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上古汉语出现的转折范畴的使用情况考察

一 先秦时期出现的转折范畴考察

这一时期主要选用的语料:《诗经》《左传》《论语》《孟子》《荀子》《吕氏春秋》等。

这一时期出现的转折范畴主要有:“而”“而乃”“反”“反而”“覆”“顾”“固”“故”“乃”“且”“然”“然而”“然且”“然则”“如”“特”“抑”“以”“转”等。

【而】

“而”是上古汉语主要的转折连词。如:

(1)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经·大雅·民劳》)

(2)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左传·隐公三年》)

(3)弓调矢直矣,而不能射远中微,则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调一天下,制强暴,则非大儒也。(《荀子·儒效第八》)

后代一直沿用。

(4)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5)夜耿耿而不寐,心茕茕而靡托。(《游仙窟》)

(6)这只反覆形容后妃之德,而不可指说道甚么是德。(《朱子语类》卷八十一《诗二》)

(7)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水浒传》第三回)

(8)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而爱适趣闲文者特多。(《红楼梦》第一回)

【而乃】

《汉语大词典》所举最早例证出自南朝宋,实际上,“而乃”用作转折连词先秦已见,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1)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庄子·盗跖第二十九》)

(2)是以左右近习之臣,知伪诈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不去奸私之行尽力竭智以事主,而乃以相与比周妄毁誉以求安,是犹负千钧之重,陷于不测之渊而求生也,必不几矣。”(《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

(3)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浅,而弈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于天穽之下,不以甚乎?(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4)建等不能效臧洪泣血,纠率同盟,亦可以结约亲邻,共张声势,而乃助桀作孽,画匹成蛇,舍我善邻,陈诚伪室。(《北梦琐言》卷十四)

(5)孟谈曰:“高赫在围城之中,不闻画一策,效一劳,而乃居首功,受上赏,臣窃不解。”(《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

(6)禁卒笑之曰:“诗人不求功名,而乃为盗?”(《聊斋志异》卷十二)

现代汉语不再使用。

【反】

连接转折句的副词“反”早在《诗经》中已有用例,并成为应用广泛的转折关联词,历代使用,并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

(1)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诗经·邶风·谷风》)

(2)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史记·秦本纪》)

(3)生时无佑,死反有报乎?(《论衡·书虚篇》)

(4)王北中郎不为林公所知,乃著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大略云:“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

(5)先生曰:“朋友来此,多被册子困倒,反不曾做得工夫。何不且过此说话?彼皆纸上语尔。有所面言,资益为多。”(《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

(6)书啊,我只为其中自有黄金屋,反教我撇却椿庭萱草堂。还思想,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爹娘。(《琵琶记》第三十七出)

(7)一会儿爬起来,睁起双眸,大喝道:“我乃北京大盗卢疆也。丁戍天杀的!得我千金,反害我命,而今须索填还我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8)莽龙蛇、本待将河翻海决,反做了失水瓮中鳖,恨樊笼霎时困了豪杰。(《长生殿》第三出)

(9)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反而】

《汉语大词典》收录,但所举用例皆出自现代汉语。事实上,表转折关系的副词“反而”产生于先秦时期。

(1)贤圣之后,反而殃民,是以贼其身,岂能独哉?(《吕氏春秋·遇合》)

汉代以后沿用。

(2)鬼神如有知,必恚与战,不肯径去,若怀恨,反而为祸;如无所知,不能为凶,解之无益,不解无损。(《论衡·解除篇》)

(3)至尉升湖,绚曰:“吾为人吏,反而见擒,有何面目得视公也。”投水而死。(《魏书·裴叔业传》)

(4)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兵,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明代以前,“反而”的使用并不普遍,明清以后才开始大量使用,并沿用至现代汉语。

(5)尔后二人都落在娉娉的圈套中,以往的积怨像冰一样消散,反而甘心为娉娉所用,只是魏生不知道而已。(《剪灯余话》卷五)

(6)又怕被李家告发,复又托言,说他等了许久不见前去,反而倒说李成仁串骗他的银两,好站住自己脚步。(《施公案》第二百七十六回)

