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长期以来,创新都被认为是提高经济绩效和社会福利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和重要引擎。理论界、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创新对改善企业环境实践和生态绩效的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不断增长,但同时也伴随着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自然资源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基于绿色导向的可持续制造或绿色制造开始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环境友好型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希望在能够利用更少的资源能源、产生更少的污染和浪费的同时,带来更多的创新产出、生产更多的产品。然而,渐进的改进不足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理念、流程需要重构,并亟须研发和应用一批突破性及适用性的绿色新技术以提高绿色增长水平(OECD,2009)。正如德国联邦环境部发布的《绿色技术德国制造2018:德国环境技术图集》所指出的,“全球范围内,人们越来越关注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保护环境。生态目标的实现需要环境技术或资源效率的助力,这些则依赖于绿色产品、生产和服务保持增长”。

制造业绿色创新是“制造业领域的绿色技术、产品和工艺创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创新过程”,是以制造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创新行为和过程,是系统的、开放的创新。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战略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制造业优势突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但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绿色制造技术装备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资源环境负荷较重、生态安全压力较大等问题颇为明显。《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引领带,大力构建绿色生态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长江经济带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地位,又要实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创新理应成为重要的“催化剂”,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生态环境破坏(Albort-Morant et al.,2016),还能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有利于完善长江经济带绿色制造业体系和制造业创新体系,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而绿色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则是影响“催化效应”的关键。

本书首先建立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理论分析框架和测算指标体系;其次,运用该指标体系,分别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其总体基本特征、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差异以及收敛性;再次,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分析制度驱动、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等相关关键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最后,依据测算分析结果和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本书共分为八章,由易明负责统筹安排,相关执笔人员分工如下:第一章,易明、刘志高、徐烁然执笔;第二章,易明、程晓曼、汪再奇、许耀东执笔;第三章,王怡倩、易明、光峰涛、刘志高执笔;第四章,光峰涛、易明执笔;第五章,彭甲超、许耀东、易明、刘志高执笔;第六章,易明、王怡倩、闫莫丹、付丽娜、张尧执笔;第七章,王怡倩、光峰涛、彭甲超执笔;第八章,易明、徐烁然执笔。此外,书后附上了相关参考文献,如有遗漏,敬请谅解。当然,最终文责由各章执笔人负责。

本书可以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为有关政府部门完善产业或区域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通识选修课或研究生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前沿类课程的参考教材。 N/H8G/h+1D5HDBX1iEf0b5xkPMjkPHXzHK3+OAr+iSEcn36G2QnMLpMnLVT06G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