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还是要写人……》刊《文艺报》第1期的“青年作者之页”栏目。文章指出文学还是要创作有血有肉的人物,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但这不等于歌功颂德。
《罗薇来了》刊《莲池》第1期。
完成《渐渐归去》第四稿。小说写一位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母亲的女青年的生活困境和情感困境。
《孙犁致铁凝》刊《小说界》第1期。
赴正定向贾大山约稿。铁凝在贾大山工作的县文化馆见到他时,已近中午,贾大山邀请铁凝去他家吃饭。
他就亲自为我操持午饭:烧鸡和油炸馃子都是现成的,他只上灶做了一个菠菜鸡蛋汤。这道汤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因为大山做汤时程序的严格和那成色的精美。做时,他先将打好的鸡蛋泼入滚开的锅内,再把菠菜撒进锅,待汤稍稍滚沸锅即离火,这样菠菜翠绿,蛋花散得地道。至今我还记得他站在炉前打蛋、撒菜时那种潇洒、细致的手势。
……
贾大山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这是一个宽厚、善良又藏有几分智慧的狡黠和几分谋略、与农村有着难以分割的气质的知识分子,他嘴阔眉黑,面若重枣,神情的持重多于活跃。 [1]
那一次铁凝没有组到贾大山的稿子,以后也没有。这使铁凝觉得贾大山用一种友好的方式把她打发了。
3月 《渐渐归去》刊《河北文学》第3期。
创作《燕姑》。
创作《在路旁呵在路旁》。
春 与《花山》编辑部主任郝建奇同赴天津约稿。见到了女作家柳溪。柳溪夫妇邀请他们到家吃晚饭,做了红烧鸡块。 [2]
夏 《微笑的铃兰》刊《文艺增刊》第2期。
6月 张驰、牛素琴的文章《寒凝大地发新花:记文苑新人铁凝》刊《人才》。
7月 创作《一片洁白》。主人公小杰放弃稳定的工作,反而要冒险去当“厂长”。
8月 参加《百花洲》编辑部组织的为期两周的庐山笔会。在8月14日的座谈会上作了题为《丛林中的遐思》的发言,谈到了创作中的责任感。后刊《百花洲》第4期。参加笔会的作家还有李国文、张贤亮、叶文玲、莫应丰、李栋、罗旋、叶之蓁、竹林、张步真、陈世旭、陈可雄、陆星儿、林斤澜、彭荆风、王润滋、刘心武、中杰英、母国政、陈村、孔捷生等。
创作《绿耳朵》。
10月 创作《短歌》。
完成《那不是眉豆花》初稿。
11月 《燕姑》刊《小说界》第3期。
创作《小酸枣》。一个姑娘不顾舆论压力,要去追回自己心爱的小伙子。
创作《两个秋天》。
本年 《灶火的故事》在省内受到批评与指责,省内的相关领导还把铁凝叫到石家庄去谈话、批评。
孙犁赠铁凝手书“秦少游论文”一帧:
采道德之理述性命之情发天人之奥明死生之变此论理之文如列御寇庄周之作是也别黑白阴阳要其归宿决其嫌疑此论事之文如苏秦之作是也考同异次旧文不虚美不隐恶人以为实录此叙事之文如司马迁班固之作是也 [3]
传菁:《犹如一首抒情诗——读〈小路伸向果园〉》,《河北文学》第1期。
顾传菁:《清晰的脚印——喜读短篇小说集〈夜路〉》,《河北日报》2月22日。
韩映山:《读〈夜路〉随感》,《天津日报》5月21日。
[1] 铁凝:《山不在高——贾大山印象》,《女人的白夜》,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257页。
[2] 铁凝:《那时我在花山》,《女人的白夜》,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96页。
[3] 铁凝:《怀念孙犁先生》,《从梦想出发:铁凝散文随笔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