(7)但问他道:“你既身为藩王,理应上报祖宗恩德,扶助当今佐治天下,才是正理。为何不思竭忠尽道,反而纵子谋逆。今日尚有何言?你可知罪么?”(《七剑十三侠》第一百五十八回)

【覆】

“覆”在《诗经》中已经出现表“相反、反而”义的副词用法,但之后的文献极少使用。

(1)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诗经·大雅·节南山》)(郑《笺》:“女不惩止女之邪心,而反怨憎其正也。”)

(2)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诗经·大雅·瞻卬》)(郑《笺》:“覆,犹反也。”)

(3)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诗经·大雅·抑》)(郑玄笺:“覆,犹反也。”)

【顾】

“顾”表转折,先秦已见,《汉语大词典》亦收录。如:

(1)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礼记·祭统》)(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2)时季羽在侧,曰:“不然。窃闻季为公甚,顾其人阴未闻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秦汉时期沿用。

(3)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战国策·燕策三》)

(4)然,凡人行,皆以寿尽为期,顾有善恶尽耳。(《太平经》卷四十《努力为善法第五十二》)

魏晋以后用例甚少,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

【固】

“固”“故”“顾”三者经常可以互为通假字,王引之《经传释词》:“顾,犹但也。”“固”可与“顾”通,表“反而”“却”义,先秦已见。

(1)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於天下也,身又重於两臂,韩之轻於天下远;今之所争者,其轻於韩又远。君固愁身伤生以忧之,臧不得也。”陈奇猷集释引孙锵鸣曰:“固,顾通。”(《吕氏春秋·审为》)

(2)今时时有近流水而居,不凿井,固多病不寿者,何也?(《太平经》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第六十一》)

【故】

“故”表转折的用法先秦已见,一般用于动词谓语前,表示事态跟常情、常理相违背,可与“顾”通,译为“反而”“却”等。

(1)燕人无惑,故浴狗矣。陈奇猷集释:“故与顾同,反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2)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荀子·儒效第八》)

(3)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故能得之于强大乎?(《史记·赵世家》)

【乃】

“乃”是个多功能语素,也是古汉语中一个较常用的关联词语,可以表示并列、进层、选择、承接、转折、假设等多种关系,转折功能在先秦已经出现。《汉语大词典》亦收录。

(1)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尚书·康诰》)

(2)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中古时期沿用。

(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庾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庾闻,回谢之,请其话言。(《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且】

“且”作为转折连词先秦已见,《汉语大词典》亦收录。如:

(1)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杨伯峻注:“且作而用。”(《左传·桓公八年》)(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2)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左传·成公十三年》)

(3)问于祁奚,祁奚曰:“公族之不恭,公室之有回,内事之邪,大夫之贪,是吾罪也。若以君官从子之私,惧子之应且憎也。”(《国语·晋语八》)

“且”作为转折连词,唐代已经比较少见,据王淑华(2009:204-205)考察,在《敦煌变文》中仅出现2例,《祖堂集》中出现6例,且都是和其他连词配套使用,构成“虽……且”“只……且”等连用形式。

(4)虽知世尊是亲兄弟,且不肯出家。(《敦煌变文集新书·难陀出家缘起》)

(5)周氏便夸身上艺:“虽为下贱且超群。”(《敦煌变文集新书·捉季布传文一卷》)

(6)仰山云:“师兄在知有如来禅,且不知有祖师禅。”(《祖堂集·香严和尚》)

(7)却云:“石霜虽有杀人之刀,且无活人之剑。岩头亦有杀人之刀,亦有活人之剑。”(《祖堂集·岩头和尚》)

(8)上座云:“虽有千尺之松,且无抽条石笋。”(《祖堂集·岑和尚》)

唐以后,“且”的转折连词用法基本消失,未沿用至现代汉语。

【然】

“然”是古汉语中主要的转折连词之一,先秦已广泛使用。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2)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上》)

后代沿用,直至现代汉语。

(3)何意东海卫子、济南徐生复能传之,是道竟不坠于地也。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后汉书·杜林传》)

