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建设的基础工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本土炼铁生产极其落后,以近代方式运作的钢铁工业非常稀少。从1896年有产铁记录起,到1949年间,只生产了2250 万吨铁。从1907年有产钢记录到1949年间,只生产了686 万吨钢, 最高年产钢仅92.3万吨。1949年粗钢产量仅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钢铁产品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中国钢铁工业也开始进入迅猛发展的时代,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太钢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958年,提出了工业发展“以钢为纲,纲举目张,全国大炼钢铁”的口号,更加突出了钢铁工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冶金工业就是20世纪50年代起鞍钢、包钢、武钢依赖成套设备的进口发展起来的,通过进口成套设备,引进关键技术,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科研技术干部和管理人才,推进了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1949年到1965年,钢铁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恢复时期(1949—1952年),1952年钢产量达到134.9万吨,超过历史上年产量的最高水平。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在苏联援助和全国支援下,成功地建成了鞍钢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等三大工程,1957年全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钢铁技术工作主要是引进苏联的技术和借鉴其管理经验。三是“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开展了全民大办钢铁,由于急于出铁、出钢的主观愿望超过国力的可能,违反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和钢铁工业内部的比例失调,使钢铁生产形成三年大起,两年大落(1961—1962年)的局面。四是调整时期(1961—1965年),1961—1962年是钢铁行业最困难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调整,钢铁工业从1963年开始逐步恢复振兴,1966年不仅生产了1532万吨钢,而且大部分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创造了很高的水平。

现代钢铁工业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以苏联支援的八个钢铁项目(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鞍钢和本钢)为基础开始发展,还进行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的改扩建工程。特别是鞍山、武汉、包头三大钢铁基地的兴建,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的新纪元。 1953—1957年,我国年均增加钢产量80 万吨,平均年增长31.6%,经历了钢铁工业的第一个发展黄金期。这一时期,国家的政策是实事求是,立足于自身特点,制定积极的技术政策。很快这一决策被“多快好省”的技术政策所代替,违背了钢铁工业发展规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代价。直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钢铁工业才又逐步振兴恢复起来,绝大多数技术经济指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第二个黄金时期,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大中小相结合的钢铁工业体系。包钢在这一期间处于建设初期,也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1953年—1957年7月)。主要是选择厂址,进行勘测设计,拟订建设方案,集结施工力量和进行生产准备工作。第二阶段是大规模建设阶段(1957年7月—1960年年底)。首先是矿山和机修总厂的建设,然后是以1959年国庆十周年出铁为目标,从黄河水源工程到炼铁、焦化、洗煤、电厂、厂区运输、铁路枢纽,全厂区的水、电、气线路等工程的全面展开,掀起了包钢建设大会战的高潮。再者就是为1960年五一出钢展开炼钢系统的工程。第三阶段是保温护炉的困难阶段(1961年—1963年上半年)。国家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包钢被迫减产、精简,包钢只能做一些保温护炉、保养轧机设备的工作。第四阶段是1963年下半年开始到1965年,这是包钢经过调整使生产建设逐步走上正轨的阶段,包钢扭亏为盈,实现连续三年盈利上升。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脉络相似,其经历的社会背景、受到的决策影响也几乎一致。

