“四大特点”的介绍部分,不赘。 Znw6Pi1GZgK0qSPIq1IoARSTgXK65D/8S2ItrjSGfvzQSAJcb68wJESJIVC+0m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