(4)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5)只是观它无所顾藉,敢为异论,则其末流便有坑焚之理。然王通比荀扬又夐别。王通极开爽,说得广阔。(《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战国汉唐诸子》)

(6)士赡奉使无效,本无置喙之地。然初意不过欲暂那三晋之地,少安彼军之心。彼军既离,则云中一带自可输粟京都,以实国本。(《新元史·李士赡传》)

(7)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红楼梦》第一回)

【然而】

“然而”是古汉语中主要的转折连词之一,先秦已见,历代沿用,直至现代汉语。

(1)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为也,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管子·匡君小匡第二十》)

(2)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荀子·荣辱第四》)

(3)凡人之取重赏罚,固已足之之后也。虽财用足而厚爱之,然而轻刑犹之乱也。(《韩非子·六反第四十六》)

(4)越王句践劗发文身,无皮弁搢笏之服,拘罢拒折之容,然而胜夫差于五湖,南面而霸天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淮南子·齐俗训》)

(5)今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玺,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6)孝恭性奢豪,重游宴,歌姬舞女百有余人,然而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旧唐书·宗室列传》)

(7)杨氏云:“苟志于仁矣,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朱子语类》卷二十六《论语八》)

(8)据小官每愚见,以为老完颜若遂明正典刑,虽足见相公执法无私,然而于国尽忠,于家不能尽孝,贤者或不然矣。(元,李直夫《便宜行事虎头牌》,《全元杂剧》)

(9)贾母等一则怕他招受寒暑,二则恐他睹景伤情,虽黛玉之柩已寄放城外庵中,然而潇湘馆依然人亡屋在,不免勾起旧病来,所以也不使他去。(《红楼梦》第九十九回)

【然且】

“然且”表转折,先秦已见,《汉语大词典》所举用例亦以先秦为最早。如:

(1)冬十月,葬蔡灵公……灭国不葬,然且葬之,不与楚灭,且成诸侯之事也。(《谷梁传·昭公十三年》)

(2)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第四》)

沿用至唐宋时期。

(3)缀下里於白雪,吾亦济夫所伟。李善注:“言以此庸音而偶彼嘉句,譬以下里鄙曲缀於白雪之高唱,吾虽知美恶不伦,然且以益夫所伟也。”(《昭明文选·文赋》)

(4)以累圣之典谋睿哲,大朝之纪律文明,非不欲厉彼风驱,快其电扫。然且考《春秋》之义,稽楚、郑之文,或退而许平,或服而更舍,存于旧史,载彼新书。(《旧唐书·昭宗本纪》)

(5)汝虽无悟,然且有疑,尚亦可在。(《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四)

【然则】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连词用法,但未收录其表转折的关联用法。“然则”本为表顺承关系的连词,先秦时期也出现了转折关联用法。

(1)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荀子·荣辱第四》)

后沿用至清。

(2)夫鹤鸣云中,人闻声仰而视之,目见其形。耳目同力,耳闻其声,则目见其形矣。然则耳目所闻见,不过十里,使参天之鸣,人不能闻也。(《论衡·艺增篇》)

(3)其人怆然曰:“卿位为常伯,而家无余财,向闻与尊夫人辞诀,言辞哀苦,然则卿国士也,如何可令死,吾当相为。”(《搜神记》卷五)

(4)自明中世,对女真之政策,殆止注重赐印,其他一切不顾。然则事实上于其内部之争夺,已不能加以何等干涉。(《清朝前纪·建州纪第二》)

【如】

“如”作为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而”,《词诠》《经传释词》《古书虚字集释》等均训“如”为“而”,先秦已见,《汉语大词典》亦收录。

(1)上古壬申,与郑伯盟,歃如忘。(《左传·隐公七年》)

(2)乡是者臧,倍是者亡。乡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荀子·儒效第八》)

(3)民之故计,皆就安利如辟危穷。(《韩非子·五蠹》)

汉代以后沿用,但用例比较少见。

(4)记鸿雁之遰也,如不记其乡,何也?(《大戴礼记·夏小正》)

