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和平发展的新课题与新挑战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得到明显提升。中国正在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中央,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

一 国际经济秩序与全球经济治理

全球经济治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研究主题被提出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而出现的。它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进程密切相关。

(一)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在我国的萌芽与演变

20世纪80年代至冷战结束期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北差异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新秩序而进行的斗争方面。巫宁耕与张士元的研究重心在于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156]

冷战结束后的十几年内,国际关系的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张洪贵与王和兴主张通过加强南北对话,改变不平等的局面。 [157]

张宇燕在“器物—制度”的框架内对经济全球化进行定义。 [158] 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全球化强度是一个方面,制度层面上的全球化表现为国际组织的数量、国际规则覆盖面、规则约束效力、中性制度等。余永定、路爱国、高海红通过五类理论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依附理论关于全球经济关系、世界体系论、自由经济学关于生产国际化的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 [159] 张蕴岭认为我们应该更为主动地参与、改变和创造国际环境。 [160]

(二)新兴经济体的兴起与金砖国家、G20等全球经济治理的变迁

何帆、冯维江、徐进与徐秀军认为,新兴国家应该更为积极地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走向更为合理、民主和公正的方向。 [161]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界定是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张宇燕、田丰总结已有的六种划分标准,分别是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倾向于市场导向的机制、特定时期出口增长、金融市场发展与开放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政治影响力。 [162] 黄仁伟认为,金砖国家提升话语权不仅体现在IMF 的份额和投票权,也体现在提升本国实力上。 [163]

王国兴、成靖认为应该让新兴国家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改革中控制议程设置权。 [164]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对策选择当是充分利用G20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革。

樊勇明、沈陈认为,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重组为中国延长一段时间的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条件。 [165]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把握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与平台建设

何帆、冯维江、徐进认为全球治理结构应做出调整,形成了全球治理机制的三层结构:一是以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现行主导机制;二是演进中的新兴治理机制;三是具有未来系统重要性潜力的治理机制。 [166] 张蕴岭研究了原有治理机制的改革,并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为例,分析了改革的具体内容。 [167]

崔志楠、邢悦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衰退、治理效能下降、合法性不足,治理平台发生了由“G7时代”到“G20时代”的转移。 [168] 姚枝仲分析了G20的产生具有客观性。 [169] 蔡春林梳理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倡导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改革。 [170]

(四)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改革

在治理改革方面,国内学者较为关心的是IMF份额分配不合理、决策权为欧美发达国家所主导的问题。李向阳指出,应不断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将对国际货币基金的增资与其治理结构改革挂钩。 [171] 黄范章认为,改革主要是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的代表权,彻底改革“一票否决权”的局面。 [172]

在职能改革方面,李向阳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能改革主要包括扩展国际货币基金的多边监测功能,改变国际货币基金贷款条件性,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三个方面。 [173] 张明从监测功能、基金组织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多边监测功能上来、贷款条件性与反应速度三个方面对基金组织职能完善提出建议。 [174]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与专家都认同IMF已无法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需要这一说法。

二 人民币国际化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已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不同学者的关注点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都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成本与收益分析,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李翀提出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需具备国际交换、可自由兑换、币值稳定、有发达的国际金融市场四个条件。 [175] 他认为,从这四方面来看,人民币还不具备走向国际化的条件。姜凌则认为在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开放程度、清偿手段、宏观经济的稳定程度等五个条件上,人民币国际化已具有一定现实基础。 [176] 此后,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在经济规模、贸易地位、财政状况、金融市场、外汇储备等诸多方面提出看法。根据他们的判断,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障碍,如金融市场不成熟、国际化成本较高等。

一些学者认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所必需的技术性条件,而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不必把实现充分可自由兑换当作人民币国际化起步的前提条件,两者可同时推进,在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市场力量也能够推动货币国际化进程。

大部分学者都承认人民币国际化条件正日趋成熟。但也有一些持怀疑态度的学者,如李永宁等认为,不健全的金融市场、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将阻碍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现阶段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并不现实。 [177]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

中国学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收益的认识比较一致,基本上认为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中国货币当局从外部世界获取铸币税。但高海红和余永定指出,在实践中,铸币税应被视作一种货币国际化的次要收益。 [178]

二是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赵海宽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将降低,汇兑成本也相应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79]

