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元曲是北方民歌的格律化

如果把元曲仅仅看成是宋词的派生物,显然是不准确的。元曲绝不只是宋词自发而且自然而然地发展演变,而是由于有其他因素的掺入,加上社会环境的推动,才得以迅速成长为新的一代文学硕果的。

从北宋初年的辽宋对立到金元的崛起,中国北方无论从军事到经济,都实力充足,文化娱乐也随之发展,而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以为是穷苦寒冷、落后野蛮的地方。特别是从辽金节节南进,到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以后,北方人在经济实力与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起主导作用。尽管在文化方面,北方还是相对落后,并在诗文方面尽量学习和模仿南方的。

很早以来,在北方就流行着游牧人民所喜爱的民歌小调。进驻南方之后,这些民歌很自然地成为城乡人民,特别是城市人民文化娱乐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原本比较粗放的民歌,在与中原文化接触后,很自然地吸收宋词和诸宫调的优点,并学习宋词在配乐上的许多规则,从而形成了自己“约定俗成”的章法,也就是把原来的北方民歌加以改造和提高,或者说加以“格律化”。特别是在这些曲调所配的音乐方面,不再是各种民间小调,而是很自然地采用了南方流行已久的诸宫调。这就逐渐形成我们所熟知的元人散曲,并且被引进戏剧的写作之中,形成盛极一时的元人剧曲(杂剧)。

元人新体诗歌,无论是小令、带过曲还是套数,都像南方的诸宫调一样,有自己所属的明确的宫调,并且是不可或缺的;绝不能够像看待普通民间小调一样,可以自由写作和歌唱,而不考虑合律与否的问题。

元代新产生的这种歌曲,与原有宋词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它与音乐的关系,远比宋词密切:每一首元人小曲,都是词曲合一,能够歌唱的。并且这曲调往往被定型化,成为新的歌曲“依声填词”时的音乐和文字框架,即通常所说的“曲牌”。同是使用《天净沙》这个曲牌(词语有定格、音乐有固定的乐谱),可以填写各种各样内容的歌词,而不一定是写“秋思”或与此曲牌最初歌词相类似的作品,而且一般也很难找到每一个曲牌最初的原始作品及其歌词内容。当然,可以肯定,不同曲牌的音乐,最初必定有其自己的感情色彩和适用范围。只是曲牌、曲辞与其音乐分开已久,到如今,我们已经很难追寻和考察它们的这种音乐色彩了。

一般地讲,诗歌虽然总与音乐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历史上不同体裁的诗歌,在与音乐的关系上,彼此是不尽相同的。唐诗虽然往往配乐,但多数诗人是把它作为一种文体来写作的,并不一定每首都配乐,作者也不一定懂得音乐。两首格律相同、文字不同的律诗,其所配的音乐也不一定相同。宋词与音乐的关系比唐诗密切,大部分宋词都是能够配乐的;许多作者也往往精通音律,并通过演唱来检验用词是否恰当。但也远不是所有宋词都曾配乐并且可以歌唱,作者也不一定都是“精通音律”的。

至于元曲则不然,它是由民歌发展而成的,因此每一首歌(每一支曲)都有与之相配的音乐(曲调、乐谱)。同一曲牌的新歌,也都是“依声填词”而且原曲牌所配的音乐不变。当然如果有人撰写新歌(新曲),即所谓“自度曲”,那也就必然会谱出与之相应的新曲调、新乐谱来。所以,元曲与音乐、与乐谱是密不可分的。 HMSlxmqT+lPw21vu1ihMtJIRR+/ERoBQdAH11xbDK1qePf02gdoNRiR+oNAtJY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