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新中国俄罗斯欧亚研究70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俄罗斯与欧亚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专门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数量,以及科研成果来看,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对不同问题的研究均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的“一边倒”使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迅速接近,大量中国学生到苏联学习、深造,不少有留学经历或者国内高校培养的优秀俄语人才成为第一批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从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到翻译有代表性的著作,国内出现了专门研究苏联问题的机构和学者。

中苏关系的恶化和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给苏联问题研究带来重大影响,对苏联政治路线的批判和对沙俄侵华历史的揭露使学术问题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松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对苏联问题的研究才走向正常,并很快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不仅高质量成果成倍推出,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不断涌现,对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的研究,包括一些理论思考,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各样的学术观点争奇斗艳,形成了一批苏联问题研究的代表作,在国际上也受到同行的赞誉。

苏联的解体和十余个欧亚国家的独立,使刚刚走向成熟的研究工作又要进行调整,包括从专业基础研究向国别研究转变。在欧亚国家当中,与中国邻近的中亚国家、地缘战略地位相对重要的乌克兰、爆发族际和国家冲突的南高加索国家受到较多关注,出现了很多研究这些新独立国家的专著和论文,年轻的专家队伍也在稳步成长。

在这个欧亚大陆的重要区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还是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尽管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多样,观察的视角经常变化,但系统的研究并没有中断,一些研究机构及时改变学科设置,加上出国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新一代的专家大都有在对象国做访问学者的经历,专业理论的积淀也比较扎实。

由于受到国内环境和科研投入不足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人才流失等问题,俄罗斯和欧亚问题的研究受到一些影响,一度在个别领域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在一些基础不错的高校表现得更为明显。但随着双边关系的快速提升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形势对俄罗斯、中亚的研究提出更为紧迫的要求,除基础研究以外,应用研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对俄罗斯东欧中亚的研究明显地表现出转折的特征,开始逐步走向新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一些高校开始重视俄罗斯问题研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俄罗斯、中亚、乌克兰等学科也得到专门的扶持,“颜色革命”等问题的发生让该领域研究重新受到重视,俄罗斯和欧亚问题研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实施创新工程以后,对科研的投入大幅增加,与对象国学术机构的交流非常频繁、顺畅。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学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更为便捷。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中亚因此成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也成为新的尝试。俄罗斯、中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等国家与地区的研究迎来新的契机,各高校纷纷成立相关的国别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在俄罗斯等国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对俄罗斯和欧亚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百花齐放的新时期。 ZAP/YDNJaRzpv+zUPXjM63104wsxghrZMwi9GWNbt5mFjuFGFDteEGvr/r5U8Ax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