三是促进金融机构和市场发展。张宇燕和张静春认为拥有国际货币地位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一个倾向于货币发行国利益的国际金融体系。 [180]

四是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高额外汇储备产生的压力。一些学者认为解决货币错配的必然选择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对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具有一定作用。

五是有助于取得战略定价的主导权。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加强在国际货币市场和全球关键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权。潘英丽和吴君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成功的标志是人民币在石油等战略资源和资产定价中的运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利益。 [181]

此外还有学者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价格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增大国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徐奇渊和何帆认为货币当局应当密切关注境内机构在香港地区发人民币债、境内机构从境外获得人民币贷款这类渠道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冲击。 [182]

还有学者认为资本项目开放之后,资本的流动将更加频繁,资本逃逸和热钱涌入等问题将对国内资本市场产生冲击。开启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投资通道,可能招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

何帆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不一定会在所有时段都是利大于弊。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期,问题可能暴露得更多,风险可能更大。 [183] 张宇燕认为尽管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但演进过程中尚有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应密切保持关注。 [184]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大部分学者都认可人民币国际化应是渐进式的,并注意到人民币区域化对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主张把人民币区域化作为实现国际化的必要阶段或途径。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基础和规模都还太小,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也还不具备强健的抵御风险的能力。相比之下,走区域货币合作的路线推进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则更为现实。李晓表示,中国应吸取日本的教训,通过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推进国内的金融开放与改革,首先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国际货币,走“人民币亚洲化”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185]

不少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成为贸易计价和结算货币,其次是成为金融资产的定价货币,最后是成为储备货币。余永定认为,以人民币贸易结算为突破口的国际化难免导致新增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推行人民币计价比推行人民币结算更为重要。 [186]

张斌和徐奇渊提出在一个尚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基本面的汇率形成机制下,推动离岸市场发展只会招致更大的投机资本冲击,威胁国内宏观经济稳定。 [187] 殷剑峰则认为在国内金融改革实质推动并基本完成前,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从激进、危险的“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资本项目开放”模式转向渐进、稳定的“资本输出+跨国企业”模式。 [188] 但也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能够倒逼国内金融市场改革。

三 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模式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也开始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北京共识”到中国道路,再到“中国模式”的发展,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

(一)“中国模式”的问世过程

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持肯定态度、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取得成就或成功的看法,在中国学术界成为主流。张建君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的经济改革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之路。 [189] 林毅夫等认为创造了“中国奇迹”; [190] 靳涛认为是“增长取向的中国模式”。 [191]

林毅夫、蔡昉、李周最早从中国经济体制、经济改革、发展战略之间关系论证“中国奇迹”。从增长率来看,中国与“东亚奇迹”地区不相上下,但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应给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冠以“奇迹”之名。21世纪初,“北京共识” [192] 的问世,促进了国内外对于中国模式的认知与研究。雷默认为把中国道路称为“北京共识”(Beijing Consensus)是一种更渴求推动公平的、优质增长的发展方式,它要求以慎重态度对待诸如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等观念,目标是在实现增长的同时保持独立。

陈锦华、江春泽等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举,是人类探索发展模式的全新旗帜。 [193] 刘伟等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以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在实践上也和“华盛顿共识”的转轨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 [194] 王曙光认为,中国经济体制变迁具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 [195]

(二)“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理论解释与基本特征

中国学者论证的主要观点是:(1)“中国模式”是从中国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出的社会发展模式。秦宣指出,从全球化的角度或世界视野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也称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 [196] (2)“中国模式”是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产物。杨瑞龙提出,中国模式的特有内涵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197] 周弘强调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认为在于它摆脱了资本主义发展链条,跳出了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198] 吕炜认为,“北京共识”的核心是强调中国要按照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199] 李新等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00] (3)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冷溶提出,中国道路在本质上讲是要探索和走出一条后发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201] 韩庆祥认为中国道路具有内在的中国逻辑,主要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形态逻辑、结构性要素变化逻辑和中国问题演进逻辑。 [202] (4)“中国模式”具有自身的制度内生性。田春生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其自身的制度内生性,即市场经济制度主要不是依靠从外部(西方)“引进的”政策和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政策、规则、路径和方式,逐步实现国家的新制度安排。 [203] (5)“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俞可平曾多次撰文论证“中国模式”尚未定型,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拓宽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204]