自1927年发现白云鄂博富含铁矿以来,我国于1950年成立了“白云鄂博地质调查队”,对主矿进行调查,1953年开始筹建包钢,1957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包钢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钢的建成和发展结束了内蒙古寸铁不产的工业落后状态,促进了包头地区机械、煤炭、电力、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等行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北部边陲小镇——包头变成一个以钢铁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包头成为我国重工业城市之一,并以“草原钢城”闻名于国内外,对开发边远地区资源、发挥边远地区优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填补了冶金工业的许多空白,对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和改变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面貌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包钢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从苏联引进钢铁技术并实现本土化的典型案例,是中国现代钢铁技术 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包钢建设初期的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对我国这一时期大型冶金技术国产化历史进行系统总结,以点带面,从一个缩影中管窥我国现代钢铁技术早期发展的脉络。中国科技史研究揆古察今,考察包钢这段技术发展的历史是重要的个案,可以给当今中国钢铁技术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1927年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建议在包头附近建设钢铁企业,1953年开始筹备,1954年正式成立包钢,1959年投产。根据1953年5月15日签订的中苏协议规定:包钢规模为年产钢300万吨,分两期建设,苏联只担任第一期(150 万吨/年)的设计和供应第一期的设备。但初步设计实际是按年产钢300万吨的规模做了总体设计,并在其中规定了第一期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期工程预计1962年完成,二期工程于1965年完成。 在实际实施方案中,包钢建设最终经历了怎样的改变?到1965年包钢的建设发展到什么程度?引进的高炉炼铁生产系统 、炼钢生产系统 等技术是怎样的?后期有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包钢的建设发展除了技术这一因素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探讨。本文的研究时间主要界定在1953—1965年这一阶段,但文中也追溯到1927年白云鄂博矿的发现过程,并对后续包钢到1993年完成最初300万吨规划的发展状况都进行了概述,以求看到包钢的整体发展概貌。为行文方便,书中50年代等均指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等。包头钢铁公司历经几次改名,本书均以“包钢”代称。在进入正题之前,首先对中国现代钢铁技术史及包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一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前人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祝慈寿所著的《中国现代工业史》 论述了1949—1989年中国工业建设成就和历史演变,按工业经济特征把新中国工业的历史发展初期分为四个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1949—1952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业(1953—1957年);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时期的工业(1958—1960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业(1961—1965年)。书中梳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工业布局的演变等并按部门对冶金工业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刘国良的《中国工业史》(现代卷) 从经济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工业直至经济改革开放工业持续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史,论述了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像冶炼这样的重工业命脉都属于国营工业,而国营工业的价值目标直接服从于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因此政府的战略政策直接影响着工业的发展,而且该书直面“大跃进”“大炼钢铁”等史实,反映了当时的面貌,给出适当的评价;《十年来的机械工业》(文集)对1949—1959年的机械工业发展进行了介绍,周子健对十年来重型与矿山机械工业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彭敏的《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 对当代中国工业建设的背景、政策及冶金工业的发展都有叙述;《中国工业五十年——新中国工业通鉴》 共九部,客观记载了新中国经济工作和体制变革的中国工业史典,包括经济领域特别是工业方面的方针政策、重要讲话、会议材料、工业统计信息、重大事件等,史料翔实,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的工业发展历程有很高的实用性。

二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董光璧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 与吴熙敬的《中国近现代技术史》 以中国技术进步的思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了叙述,提到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技术援助。《中国近现代技术史》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及钢铁生产中采矿、炼铁、炼钢、轧钢、耐火材料、炼焦等环节的技术发展以及矿山和冶金机械装备进行了概述;王麦的《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 总结了1949—1984年这一历史时期钢铁工业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和各个方面的成就、历史经验,是我国第一部钢铁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对各个专业如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资源综合利用等做了剖析,有一章专门对包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介绍,还介绍了包钢研究所的发展和成就;《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 一书展示了新中国钢铁工业1949—1995年的发展历程,同时总结了四十六年来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诸多宝贵经验,介绍了包钢从筹备到1993年的发展概要;《中国炼铁三十年(1949—1979)》 论文集,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炉炼铁在生产技术、理论研究以及高炉结构和设备等方面的一些已被采用的新技术文章,反映了我国高炉炼铁在这些方面所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是1949—1979年我国炼铁事业发展的纪实;《十年来的中国科学》(冶金,1949—1959) 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冶金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初步总结,内容包括采矿、选矿、耐火材料、冶金焦、炼铁、炼钢、轧钢、钢质量、合金钢系统、重有色金属冶炼和轻金属冶炼十一个部分;景晓村的《当代中国的机械工业》 介绍了新中国机械工业1949—1985年的发展过程,该书第六章专门对重型矿山机械工业发展做了介绍,其中包括冶金技术装备的发展概况;《中国钢铁工业五十年》 是我国钢铁工业50年发展的真实记录,体现了对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客观总结;《中国钢铁工业五十年数字汇编》(上、下卷) 是一本大型资料性工具书,对1949—1999年中国钢铁工业进行统计资料汇总,全面记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50年的整体发展情况,重点记述了各省、市、自治区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变化情况等;《冶金工业四十年1949—1989》 编录了钢铁工业领导人、冶金部、几大钢铁公司经理等回忆或研究性文章共40篇,对冶金工业40年的曲折发展进行了论述,还收录了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大事记(1949—1989);《丰碑——崛起的中国钢铁工业1949—2005》 简单介绍了中国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所取得的成绩,对其发展历程做了回顾,概要地介绍了各个钢铁公司,配有多幅插图;《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 对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周传典文集》 共4部,分别为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论中国钢铁工业科学管理,论中国钢铁工业的科技进步,论中国炼铁工业,从不同角度对新中国钢铁工业技术发展进行了论述;户田弘元的《世界钢铁工业和钢铁企业》 一书对当今世界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及其特点,钢铁工业中新产业的形成,以及在结构调整的形势下世界钢铁企业的战略等都做了深入的分析。

