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结语

回顾70年来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历程,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经过几代学人的开垦、开拓,无论是在研究队伍、学科布局、期刊报纸、交流平台方面,还是在学理研究、政策分析、国际交流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 深入阐发和研究中国领导人的国际战略理论和外交思想

新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国际政治学者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深入阐发和研究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际战略理论和外交思想,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建设。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学者认真研究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以及中国外交的风格和特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人在研究邓小平的一系列国际战略论断方面出版了大量的作品,更加学理性地讨论时代主题、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大国关系、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艺术。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等论述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学界还对胡锦涛的“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都做了深入研究。进入新时代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日益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同时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党和国家统领外交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中国国际政治学界掀起了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高潮,正在系统、全面、深刻地领会阐发和研究其精髓,已经推出了众多有深度和厚度的学术作品。

中国学人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观点、理论和思想是贯穿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一根主线和红线,也是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二 致力于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建设

一个民族不能一刻没有理论思维。中国的国际政治学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消化吸收中外古今思想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践和世界大势出发,致力于国家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建设。从国际政治学科的缘起来说,它是舶来品。100年前,国际关系学科在威尔士建立。新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稍微晚一点。但从1987年第一次国际关系理论主题会议开始,中国学者就有强烈的中国主体意识,要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后来,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提法被“中国学派”的话语取代。“中国学派”使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更具有进取性和世界视野。“中国学派”是在对外来知识和理论加以消化和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总结中国当下参与建设世界的实践,凝练出具有世界价值的概念,建立一套逻辑体系,在全球国际关系知识共同体中,成为知识的供给者,参与理论对话。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共生理论和新天下体系都是建立“中国学派”的不同路径,并产生了国际影响。另外,我们应该看到,一些中国学人提出的一些原创的观点和理论,也推动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三 学科建设不断推进

70年来,国际政治学科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1)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从早期的北京、上海发展到全国。重点大学基本上都设有国际政治研究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并且根据本地区的优势,开展不同领域的教学和研究。(2)从研究人员数量看,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一些学校的国际政治系改为国际关系学院,教学和研究规模大大扩展。(3)从经费规模及经费来源来看,除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给予强大的支持之外,还有部委、企业以及海外的经费支持来源,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4)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上看,以前比较偏重历史、政治、外语等,现在已有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加入进来,研究方法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5)从学术成果出版和发表看,不仅专著的出版不断增加,期刊也有很大发展,国际政治期刊种类已相对多于其他学科的期刊。此外,还有一些外文期刊进入SSCI之列,成果传播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一些专业网站的建立,不仅使学术资料的查阅和交流更加便利化,也大大扩大了学术成果的传播渠道和传播面。(6)学术交流日益发展,不仅国内的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对外学术交流已成常态。

我们在看到学科建设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不足。中国发展迅速,世界局势万变。中国国际政治的学科建设和国家的地位和需求还不相称。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结合得不够好,基础研究还偏弱,地区国别的研究还相当欠缺,学术争鸣不够活跃,研究方法还不够丰富,国际学术话语权还有待提升。

当前,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是时代给中国国际政治学者提供的难得发展机遇。我们应立足既往的发展基础,审视新的世界,在中外学术的相互激荡过程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在世界知识的创新大厦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国际政治学,为人类的知识生产做出自己的贡献。


[1] 本章的内容参考了学界相关领域的综述性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因篇幅所限,一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完全呈现,还请读者理解。

[2] 李少军:《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3] 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分期,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但基本大同小异。参见李琮、刘国平、谭秀英《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50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2期;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绪论》,载王逸舟、袁正清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4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李少军《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4页。

[4] 参见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 萧杨:《张闻天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6] 萧杨:《张闻天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7] 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网站的介绍。

[8] 张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50年》,《国际观察》2008年第3期。

[9] 李琮、刘国平、谭秀英:《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50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2期。

[10] 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 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亦可参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官网。

[12] 参见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4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在该书的附录2中比较详细地列出了这段时间出版的国际关系类作品。

[13] 李琮、刘国平、谭秀英:《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50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2期。

[14] 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 参见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4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7] 陈乐民:《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简介》,《国际问题研究》1981年第2期;陈乐民:《国际关系基本方法》,《理论研究》1982年第196期。

[18] 陈汉文编著:《在国际舞台上——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学浅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2册全),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颜声毅等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史》,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20] 参见李少军《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1] 该学会为联合国下的一个自愿的、非营利性的国际学术组织。1949年9月成立于巴黎。中国政治学会于1984年加入该学会。1991年6月宣布退出该学会。