(三)“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胡键指出,中国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它因经济高速发展而成为发展中国家效仿的一种模式。 [205] 归纳起来:第一,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大国提供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第二,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大国提供了适宜治理方式。姚洋总结了中国道路的四个特征:社会平等、贤能体制、制度的有效性先于制度的纯洁性、中性政府,并从这四个特征分析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借鉴意义。 [206] 第三,中国道路为构建新国际秩序提供了强劲推动力量。第四,中国道路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鲜活实践经验。它对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欧阳峣指出,发挥它在加快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也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历史使命。 [207] 詹真荣和周志万则提出只有“中国道路”而没有“中国模式”。 [208]

许成钢认为,在旧的制度基因基础上,支撑“中国奇迹”的机制已经失效。 [209] 中国道路既前景广阔,也充满风险。

202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标志着中国世界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学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9年版。

[2] [美]詹姆斯·艾伦:《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沈志远译,世界知识社1949年版。

[3] [苏联]史迁宾:《苏联经济小史》,什之、林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0年版。

[4] [苏联]S.古烈维奇、[苏联]S.巴基古尔:《苏联经济的新高潮》,张延铮、孙剑译,文光书店1951年版。

[5] [苏联]尼·尼·巴朗斯基:《苏联经济地理》,何宁译,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年版。

[6] 新华时事丛刊社:《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华书店1950年版。

[7] [苏联]卡尔拉:《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林芳声、邱仁宗译,世界知识社1955年版。

[8] [保]伏·尼·斯大罗杜布罗夫斯卡雅:《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立》,关桦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9] [苏联]维特威尔:《世界经济地理》,卢彬等译,五十年代出版社1952年版。

[10] 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苏联经济研究组编:《二十年来的苏联经济:1954—1973》,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苏修是怎样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2]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美国经济论文选·1》,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美国经济论文选·2》,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

[13]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统计集(1848—1960)》,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

[14] 西南政法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论丛》,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5]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教研组:《美洲经济地理问题》,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6] [苏联]伊·姆·范茵盖尔:《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纲》,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版。

[17] [英]莉莉安·诺尔斯:《英国海外帝国经济史》,袁绩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8] [苏联]尤·瓦尔加主编,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研究所集体编著:《世界经济危机(1848—1935)——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历史比较资料》,戴有振、李琮、姜玉田、巩荣进、刘慧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

[19] 孙叔平:《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

[20] 北京大学经济系编著:《美国经济的衰落》,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8页。

[21]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世界经济教研室编:《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几个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页。

[22] [日]林直道:《战后国际通货危机与世界经济危机》,朱绍文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3] [南斯拉夫]米洛万·巴甫洛维奇:《南斯拉夫自治经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204、246页。

[24] [南斯拉夫]贝里斯拉夫·舍费尔编:《七十年代的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熊家文、朱行巧、陈森、文正林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8年版。

[25] 钱俊瑞:《为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学而奋斗》,《世界经济》1980年第3期。

[26] 陶大镛:《论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世界经济》1980年第5期。

[27] 钱俊瑞:《马克思奠定了世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世界经济》1983年第3期。

[28] 李琮:《关于世界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些意见》,《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29] 张幼文编著:《世界经济学:原理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0] 钱俊瑞主编:《世界经济概论》(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钱俊瑞主编:《世界经济概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1] 褚葆一、张幼文:《世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世界经济》1988年第9期。

[32] 钱俊瑞:《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展望与世界经济学问题》,《世界经济》1983年第7期。

[33] 陈其人、刘百鸣:《试论世界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外部市场》,《世界经济研究》1985年第4期。

[34] 褚葆一、张幼文:《世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世界经济》1988年第9期。

[35] 张幼文编著:《世界经济学——原理与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 钱俊瑞:《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纵横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37] 钱俊瑞:《钱俊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 张幼文、梁军:《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39] 张宇燕:《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 滕维藻、陈荫枋:《跨国公司概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1] 伍贻康:《国际经济体系的变革、转型与中国的应对》,《学术月刊》2006年11月号。

[42] 陈继勇、胡艺:《知识经济时代与世界经济失衡的再认识》,《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

[43] 钱俊瑞:《世界经济与世界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44] 乌家培:《要用世界经济模型来预测世界经济》,《世界经济》1984年第5期。