美国一些经济学者曾关注中国当代钢铁工业的技术引进,M.Gardner Clark于1973年曾出版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 and Soviet Technical Aid [1] 一书,作者以研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见长,从经济学和技术角度分析比较了1957年苏联援建中国和1958年后中国寻求独立自主发展钢铁工业的两种模式;Wu Yuan-li的 The Steel Industry in Communist China [2] 一书对50年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状况做了研究;Janice Martha Hinton 于1985年完成的博士论文 China ' s Steel Industry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o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3] 分别考察了宝钢、武钢、首钢和攀钢的技术引进,测算了四家企业技术引进的成本效益等指标,讨论和评价了中国当代钢铁行业技术引进的效果。该论文用经济学方法来讨论技术引进的问题,值得近现代技术史研究借鉴。Ronald Hsia 的 China ' s Industrial Growth 1953 1957 [4] Economic Planning in Communist China [5] Steel in China It is Output Behavior Productivity & Growth Pattern [6] 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钢铁工业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是源于农业基础扎实,这种快速发展在1958—1962年被打破,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后才有所恢复;分析了鞍钢、本钢、太钢、石景山钢铁厂在国家计划经济下的生产规划、工厂机械建设等;并从钢铁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方式分析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1985中国钢铁工业年鉴》 是第一本中国钢铁工业年鉴,有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钢铁方面的重要文件、统计数据等,从国家的角度对一些钢铁发展过程的问题进行了评价。之后几年的统计年鉴也有一部分论述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包括冶金部等相关领导人对“大炼钢铁”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的分析。《1949—1979国内外钢铁统计》对苏联、美、日、德、英、法等世界大多数国家钢铁行业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统计,世界总量中包括对中国的估计,但没有对中国的单独统计,资源很多来源于联合国的统计年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冶金史料》 从1985年到1994年共34期,主要以总结冶金工业的发展史实和经验教训为主,在发刊词 中指出冶金工业所走过的路程,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违背了这一条,冶金工业发展就受到阻碍,凡是坚持了这一条,冶金工业建设就会顺利进行。史料刊登了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重要会议及讲话等),并记录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光辉成就。有很多冶金专家的回忆录、人物述林栏目记述了一些为中国钢铁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钢铁行业专家、领导。当时的《钢铁》《冶金报》《钢铁译丛》等杂志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及苏联等国家的钢铁生产技术。

对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的研究主要有张柏春编著的《苏联技术向中国转移(1946—1966)》,从技术转移这一视角探讨了20世纪50—60年代现代技术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是理解包钢建设时期的社会背景、国家制度及当时的工业建设等很好的参考资料,其中《工业基础援建项目个案:汽车制造技术》对本书的写作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方一兵的《汉冶萍公司与中国近代钢铁技术移植》 一书系统回顾了汉冶萍公司(近代中国第一家煤铁联合企业)进行大规模西方钢铁技术移植的历史过程,包括对设备的引进和改造,中国首批钢铁工程师、技术工人的培养及其作用,中国首部钢轨技术标准的难产等史实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汉冶萍公司对中国近代钢铁技术体系的构建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对于包钢作为现代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从苏联进行钢铁技术引进历程的研究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在研究思路上对本书有很大启发。

姜曦的《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嬗变——1949—1965年冶金工业与社会的思考》 是根据著名冶金学家魏寿昆院士口述整理而成,这部书谈到这一时期中国钢铁工业主要技术问题方面的一些内容,通过以平炉作为全国学习苏联的技术代表,侧吹空气转炉作为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技术代表,“大炼钢铁”作为技术曲折和突变的代表,来观察当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观念模式和技术特点。