[22] 参见王缉思《当今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成就、趋势和局限》(提交福特基金会的报告),2003年。

[23] 杨洁勉主编:《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4] 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组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25] 参见李少军《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26] 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7] 如《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磨合中的建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国际格局与国际组织》《文明与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中国大战略》《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世界南方潮》《国际机制论》《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览·战略思考》《大国战略研究》《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等。因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参见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4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附录部分。

[28] 对前三点门洪华做了很好的总结和评估。参见门洪华《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欧洲》2002年第3期;还可参见李琮《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来国际问题研究的回顾和前瞻》,《世界经济》 1997年第8期;李琮、刘国平、谭秀英《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50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2期。

[29] 参见门洪华《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现状的评估报告》,《欧洲》2002年第3期;江忆恩《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提交福特基金会报告),2003年;王缉思《当今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成就、趋势和局限》(提交福特基金会报告),2003年;李琮《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来国际问题研究的回顾和前瞻》,《世界经济》 1997年第8期;李琮、刘国平、谭秀英《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50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12期。

[30] 王建:《中国国际问题类智库发展呈现新特点》,2017年11月2日,中国上海科学网,http://ex.cssn.cn/zx/201711/t20171102_3691216.shtml.

[31] 国内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总结出版了相关作品,如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绪论》,载王逸舟、袁正清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4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李少军《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4页;张蕴岭、高程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这些作品对相关的研究领域做了非常详细而深入的评析。本节的写作使用了其中的一些资料和观点。

[32] 彭远:《对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再探讨》,《史学月刊》2017年第3期。

[33] 李捷:《毛泽东向两极格局的挑战》,载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648—652页。

[34] 姜安:《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政治考量与时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35] 何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4期。

[36] 牛立田:《全面把握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7] 李淑珍:《江泽民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

[38] 袁鹏:《“和谐世界”与“中国新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

[39] 张宇燕主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罗建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石源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40] 杨洁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5期。

[41] 杨洁勉:《试论习近平外交哲学思想的建构和建树》,《国际观察》2018年第6期。

[42] 这部分的一些内容吸收了徐进和石斌的总结,参见徐进《中国国际关系学“学派”的生成》,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石斌《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化的争论》,载王逸舟、袁正清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 袁明主编:《跨世纪的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7、10页。

[44] 参见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梁守德《关于中国外交学的中国特色的探讨》,《外交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梁守德《试论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第1期;梁守德《国际政治学在中国:再谈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国际政治》1997年第1期;梁守德《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外交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梁守德《国际政治中的权利政治与中国国际政治学的建设》,《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4期;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探索》,《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梁守德《特色创新:理论的内在规律性》,《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2期。

[45]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 资中筠:《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11—12期。

[47] 王逸舟:《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欧洲》1993年第5期。

[48] 郭树勇:《创建中国学派的呼吁》,《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2期。

[49] 任晓:《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一些思考》,《欧洲》2000年第4期。

[50]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1]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与必然》,《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

[52] 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是普世性的》,《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53] Song Xinning,“Buil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0,No.26,2001.

[54] Yaqin Qin, A Rela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8.

[55] 阎学通:《道义现实主义与中国的崛起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6] 参见任晓《共生:上海学派的兴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2019年第1期《国际观察》做了共生理论和领域研究的专题。

[57] 赵汀阳:《天下秩序的未来性》,《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

[58] Shiping Tang, Social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59] 周方银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这部分的内容参考了其成果。参见周方银《中国的国际关系方法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60] 周方银:《中国的国际关系方法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61] 李志洪:《国际政治与军事问题若干数量化分析方法》,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 庞珣:《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定量研究的进展与问题》,载《国关十人谈》(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周方银:《中国的国际关系方法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63]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4] 周方银:《国际问题数量化分析——理论·方法·模型》,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65] 李少军:《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 参见阎学通《国际关系研究中使用科学方法的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期;阎学通《科学方法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7] 任晓:《讲究方法,不惟方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期。

[68] 时殷弘:《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评判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9] 秦亚青:《第三种文化:国际关系研究中科学与人文的契合》,《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期。

[70] 庞珣:《定量预测的风险来源与处理方法》,《国际政治科学》2017年第3期。

[71] 董青岭:《机器学习与冲突预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7期。

[72] 刘丰、董柞壮:《联盟网络与军事冲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考察》,《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6期。