[45] 陈沙、石小玉:《统计世界经济学导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第10期。

[46] 仇启华:《论世界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世界经济文汇》1984年第4期。仇启华:《再论世界经济学的对象》,《世界经济文汇》1985年第6期。

[47] 李翀:《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构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8] 景维民、孙景宇编著:《转型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49] 冯舜华、杨哲英、徐坡岭等:《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 陆南泉等主编:《苏东剧变之后——对119个问题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51] 洪银兴:《中国经济转型和转型经济学》,《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

[52] 参见张建君《中国转型经济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4] 陈兼:《未经“改造”的“转型”——西方学术界关于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研究》,《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2期。

[55] 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56] 薛荣久:《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与“复关”》,《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12期。

[57] 唐海燕:《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转换与政策调整》,《国际经贸探索》1993年第6期;杨圣明:《中国的外贸发展战略》,《经济论坛》1996年第18期;张幼文:《外贸政策与经济发展》,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

[58] 张蕴岭:《世界市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课题组:《进口战略完善与调控政策研究》,《研究报告》2009年。

[60] 何自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基本经验》,《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第2期。

[61] 郑宇:《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办公室”——中印制度与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7期。

[62] 华民:《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3] 杨天宇、刘贺贺:《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印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世界经济》2012年第5期。

[64]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五大关系》,《世界经济》1999年第12期。

[65] 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6] 徐湘林:《东亚发展模式及其内在原因——“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源于新权威主义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67] 林进成:《论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世界经济》1994年第12期。

[68] 金凤德:《南朝鲜经济发展模式简论》,《世界经济》1989年第2期。

[69] 沈华嵩:《现代化—发展理论与东亚模式》,《世界经济》1992年第8期。

[70] 罗思义:《中国经济模式比西方经济模式有优势》,2013年8月,http://memo.cfisnet.com/2013/0828/1296808.html.

[71] 李若谷:《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2] 孙文凯、肖耿、杨秀科:《资本回报率对投资率的影响:中美日对比研究》,《世界经济》2010年第6期。

[73] 黄先海、刘毅群:《设备投资、体现型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跨国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

[74] 汪川:《阶层变迁的工业化过程:19世纪英法工业化差异的一个解释》,《世界经济》2009年第11期。

[75] 裴桂芬:《日元汇率波动与东亚经济增长》,《世界经济》1998年第12期。

[76] 田春生:《美、德、日三种经济模式的调整与改革——从国家与市场力量变化的角度观察其走向》,《世界经济》1997年第12期。

[77] 王小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战略思路》,《改革》2010年第8期。

[78] 余壮东:《人民币可以采用两种汇率吗?》,《上海金融研究》1982年第5期。

[79]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流观点就有两种,一种认为应以主要消费品比价作为汇价定值的依据,即“购买力平价”;另一种则认为人民币汇价定值应以出口商品平均换汇率作为基准,即所谓“换汇成本说”。

[80] 刘墨海:《人民币汇价问题》,《经济研究》1988年第11期。

[81] 周小川、谢平、肖梦、杨之刚:《走向人民币可兑换》,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

[82] 张志超:《人民币汇价制度改革的新探讨》,《国际金融研究》1985年第1期。

[83] 谢多:《国际资本流入下的汇率政策选择》,《国际经济评论》1996年第6期。谢多:《宏观经济均衡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中国外汇管理》1997年第2期。

[84] 余永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性一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

[85] Ruoen Ren and Kai Chen,“An Expenditured-based Bilateral Comparison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Series ,Vol.40,No.4,1994,pp.377-394.

[86] 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87] 如张晓朴《均衡与失调:1978—1999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

[88] 金中夏:《论中国实际汇率管理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89] 卜永祥、秦宛顺:《关税、货币政策与中国实际均衡汇率》,《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90] Yongding Yu,“A Review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ies in the 1990s,”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9,No.6,2001,pp.3-12.