三 对包钢的研究

科学史研究离不开对原始史料的挖掘与整理,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出发点。本书的参考文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档案资料,包钢档案有详细的包钢建设的全部资料,本书收集到了部分文书档案及当时的决策文件、包钢设计任务书、各种报告等,《包钢志》中也节录了一部分包钢的档案资料。这类资料是本书的一手资料。

第二类是包钢档案馆、厂史办公室编写未公开出版的一些志书、史料选辑等资料,包括包钢史志办公室1985年开始编写的《包钢志》从第一编到第十八编都是以较客观的语言撰写了包钢(1927—1985年)发展的基本历程。各分厂的志书或史料集锦如《白云鄂博铁矿志(1949—2006)》《包钢无缝钢管厂志(1958—2010)》《包钢轨樑厂史料简辑》《包钢炼钢厂四十年史料集锦》等,其主要资料来自档案文献,也为本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包钢史料选辑1—14辑》来源于档案资料和亲历者的回忆,这些文章比较翔实,就事论事,如曾任包钢经理的李超写的《李超谈包钢初期生产建设》;董传喜的《包钢高炉“三口一瘤”攻关琐记》等对包钢初期的生产建设及技术改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也有一些文章在纪事的基础上加上个人评述,如曾任包钢炼钢厂厂长的金志中在其撰写的《包钢生产建设中的几个问题》中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分析包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张超英的《一九五九年全国支援包钢活动的缘起和有关情况综述》详细地记录了全国支援包钢的过程。包钢史料选辑第12辑是炼铁厂投产三十周年专辑,对包钢炼铁厂的相关技术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叙述。

《包头史料荟要》是由包头市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及包头市档案馆编纂的内部刊物,共发行14辑,里面与包钢有关的文章有10多篇,如其中的《丁道衡与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 对丁道衡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并进行初步勘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附有丁道衡的科学考察报告,并做了简单的注解。《包头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概况(上、下)》 介绍了依据包钢的建设对包头城市进行规划及其发展的情况;《包钢第一座现代化高炉的建设》 对包钢1号高炉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概述;《包头稀土科研发展简史》 、《前程似锦的稀土工业》 、《白云鄂博稀土矿物的发现者——何作霖》 及其他关于稀土的文章对于稀土和稀土工业的发展情况及稀土发现者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等。

《昆都仑文史资料选编》 是包头市昆都仑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内部刊物,有关于包钢建设的多篇文章。如《包头黑色冶金设计院诞生前后》 、《小包钢今昔》 、《包头钢铁公司科学技术的发展》 等多篇包钢史料文章,对了解包钢初期建设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包钢史话》 中大多数文章是亲历者对包钢建厂初期的地质勘探、设计、施工和生产、文教等方面的回忆录,描绘了当时艰苦创业建设包钢的一些场景。

《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上、下册 是对以上这些资料中典型资料的收集出版,包括1953—1999年大事记及一些重要文献、专题资料等,没有进行其他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包钢于建厂三十周年编写的《包钢画册》收入图片700 余帧,文字说明4万余字,是一部再现包钢历史、反映包钢早期发展历程的大型纪念性图片集;五十周年编辑的《历史镜头中的包钢》以图为主,以文衬图,用摄影的表现方式直观地记述、反映包钢发展脉络和总体情况,记述、反映不同时代政治、经济宏观环境下的包钢生产、建设、工作和生活,是包钢五十年创业发展史的缩影。

黑白故事影片《草原晨曲》,主要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蒙古族、汉族人民建设包头钢铁基地,蒙古族的第一批钢铁工人被派到鞍钢学习,以及白云鄂博护矿、开矿等故事,对于理解当时的建设背景有重要的意义。2004年拍摄的《见证包钢》6 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是包钢最完整、最系统的影视史料。

第三类属于各种公开出版资料,从包钢建立至今,各种体裁的文章以新闻报道、技术文献、志书等形式散见各期刊、报纸、书籍等。多家报刊对包钢的建设进行了系列报道,形成了包钢科研等专题剪报五册(1957—1996)、包钢辉煌五十年系列丛书八本等以及《尽工业长子之责圆民族复兴之梦——纪念包钢成立60 周年》。《苏联引进四十年》是有关技术转移的原始文献,还有《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等。