(5)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王曰:“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中古以后,表转折的“如”基本不再使用。

【特】

虚词“特”一般作限定范围副词,《汉语大词典》未收其转折用法。当“特”连接的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构成例外关系时,便衍生出转折语义。

(1)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伏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不圣人为政,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墨子·节用上》)

(2)以臣所行多矣,周流无所不通,未尝见人如中山阴姬者也。不知者,特以为神,力言不能及也。(《战国策·中山策》)

【抑】

“抑”是先秦时期产生的转折连词,《汉语大词典》亦收录。《词诠》将其视为“转接连词”。《古书虚字集释》:“抑,犹然也,转语词也;犹但也,转词也。”《助字辨略》:“转语。”

(1)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后一直沿用至清代,但用例不多。

(2)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小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弘矣,取精多矣。”(《论衡·死伪篇》)

(3)愈虽不敢私其大恩,抑不可不谓之知己。(唐,韩愈《送许郢州序》)

(4)其所施设,虽未能尽当先王之意,抑其大略,可谓合矣。(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5)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清,赵翼《二十二史箚记·汉武帝》)

(6)儿所以厚赠,虽聊酬一夕枕席之爱,抑有一事相嘱托,幸垂庇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

【以】

上古汉语中,“以”可用于表承接的连词。《词诠》:“承接连词,与‘而’同。”《古书虚字集释》:“犹而也。”《助字辨略》:“犹而也。”在使用过程中受语境的影响,“以”可用于表转折的连词,先秦已见。如:

(1)辛巳,将盟于宋西门之外,楚人衷甲。伯州犁曰:“合诸侯之师,以为不信,无乃不可乎?夫诸侯望信于楚,是以来服。若不信,是弃其所以服诸侯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汉代沿用,直到唐宋时期。

(2)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淮南子·泛论训》)

(3)延孝对曰:“梁朝土地不为狭,兵旅不为寡;然主见昏懦,不能专任将帅,以责其成功。”(《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平话下》)

“以”表转折的用法来源于表顺承的用法,当前后分句语义关系不一致时,可以理解为“却”,但这种用法一直未能成为“以”的常见用法。

【转】

表转折的副词“转”先秦已见,《诗经》中已有用例。如:

(1)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诗经·小雅·谷风》)

后代沿用,但用例不甚广泛。

(2)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3)仆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于此,转困穷甚,思自放于伊颍之上,当亦终得之。(唐,韩愈《与崔群书》)

(4)奈行程路途劳顿,到黄昏转添愁闷。(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全元南戏》)

(5)行者举棒,尽力一下,转震得自己手疼。(《西游记》第二十回)

(6)陆地已近在眼前了吗?转令我心中不快。(郭沫若《星空·灯台》)

二 两汉时期出现的转折范畴考察

这一时期主要选用的语料:《战国策》《史记》《论衡》《太平经》等。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转折范畴:“不意”“独”“翻”“返”“反更”“反还”“反且”“更”“顾反”“还”“还反”“何图”“何意”“即”“偏”“然复”“要”“辄”“则”等。

【不意】

“不意”表“不料,意想不到”义,可用于关系句,东汉已见。

(1)公孙圣曰:“愚哉!女子之言也。吾受道十年,隐身避害,欲绍寿命,不意卒得急召,中世自弃,故悲与子相离耳。”遂去,诣姑胥台。(《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

后代沿用。

(2)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诸生。”陆曰:“公未睹不鸣不跃者耳!”(《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3)天赞圣意,三公献谋,庶人赐死,罪人斯得,太子以明,臣恨其晚,无所复及。诏书慈悼,迎丧反葬,复其礼秩,诚副众望,不意吕霍之变复生于今日!(《晋书·阎缵传》)

(4)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三国演义》第九回)

【独】

“独”表转折始于汉代,《汉语大词典》举汉代用例为最早。转引如下:

(1)〔赵氏〕世有功,未尝绝祀。今吾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史记·赵世家》)

(2)太公、伊尹以如此,龙逄、比干独如彼,岂不哀哉!(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兹补充数例:

(3)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

“翻”表转折,《汉语大词典》收录的最早例证源于北周。我们在《汉书》中发现用例,南北朝时期用例增多,大约沿用至明清时期。

(1)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汉书·张陈王周列传》)

(2)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诗)(转引自《汉语大词典》)

(3)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唐,孟彦深《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全唐诗》)

(4)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说与从前,不是我情薄。都缘利役名牵,飘蓬无经,翻成轻负。别后情怀,有万千牢落。(宋,李致远《碧牡丹》,《全宋词》)

(5)銮舆迁汴梁,朝廷,你信谗言杀害忠良,忠孝军尽沫亡。慌慌逃命走,此身前往何方?天可表我衷肠。俺陀满兴福,本为忠孝将,翻作叛离人。番兵犯界,迁都远避驾蒙尘。(元,施惠《幽闺记》,《全元南戏》)

(6)看了这金钗儿双头比并,更钿盒同心相映。只指望两情坚如金似钿,又怎知翻做断绠。若早知为断绠,枉自去将他留下了这伤心把柄。(《长生殿》第三十出)

(7)不谋颠倒姻缘簿,翻教才人错用心。(《春柳莺》第一回)

(8)正是:凫雁不成同命鸟,鸳鸯翻作可怜虫。未知住出了甚么事,且待下回再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

【返】

“返”犹“反、反而”,《汉语大词典》所举最早用例源于《北齐书》。实际上,东汉已见。如:

(1)狱者,天之治罪名处也,恐列士善,人欲为帝王尽力,上书以通天地之谈,返为闲野远京师之长吏所共疾恶,后返以他事害之,故列宿乃流入狱中也。(《太平经》卷八十六《来善集三道文书诀第一百二十七》)

(2)夫民臣,乃是帝王之使也,手足也,当主为君王达聪明,使上得安而无忧,共称天心,天喜说则使君延年。今返居下不忠,背反天地,闭绝帝王聪明,使其愁苦,常自责治失正,灾变纷纷,危而不安,皆应不孝不忠不信大逆,法不当得与于赦,今何重之有乎?(《太平经》卷八十六《来善集三道文书诀第一百二十七》)

汉代以后沿用,但受“反”的影响,用例不多。

(3)王,国家姻娅,须同疾恶,返为此言,岂所望乎?(《北齐书·清河王劢传》)

(4)新妇闻客此言,面目变青变黄:“如客此语,道有他情,即欲结意,返失其里(理)。遣妾看客,失母贤子……”(《敦煌变文集新书·韩朋赋一卷》)

(5)或曰:“鼠者,坎精,主为窃盗,猫者之食,是吾君利器服下之义也。今返食其乳,是空我腹,贼之征也。”果有十月三日之难矣。(《奉天录》卷二)

(6)以臣今在,恐部人不从,与臣克期祭山,返相诬告。臣若朝死,蒙逊必夕发。(《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反更】

“反更”表转折始于东汉,《汉语大词典》未收录。

(1)令诸侯各治邸,车驾前后五至祠,以元鼎六年告封,改为元封,武帝已年四十七矣,何缘反更得十八也?就若所云,明神祸福,必有徵应,权时倒读,焉能诞招期乎?(《风俗通义·正失第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

(2)诏书实核,欲有以益之,而长吏不能躬亲,反更征召会聚,令失农作,愁扰百姓。若复有犯者,二千石先坐。(《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反还】

“反还”见于汉代以后,多为动词,表“返回”义。

(1)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列子·汤问》)

(2)建军大溃,反还奔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茂、建突走。(《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

东汉时期,“反还”的副词用法已产生。

(3)失其职事,空虚贫极,因争斗分别而去,反还相贼害,亲父子分身血气而生,肢体相属如此,况聚天下异姓之士为君师父乎?(《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

(4)真人欲知是恶民臣之审也,比若家人父母,共生数子,子共欺其父母,行为恶;父母默坐家一室中,安而知之?已行,为凶恶盗劫,人反还共罪其父母。(《太平经》卷九十六《守一入室知神戒第一百五十二》)