[91] 易纲、汤弦:《汇率制度“角点解假设”的一个理论基础》,《金融研究》2001年第8期。

[92] 卢锋、刘鎏:《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2期。

[93] 王泽填、姚洋:《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

[94] 王泽填、姚洋:《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95] 秦朵、何新华:《人民币失衡的测度:指标定义、计算方法及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10年第7期。

[96] 张斌、何帆:《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97] 施建淮:《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的吗?》,《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98] 田素华、张旭欣:《FDI对东道国本地投资有挤入效应吗?——基于中国事实的理论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2年第4期。

[99] 刘修岩、易博杰、邵军:《示范还是挤出?FDI 对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溢出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5期。

[100] 赵婷、赵伟:《产业关联视角的 FDI 出口溢出效应:分析与实证》,《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2期。

[101] 华广敏:《高技术服务业FDI对东道国制造业效率影响的研究——基于中介效应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2012年第12期。

[102] 刘厚俊、王丹利:《我国地区间税收竞争、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6期。

[103] 潘永源:《加工贸易之我见》,《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8期。

[104] 李国学:《资产专用性投资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收益分配》,《世界经济》2009年第8期。

[105] 殷德生、唐海燕、黄腾飞:《FDI 与中国的高技能劳动需求》,《世界经济》2011年第9期。

[106] 冼国明、杨锐:《技术积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经济研究》1998年第11期。

[107] 赵春明、何艳:《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世界经济》2002年第5期。

[108] 王志乐:《走向世界的中国跨国公司》,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版。

[109] 鲁桐:《“走出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求是》2002年第10期。

[110] 程惠芳、阮翔:《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世界经济》2004年第11期。

[111] 田巍、余淼杰:《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2期。

[112] 姚枝仲、李众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

[113]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东道国制度重要吗?》,《管理世界》2012年第11期。

[114]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

[115] 顾露露、Robert Reed:《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了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116] 邵新建、巫和懋、肖立晟、杨骏、薛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与经营绩效:基于A股市场的评价》,《世界经济》2012年第5期。

[117] 宋泓:《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收益与代价》,《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7—8期。

[118] 曹苏峰:《简论中国的贸易保护制度与工业发展——兼论“复关”对中国工业的冲击》,《价格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119] 程国强:《论关贸总协定与国际农业贸易问题——兼论入关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120] 宋泓:《未来10年中国贸易的发展空间》,《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121] 裴长洪:《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

[122] 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123] 张燕生:《后危机时代: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最重要》,《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24]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4期。

[125]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126] 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世界经济》2010年第7期。

[127] 彭支伟、佟家栋、刘竹青:《垂直专业化、技术变动与经济波动》,《世界经济》2012年第7期。

[128] 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3期。

[129] 张定胜、杨小凯:《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4年第9期。

[130] 吴大焜:《美国经济危机的新发展》,《世界经济》1982年第2期。

[131] 王怀宁:《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问题》,《经济研究》1983年第3期;姚廷纲、龚慧峰:《试论战后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世界经济》1984年第6期。

[132] 马君潞:《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回顾与展望》,《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6期。

[133] 潘勇:《1992年9月以来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评述》,《上海金融》1993年第2期。

[134] 苏存:《论日本的泡沫经济》,《现代日本经济》1994年第1期。

[135] 陈琦伟:《国际债券市场是利用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经济问题探索》1985年第4期;赵长华:《拉美国家在外债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外国经济与管理》1986年第3期。

[136] 褚葆一、陈彪如、储玉坤:《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战略》,《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第4期。

[137] 马君潞:《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回顾与展望》,《南开经济研究》1991年第6期。

[138] 倪克湖、梅睿哲:《九十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原因及防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11期。

[139] 管涛:《汇率制度在亚洲金融危机演变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10期。

[140] 胡祖六:《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6期;项卫星、李宏瑾:《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对东亚金融危机教训的反思》,《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2期。

[141] 施建准、郭美新:《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双重危机发生机制》,《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3期。

[142] 余永定:《中国应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教训》,《金融研究》2000年第12期;余永定:《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和中国经济》,《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8期。

[143] 胡祖六:《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6期;项卫星、李宏瑾:《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对东亚金融危机教训的反思》,《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2期。

[144] 余永定:《中国应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教训》,《金融研究》2000年第12期;余永定:《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3期。

[145] 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当代亚太》2008年第5期。

[146] 张明:《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6期。

[147] 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陈继勇、胡艺:《知识经济时代与世界经济失衡的再认识》,《世界经济》2007年第7期。

[148] 马勇、杨栋、陈雨露:《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149] 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5期;秦建文、梁珍:《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150] 叶永刚、肖文、林娜:《瑞典与芬兰:加入欧元区还是组建两国货币联盟》,《世界经济》2000年第6期。