目前,国内学者对包钢技术史系统研究得比较少,主要成果有邱成岭的硕士论文《苏联援建包头钢铁基地史略》 ,以包钢作为个案,从技术引进史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从选择厂址、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综述了苏联在包头钢铁基地建设中的角色,初步展示了冶金技术向中国转移的过程,谈到了苏联专家在包钢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所起的作用及专家撤走后对包钢建设的影响。但是对包钢成立的背景、条件、影响因素涉及不多,对引进的炼钢、炼铁技术没有论述。聂馥玲的《关于建国前白云鄂博矿的历史研究综述》 对新中国成立前白云鄂博矿勘探的历史研究进行了梳理,对了解白云鄂博矿的研究状况提供了线索。霍知节的《我国第一个稀土生产工厂的创建及早期发展(1953—1963)》 等文章对包钢稀土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其他发表于各期刊的论文,虽不是与科技史相关的文章,但从中可辑出有用的相关资料。如陈春元的《包钢炼铁近20年科技发展综述》概述了包钢1984—2004年炼铁技术的进步情况,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其在炼铁原料、高炉工艺及装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对包钢炼铁生产发展的影响。赵德民的《包钢稀土工业的发展》综述了从成立到1993年的包钢稀土发展历程。严振东等人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设备装备水平》介绍了选矿厂投产三十年来,为提高选矿厂翻、运、破生产能力等进行的大量设备更新、改造工作。王利中的《“一五”计划与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 谈到在“一五”时期,苏联在包头市有6项援建项目,形成以包钢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对内蒙古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包头城市化的进程。

王定武的《我国钢铁冶金设备国产化问题探讨》,吴杰的《包钢建成记》,毛应民的《王鹤寿关于大炼钢铁运动的一封信》,邓金的《105地质队揭秘》,宿世芳的《关于50年代我国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回顾》《炼铁厂1958—1998年大事记》等,也是关于包钢早期建设的相关史料,但只是反映某一个问题,多数为记述史实,没有系统论述。

四 重点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与包钢相关的厂志、史料选辑等只是客观陈述包钢发展历程中的史实,述而不论;其他文章对包钢的相关研究还存在相对薄弱的环节,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至今没有对包钢研究的专题学术著作问世,对包钢立项的原因、建设的背景及其对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考察和研究,尤其是缺少把包钢置于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体系中,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分析。鉴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包钢建设初期这段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时期进行系统研究,重点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本书以包钢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当时钢铁技术发展的战略、政策背景及社会背景下,包钢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包钢对钢铁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包钢如何自力更生进行技术创新。国家政治和经济的需求为包钢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1957年包钢开工建设,带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包钢的初期建设正赶上“大跃进”时期,包钢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急于求成的政治导向下受到了挫折,经历了最困难的阶段。随着通过调整改造,制定符合实际的技术决策,包钢直到1964年才首次盈利,逐渐走上恢复正常发展的道路。主要内容有:

本书首先梳理了20世纪50—60年代世界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状况,总结苏联及世界其他国家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状况。以前者为背景,可以衡量出中国当时从苏联引进钢铁技术的水平,了解中国钢铁技术发展基础及发展脉络。这一时期,世界钢铁工业飞速发展,钢铁冶炼技术基本成熟,苏联主要致力于冶炼设备的大型化,使得钢产量突飞猛进。日本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迅速提高,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盟,苏联的冶金设备、专家、技术进入了中国,中国致力于大力发展重工业的形势,直接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原来的面貌。改扩建后的鞍钢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头兵,对从苏联引进的冶炼技术进行改造创新,逐步发展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