后代沿用,但不甚广泛。

(5)子有《南岳真形》,五瘟不加,辟除火光,谋恶我者,反还自伤。(《云笈七签·符图部一》)

(6)一个说道:“只是一个狼虫虎豹会你,到也干净;只怕有两个狼虫虎豹都要会你,反还不得干净。”(《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三十七回)

【反且】

《汉语大词典》收录此词条,但所举例证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例。我们认为“反且”表转折在东汉的《太平经》中已有用例。如:

(1)执一行吾书道者,下古人且日言吾道恶无益也,反月善;月言无益,反且岁善;岁言无益,反至老常善,久久不而去也。后生者以为世学矣……如使读一卷书,必且不信之也。反且言其非而自解,则邪恶日兴,得害人也。(《太平经》卷九十六《守一入室知神戒第一百五十二》)

(2)故当从之,使生道德之根,勿止之也;止之,反且生刑祸之门也。此者,吉凶之所出,安危之所发也。故乐者,阳也;刑罚者,阴也。(《太平经》卷一百十三《乐怒吉凶诀第一百九十一》)

“反且”在汉语史上的用例十分罕见,《醒世姻缘传》中有1例,表反递,义同“反而”。

(3)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及至周龙皋死后,放松了周九万,不惟不与为仇,反且修起好来,只是合那两哥作对。遇庙烧香,逢寺拜佛,合煽了一群淫妇,就如走草的母狗一般。(《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三回)

【更】

“更”表转折见于秦汉时期,《汉语大词典》收录。转引其用例如下:

(1)臣以失令过期,更不用侵辱教,王之惠也。鲍彪注:“更犹反。侵辱,刑也。言己宜服刑,王反不刑而教之。”(《战国策·赵策二》)

表转折的“更”来源于“更改”义动词“更”,语义特征上具有[+与原来相反],这一语义特征与转折契合。表转折的“更”在汉代已经开始萌芽,如:

(2)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史记·游侠列传》)

我们看一看例(2)的上下文:“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这一段讲的是郭解少时做事的风格和年长后做事的风格,两者形成对比,“更”可以理解为“改变”,也可以理解为表转折的“反而、反倒”。

魏晋时期用法增多。

(3)臣闻,五音令人耳不聪,五色令人目不明,此无益于政,有损于事者也。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米有蓄积,货财有余。先帝崩后,幼、景在位,更改奢侈,不蹈先迹。(《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4)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谢混曰:“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玄惭而止。(《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魏晋以后,“更”表转折的用法逐渐消失。

【顾反】

“顾反”表转折见于秦汉时期。

(1)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於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战国策·齐策一》)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还】

“还”表转折最早见于汉代。

(1)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乐府诗集·鸡鸣》)

(2)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猋起云合,果共轧之。(《汉书·刑法志》)

(3)张、陈之交,游如父子,携手遁秦,拊翼俱起。据国争权,还为豺虎,耳谋甘公,作汉藩辅。(《汉书·叙传》)

后一直沿用至宋元时期。

(4)以孔璋之才,不闲辞赋,而多自谓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还为狗者也。(《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注》)

(5)子大而食母,财多还害己。(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唐,李白《妾薄命》)

(7)雪林中客虽无事,还有新诗半夜成。(唐,贯休《对雪寄新定冯使群二首》)

(8)他本是薄幸的班头,还说道有恩爱,结绸缪。(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明清以后用例较少,现代汉语中的“还”已经没有转折用法。

【还反】

表转折的“还反”见于东汉,但用例罕见。《汉语大词典》的“还反”词条未收录其表转折的用法。

(1)复数试人以玉女,使人与其共游,已者共笑人贱,还反害人之躯。(《太平经》卷七十一《致善除邪令人受道戒第一百八》)

(2)又家有五岳真形图,能辟兵凶逆,人欲害之者,皆还反受其殃。道士时有得之者,若不能行仁义慈心,而不精不正,即祸至灭家,不可轻也。(《抱朴子·内篇卷之十九》)

【何图】

“何图”义为“哪里想到”,表意料之外的转折,初见于汉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转引其最早用例如下:

(1)然陵不死,有所为也……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汉,李陵《答苏武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用例较多。如:

(2)故身传图象,名垂后世。况仆据金城之固,驱士民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

(3)王每永言终日,气淚交横。既推信以期物,故日去其备卫,朱门萧条,示存典刑而已。求解徐州,以避北门要任,若乞会稽,贪处东瓯闲务,此并彰于事迹。与公道味相求,期心有素,方共经营家国,劬劳王室,何图时不我与,契阔屯昏,忠诚弗亮,罹此百殃。(《南齐书·何昌宇传》)

后代沿用,但用例较少。

(4)敦曰:“伯仁总角于东宫相遇,一面披襟,便许之三事,何图不幸自贻王法。”(《晋书·周 传》)

(5)自释耒登朝,于兹二十三年矣。虽官非闻达,而禄喜逮亲,庶保期颐,得终色养。何图精诚无感,祸酷荐臻,兄弟俱被夺情,苫庐靡申哀诉。(《隋书·薛濬传》)

(6)迟先生道:“是少卿?先生是海内英豪,千秋壮士!只道闻名不能见面,何图今日邂逅高贤!”站起来重新见礼。(《儒林外史》第三十三回)

【何意】

义为“岂料;不意”,可用于转折关系句,《汉语大词典》收录,但所举最早例句为《后汉书》中的用例。事实上,东汉已见。

(1)子幸欲报天恩,复天重功。天者,不乐人与其钱财奇伪之物也,但乐人共理其文,不乱之耳。今吾见睹子初来学之时,以为子但且问一两事而去,何意乃欲毕天道乎?吾言而不正,天道略可见睹矣。子乐欲正天地,但取微言,还以逆考,合於其元,即得天心意,可以安天下矣。(《太平经》卷五十一《校文邪正法第七十八》)

后代沿用,直至清代。

(2)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虽遭难困,握持不离身。出以示宏等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斯经将绝。何意东海卫子、济南徐生复能传之,是道竟不坠于地也。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后汉书·杜林传》)

(3)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色任风吹。本如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艺文类聚》卷第三十二)

(4)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妾每览古事,忿之忘食,何意今日妾自为之!后人之观妾,亦犹妾之视前人也,复何面目仰侍巾栉,请归死此堂,以塞陛下误惑之过。(《晋书·列女传》)

(5)空劳仙子下天台,何意刘郎事不谐?状元老爷,官媒婆、院子叩头。二人因甚去还来?早成就了合欢带,管取州逢笑口开。(元,施惠《幽闺记》,《全元南戏》)

(6)吾姊妹居此数十余年,深蒙秋公珍重护惜,何意蓦遭狂奴,俗气熏炽,毒手摧残,复又诬陷秋公,谋吞此地。(《醒世恒言》第四卷)

(7)若毛大者:刁猾无籍,市井凶徒。被邻女之投梭,淫心不死;伺狂童之入巷,贼智忽生。开户迎风,喜得履张生之迹;求浆值酒,妄思偷韩掾之香。何意魄夺自天,魂摄于鬼。浪乘槎木,直入广寒之宫;径泛渔舟,错认桃源之路。(《聊斋志异》卷十)

(8)复次,李舒章雯蓼斋集叁伍“与卧子书”云:又盛传我兄意盼阿云,不根之论,每使人妇家勃谿。兄正是木强人,何意得尔馨颓荡。乃知才士易为口实,天下讹言若此,正复不恶。故弟为兄道之,千里之外与让木燕又一笑。若彝仲,不可闻此语也。(《柳如是别传》第二章)

【即】

《汉语大词典》中的“即”词条仅收录其表顺承的用法,未收录表转折的用法,表转折是由表顺承的“即”在转折语境中获得的功能,汉代已见,但用例不多。

(1)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史记·苏秦列传》)

(2)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偏】

《说文》:“偏,颇也。”引申为限定范围副词,可译为“单单”“只”,汉代已有用例。

(1)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汉书·贾谊列传》)

南北朝时期亦见。

(2)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南朝宋,鲍照《梅花落》)