[73] 王存刚和赵可金对此有很好的综述,这部分参考借鉴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参见王存刚《当代中国外交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赵可金《中国外交理论探索四十年》,载张蕴岭、高程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与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74] 参见陈迎春、宋莉涛、张焰《中国外交研究》,载王逸舟主编《中国外交60年(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5] 参见章百家《中共对外政策和新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起步与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5期。

[76] 也有一小部分学者对张闻天、王稼祥的外交思想进行了研究。但相关研究成果并没有出现在国际关系主流期刊上。

[77]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8] 宫力:《试论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牛军:《毛泽东革命外交战略的起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喻选峰:《论毛泽东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思想》,《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第4期;刘建平:《毛泽东的美国观与新中国“一边倒”国际战略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刘建平:《“中间地带”理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上),《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5期;刘建平:《“中间地带”理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下),《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饶银华:《新中国外交思想概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9] 在此之前,已有学者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做出概括,参见金鑫《邓小平外交思想科学体系的系统建构初探》,《国际论坛》1999年第5期。

[80] 曲星:《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81] 胡宗山:《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析论》,《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82] 赵可金:《探索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83] 赵可金:《当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和定位》,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

[84] 参见杨洁勉《中国特色外交的实践自觉和理论自觉》,《外交评论》2012年第1期。

[85] 叶自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叶自成、王日华:《春秋战国时期外交思想流派》,《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2期;叶自成、庞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

[86] 阎学通、徐进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阎学通、徐进等:《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87] 余潇枫:《“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

[88] 李景治:《试析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0期。

[89] 王存刚:《论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5期。

[90] 张蕴岭:《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期。

[91] 石源华:《开展“中国周边学”研究刻不容缓》,《世界知识》2018年第8期。

[92] 王逸舟:《中国外交影响因子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又见杨勇《中国外交中的地方因素》,《国际观察》2007年第4期。

[93] 陈志敏:《沿海省份与中国对外政策》,载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政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4] 苏长和:《中国地方的国际化》,载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5] 江瑞平:《当前中国经济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

[96] 杨洁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构建方向》,《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3期;王存刚:《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发展的国际关系学》,《人民日报》2018年7月30日第16版。

[97] 杨洁勉:《中国大国外交特色和话语权的使命与挑战》,《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

[98] 孙吉胜:《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外交评论》2017年第4期;孙吉胜:《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塑造与提升路径——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实践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第3期。

[99] 参见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王逸舟《仁智大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00] 这部分的内容参考了李东燕的成果,参见李东燕《中国的国际组织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1] 赖亚力:《联合国与第三世界——纪念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国际问题研究》1985年第4期。凌青:《从多边外交角度谈联合国——纪念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瞭望周刊》1985年第42期。李铁城、魏能涛:《论联合国建立阶段的几个问题——纪念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世界历史》1985年第12期。

[102] 张海滨:《联合国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的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1期。

[103] 周启朋:《集体安全与联合国宪章下的强制措施》,载陈鲁直、李铁城主编《联合国与世界秩序》,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104] 夏立平:《北约战略调整及其对欧洲安全的影响》,《和平与发展》1994年第3期;高华:《俄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评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年第2期;方中霞:《北约的新任务与新问题》,《现代国际关系》1995年第10期。

[105] 王逸舟主编:《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106] 张宇燕:《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改革》1994年第2期。

[107] 徐秀军:《制度非中性与金砖国家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6期。

[108] 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109] 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110] 丁宏:《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6期。

[111] 张宇燕:《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田野:《全球治理中的制度供给:一种交易费用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112] 张蕴岭:《东盟50年——在行进中探索和进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7期。

[113] 王正毅、陈玉刚、钟飞腾、宋国友、徐秀军、李巍和田野对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做了很好的总结,这部分吸收了其中的内容。参见王正毅《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 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2期;钟飞腾、门洪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宋国友《基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问题领域、理论突破和学科弥合》,《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陈玉刚《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载王逸舟、袁正清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1995—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徐秀军《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载张宇燕主编《当代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田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1期;李巍、刘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第三波?》,《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1期。

[114] [瑞士]布鲁诺·费雷:《国际政治经济学》,吴元湛等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美]J.E.斯贝茹:《国际经济关系学》,储祥银等译,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5] 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6] 陈必达、许月梅:《国际政治关系的经济学论纲》,《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6期。

[117]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http://www.ipe.sis.pku.edu.cn.

[118] 宋国友:《基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问题领域、理论突破和学科弥合》,《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

[119] 王勇:《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学派的论战》,《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1期。

[120] 田野:《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1期。 RXxq2YAhInExnwohdGNLQW+R5Hrk2Q2ITycsNVNko7x+oYacW+nrrKHdwtcOCL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