本书第二、三章追溯了“一带一路”上白云鄂博矿的发现过程,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白云鄂博矿的勘探考察史实,特别是日本对这一宝山的勘探与开采计划的相关情况。分析包钢立项与建设的相关背景,这一部分旨在说明立项与建设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白云鄂博共生矿的发展与勘探技术的发展为包钢的建设提供了丰富但复杂的矿产资源条件,以及包钢投产前选矿实验及在高炉上的冶炼实验。二是国家在钢铁行业方面的决策对包钢建立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是中国的钢铁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发现了白云鄂博矿,但在一片荒原上建设一座大型钢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在当时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中央决策的支持,立项绝无可能。另一方面是从包钢白云鄂博矿的实验结果来看,也不完全是白云鄂博矿难选,实际是在选矿厂、烧结厂以及矿石含氟高等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做出了急于出铁的决策,导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本书第四章回顾了国家领导人对包钢建设的关怀与决策,国家在钢铁行业方面的决策及国家领导人对包钢的关注是包钢立项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书第五章还探讨研究了苏联援建包钢初期的建设情况。包括包钢从苏联引进钢铁技术的发展情况,包钢从1953年开始筹备,到1965年期间引进的钢铁技术在当时是什么样的水平,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技术改进创新,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等,还有对包钢的钢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包钢从苏联引进冶炼设备、技术,但并不适应白云鄂博矿的特殊性,投产后就产生了“三口一瘤”、高磷铁水炼钢等技术难题。书中梳理了包钢如何针对这些难题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创新,在搞清包钢冶炼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其技术创新的特点。通过与武钢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包钢的冶炼技术不仅受到矿源特殊性的影响,更受到技术决策的重要影响。

第六章分析技术能力的本土化过程,研究包钢如何进行技术人才培养以掌握这些引进的技术,冶金教育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等相关内容,探讨苏联工程师的作用及工作特点。包钢通过引进苏联成套设备、关键技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通过成立各类钢铁研究所、冶金学校、技术学校、企业办学校等多种职工教育方式培养、锻炼了一大批自己的科研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为中国早期钢铁工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进了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逐步建立起冶金教育体系。本书还以包钢首任经理工程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分析技术型领导专家在国家正确的决策下所起的作用,对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反映了正是有这样一批专业工程师的献身精神,中国现代工业才能快速发展起来。

第七章对“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两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对包钢这一时期的实际建设成果与最初规划进行了对比,分析产生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然后与同期武钢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白云鄂博矿的复杂性是包钢出现技术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技术决策也影响了从苏联引进技术的最终实施效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制定了苏联援建的8个钢铁项目的建设,奠定了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础。因武钢的一期工程建设早于包钢,在“大跃进”初期,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二期工程与包钢的主体工程正赶上提前出铁的决策,受到只重冶炼、忽视辅助配套建设决策的影响,使得技术引进后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本书最后总结了包钢技术发展活动的特点,以及包钢对现代钢铁技术发展史的意义和作用。

五 小结

本书从科技史的角度出发,力求实事求是记录当时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客观认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包钢钢铁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

前述研究留下的空白正是本书研究选题所在,本书以1949—1965年中国钢铁技术发展为背景,从科技史的角度对包钢引进冶炼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全面学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确立了以苏联“156项工程”为核心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方针,本书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包钢引进冶炼技术的相关情况。另外,本书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一手档案资料,再现了历史镜头中的包钢,从而丰富了这一时期的史料。

本书系统地把包钢放在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并沿着两条脉络进行阐述,一是包钢白云鄂博共生矿的特殊性导致的冶炼技术问题,二是技术外的因素主要是技术决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程度,围绕这两个主题从技术社会史的角度展开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对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包钢立项的原因;对包钢从苏联引进的冶炼技术,如何消化吸收与创新来分析研究;梳理国家当时建设包钢的决策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包钢建设所起的作用。

本书分析在钢铁冶炼技术引进后,苏联工程师的作用及工作特点,技术能力本土化进程中对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培养,怎样建立起冶金教育体系。并以包钢技术专家型领导——包钢的第一任经理工程师杨维进行个案分析。

本书通过与同一时期国家建设的另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的比较,来论述包钢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出现技术问题的原因,技术决策对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的影响程度及探讨对现代钢铁技术发展史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钢铁工业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1] M.Gardner Clark,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Steel Industry and Soviet Technical Aid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3.

[2] Wu Yuan-li, The Steel Industry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 and Peace,1965.

[3] J.M.Hinton, China ' s Steel Industry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o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Santa Monica:Rand,1986.

[4] Ronald Hsia, China ' s Industrial Growth 1953 1957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59,321(1):71-81.

[5] Ronald Hsia, Economic Planning in Communist China ,Hongkong: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55.

[6] Ronald Hsia, Steel in China It is Output Behavior Productivity & Growth Pattern ,Hongkong: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71. Q31jEJrA4cl5qNc41ZsGrOOQuYSGOQx+ITcSXFuTeLdCUc5Xf1+sX9s9gO0tMb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