汉代出现表“与希望相反,或故意违反客观要求”的用法,后代沿用。

(3)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汉书·外戚传》)

(4)别家相媳妇,他偏要相女壻。(《醒世恒言》第七卷)

(5)殊不知他在家里无法无天,大人想不到的话偏会说,想不到的事偏会行。(《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然复】

“然复”表转折初见于汉代,但用例不多,《汉语大词典》未收录。

(1)太史公曰: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忼慨。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史记·晁错列传》)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多见于一些佛经文献中,魏晋以后基本不再用作转折关联词。

(2)卿昔称吾于义兴,吾常谓之见知,然复自怪鄙野,不参风流,未有一介熟悉于事,何用独识之也。(《宋书·王微传》)

(3)犹如山河石壁百草五谷皆依于地而得长大,然复此地最尊最上。(《增壹阿含经》卷十七)

(4)人民炽盛,然复佇弱。(《贤愚经》卷八)

【要】

“要”表转折,汉代已见,但用例不多。

(1)佛告诸菩萨:“譬如新学菩萨未能飞,但耳闻十方佛欲愿往,要未能飞,如是为见十方佛未?”诸菩萨报言:“如是为但有愿,要为不见十方佛。”(《十方菩萨品》)

魏晋时期用例增多。

(2)其诸弟子虽未能即得应真道者,要其寿终皆生天上。(《六度集经》卷八)

(3)卿知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昔叔孙通用群盗,良有以也。(《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4)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害己。”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百喻经·共相怨害喻》)

后代沿用,直到明清时期。

(5)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唐,施肩吾《感遇词》)

(6)吾终不留此,要必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7)君如不忘汉上雪夜单衾,迭互暖抱时,当与儿谋,必能脱妾于厄。母姊虽忍,要是骨肉,但嘱勿致伤残,是所愿耳。(《聊斋志异》卷五)

现代汉语中的“要”已经没有转折用法。

【辄】

“辄”表转折汉代已见,《汉语大词典》收录,所举最早用例亦见于汉。转引其用例如下:

(1)因失火,兄子与己子在内中,欲取兄子,辄得其子,独不得兄子。(《列女传·梁节姑姊》)

“辄”表转折的用法来源于其表承接的用法,“辄”表承接在上古汉语里比较常见。如:

(2)令曰: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案家人、比地、定什伍口数,别男女大小,其不为用者,辄免之。(《管子·度地第五十七》)

(3)大夫皋如曰:“修德行惠,抚慰百姓;身临忧劳,动辄躬亲;吊死存疾,救活民命;蓄陈储新,食不二味;国富民实,为君养器;臣之事也。”(《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汉代以后,因所处语境的影响,产生转折关联用法,但并不普遍。

(4)谢安南免吏部尚书,还东;谢太傅赴桓公司马,出西,相遇破冈。既当远别,遂停三日共语。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辄引以它端。遂信宿中涂,竟不言及此事。太傅深恨在心未尽,谓同舟曰:“谢奉故是奇士。”(《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5)哀牢犯徼,自古有之,今此攻鹿崩,辄被天诛,中国有受命之王乎?何天佑之明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叶榆河》)

(6)太子太师魏征,当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陋。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

(7)士子不乐,遂相与聚问三经有何不可,辄欲毁之?(《朱子语类》卷一百一《程子门人》)

【则】

“则”的转折关联用法《汉语大词典》收录,来源于其顺承关联用法,秦汉时期产生,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1)实欲言十则言百,百则言千矣。(《论衡·儒增篇》)

(2)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3)山阳王瑚,字孟琏,为东海兰陵尉,夜半时,辄有黑帻白单衣吏,诣县,叩阁,迎之,则忽然不见。如是数年。后伺之,见一老狗,白躯犹故,至阁,便为人。以白孟琏,杀之,乃绝。(《搜神记》卷十八)

(4)爱其子,择其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韩愈《师说》)

(5)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红楼梦》第二回) 7MIVPVP+Bosk4EJmdxmCOiKk5CVkz2hJHzpHABzlOiWAOaDbGfaljEiImV2XH3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