[151] 黄梅波:《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分析》,《世界经济》2001年第10期。

[152] 高海红:《最优货币区:对东亚国家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7年第6期。

[153] 黄金老:《对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探讨》,《金融研究》1998年第5期。

[154] 陈雨露、陆猛:《引入欧元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研究》1999年第6期。

[155] 余永定、何帆、李婧:《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156] 巫宁耕:《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世界经济》1980年第9期;张士元:《试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世界经济》1983年第10期。

[157] 张洪贵:《全球化与南北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9期;王和兴:《论当代南北关系十大问题》,《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1期。

[158] 张宇燕:《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59] 余永定、路爱国、高海红:《全球化与中国:理论与发展趋势》,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160] 张蕴岭:《构建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蕴岭:《中国与世界:新变化、新认识与新定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1] 何帆、冯维江、徐进:《全球治理机制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4期;徐秀军:《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0期。

[162] 张宇燕、田丰:《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163] 黄仁伟:《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治理体系》,《当代世界》2011年第5期。

[164] 王国兴、成靖:《G20 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国际展望》2010年第3期。

[165] 樊勇明、沈陈:《全球经济治理结构重组是中国的新战略机遇》,《国际观察》2013年第3期。

[166] 何帆、冯维江、徐进:《全球治理机制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4期。

[167] 张蕴岭:《中国与世界:新变化、新认识与新定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8] 崔志楠、邢悦:《从“G7时代”到“G20时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

[169] 姚枝仲:《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经济》2011年第5期。

[170] 蔡春林:《金砖国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转型》,《亚太经济》2013年第5期。

[171] 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方向》,《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172] 黄范章:《G20集团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研究》2010年第2期。

[173] 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方向》,《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174] 张明:《人民币国际化:基于在岸与离岸的两种视角》,《金融与经济》2011年第8期。

[175] 李翀:《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76] 姜凌:《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世界经济》1997年第4期。

[177] 李永宁、郑润祥、黄明皓:《超主权货币、多元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核心利益》,《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7期。

[178] 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79] 赵海宽:《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180]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当代亚太》2008年第2期。

[181] 潘英丽、吴君:《体现国家核心利益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路径》,《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3期。

[182] 徐奇渊、何帆:《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人民币跨境结算渠道的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83] 何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第7—8期。

[184] 张宇燕:《人民币国际化:赞同还是反对》,《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85] 李晓:《“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及其战略调整》,《世界经济》2005年第6期。

[186] 余永定:《再论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

[187] 张斌、徐奇渊:《汇率与资本项目管制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

[188] 殷剑峰:《人民币国际化:“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还是“资本输出+跨国企业”?——以日元国际化的教训为例》,《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189] 张建君:《中国转型经济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190]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1] 靳涛:《转型的悖论与悖论的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92] “北京共识”是高盛公司高级顾问和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2004年5月7日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的。当年5月11日,他在伦敦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了《北京共识》报告。译文见《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6月13日。

[193] 陈锦华、江春泽等:《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94] 刘伟、方敏:《中国经济改革历史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第2期。

[195] 王曙光:《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脉络与内在逻辑》,《长白学刊》2017年第2期。

[196] 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前线》2010年第2期。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7] 杨瑞龙:《四十年我国市场化进程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年第11期。

[198] 周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199] 吕炜:《基于中国经济转轨实践的分析方法研究——兼作对“北京共识”合理逻辑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200] 李新、李中宇:《中国模式的特殊性——兼与俄罗斯模式比较》,《俄罗斯学刊》2018年第5期。

[201] 冷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的本质和内涵》,《党的文献》2011年第6期。

[202] 韩庆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4期。

[203] 田春生:《理解“中国模式”的制度视角》,《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204] 俞可平:《“中国模式”并没有完全定型》,《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23日。

[205] 胡键:《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06] 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207] 欧阳峣:《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8期。

[208] 詹真荣、周志万:《“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关于近年来中国道路问题研究综述》,《观察与思考》2013年第3期。

[209] 许成钢:《“中国奇迹”与制度基因》,《企业观察家》2019年第1期。 kU5NLC4zm45kHNL/lsz8SgAGzAXzV9eQW4wo6JyTNdJ/GkSA6MXoR9DMFsKUPef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