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陕南民歌的发展现状

陕南民歌是伴随着当地人民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而产生并不断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活在陕南土地上的人们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歌声来伴随着劳动,用歌声来诉说着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文化受到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心和重视,陕南民歌也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收集、整理和编排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1949年5月在湖北襄阳成立中共陕南区党委宣传工作队,9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54师一起到达汉中,中共陕南区党委宣传工作队的音乐工作就对传统民歌进行收集和整理。中共陕南区党委宣传工作队在先后更名“红星文艺工作团”“红星歌剧团”“汉中地区歌剧团”;“汉中市歌舞剧团”和汉中市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为汉中文化传媒集团下属子公司。1953年创作采莲船《韩太公劳军》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到1963年创作演出大型地方歌剧《红梅岭》,都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后续创排的新歌剧《打麦场》《吹鼓手招亲》,陕南歌舞剧《唢呐声声》,山歌剧《月缺月圆》等剧目在省内外获多项大奖。1964年,地方歌剧《红梅岭》进京汇报演出,在全国各地掀起学习演出《红梅岭》的热潮。

1953年,前陕西省音工组会组组成两个民间音乐采访组到陕南搜集,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搜集到民歌、山歌600余首。1954年春天又与汉中红星歌剧团的再次搜集200余首曲词。前西北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前身)民间音乐采访组的有该院冯亚兰、邓威、刘顺兴等同志、中央音乐学院黄继堃、汉中红星歌剧团的张羽、周西林等同志、安康文化馆的柳清嘉、安康文工团刘正洽以及前陕西省音工组个别收集员共收集到各类劳动号子、山歌、民歌小调等类1500余首,采录的地区北到秦岭、南至汉水、巴山,包括凤县、紫阳、安康、汉中、西乡、石泉、黎坪、镇巴、宁强、勉县、商县、柞水等地。1956年从中精选出348首民歌和225首山歌结集出版《陕南民间歌曲选》,1959年由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6年秋末冬初,镇巴县委文史工作干部符文学深入当年的苏区普查革命烈士,收集革命斗争史实。在永乐乡,乡上让符文学到西乡街(两河口)找朱有炽了解革命烈士和革命故事,朱有炽顺便唱起了当年红军歌谣《十送红军》,符文学当即记录下来。1958年11月以回县以后,他把《十送红军》抄寄给了《民间文学》杂志社。后来,以朱有炽演唱、富饶(符文学笔名)搜集的《十送红军》发表于《民间文学》1958年11月号上。随后,《十送红军》先后被收入《红色歌谣集》和《中国歌谣选》等出版物,署名皆为朱有炽、符文学。1965年3月,《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将《十送红军》作为江西民歌排列在第四场。从此以后,《十送红军》被人们错误地认为是江西民歌。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歌与“四人帮”把持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所谓的“革命”相差太远,由于民歌很多是表现“爱情”的,以“情哥”和“情妹”情歌,除情歌外还有是娱乐性质的逗趣骂笑、斗嘴斗智以及古代的人物传说等逸闻趣事,随着运动的升温,民歌定性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歌手被定义为“流氓”“坏分子”等,连老人谢世守夜时所唱教歌也不允许,定义为“封建迷信”,一些音乐资料被销毁、歌手遭到再学习、批评和批斗。后来把歌手的锣鼓家什全部收缴,导致民歌再无人传唱。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在改革的春风下,沉寂了近十年的全国民间音乐开始进入了抢救,挖掘和整理,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78年11月,汉中地区文教局、群艺馆在宁强举办了“汉中地区民歌现场会”,宁强、南郑、镇巴、西乡等县的民间歌手参会献艺,在宁强县城和代家坝为期三天的会议,为民歌正了名,为民歌手鼓了劲,对全区进一步收集整理民歌,推动民歌的发展等起到了良好的鼓动作用。 [32]

1979年7月1日,文化部、中国音协联合颁发《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规划》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全面详尽地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和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特别指出: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绝大部分的传承特点为口传心授,人在艺在,人去艺亡,“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和收集整理,就有失传的危险”。在安康,紫阳县1978年编印收录210首的《紫阳民歌精选集》(铅印本),1979年和1980年抽调文化馆三分之二的人员和剧团的文化工作者组成近10人的民歌抢救队伍,兵分三路下乡采风共收集到3000多首,选择828首编印了四大本《紫阳民歌》资料(油印);旬阳在对旬阳民歌的搜集和整理上,1981年8月结集成册的《旬阳民歌集成》共有七卷,收集各类民歌(包括曲艺和小戏曲)868曲;1981年,岚皋县文化馆文艺辅导组抽调人力,组成民歌普查小组,分赴各区,拜访民间歌手和老艺人,整理编印出《岚皋民歌》一集,收入音乐作品159首。1984年,岚皋普查小组又与地区采风小组联合访问榨溪乡唢呐艺人张道兴,收录唢呐曲牌21首,编印成《岚皋民歌》二集。在商洛,新音乐工作者奋起响应,积极参与。他们顶风冒雪,不分寒暑,带着“砖头块”收录机,工作在山顶村头和村民家中,对商洛民歌进行积极挖掘和录音。到1981年,商洛市共采录本土民歌900余首。截至目前,商洛当地现存民歌有2100多首,已编纂出版商南民歌集《山魂水韵》4本,收集商南各类民歌500多首。近数十年来,还有一些音乐爱好者自费收录商洛民歌“遗露”有300余首。1979年10月,在汉中地委的领导下,成立抢救民间音乐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工作队伍,开始了民间音乐大普查工作。到1984年,全区共收集了各类民间歌曲3000余首,民间鼓吹曲1100多首,宗教音乐110首,民间曲艺80余首,以及汉调二黄、汉调桄桄、八岔、端公等民间音乐、地方戏剧音乐资料。在此基础上,各县均编印出了本县民歌集(油印本)。1981年5月由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为牵头单位,各县音乐干部为成员,组成编委会,从千余首民歌中挑选出了630首,编印成《汉中民歌》第一卷(上、中、下三册),1982年又在第一卷的基础上编了第二卷,入选民歌600首,以手写稿入艺术档案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音乐学院、前西北艺术学院和省市的音乐家、作曲家们纷纷到陕南进行采风。良好的民间音乐环境,培育了优秀的音乐人才。

1956年,以商洛、镇安剧团的创作的商洛花鼓《夫妻观灯》首演之后,1958年创作的《种核桃》参加西北五省区戏曲会演。1982年3月,商洛花鼓《六斤县长》在西安演出,受到陕西省领导马文瑞、章泽等接见。1983年3月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中央首长习仲勋及朱穆子、贺敬之、赵伯平、马少波、俞林等接见合影;又受命赴天津、大港油田、上海、武汉巡回两月,访问演出21场。

镇巴县刘光朗作曲并演唱的《巴山林里背二哥》《巴山顶上修堰塘》1978年在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民族民间唱法调演;1999年在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中,胡远清创作的民族歌剧《唢呐声声》获优秀音乐作品奖。他们还分别于1999年10月和2002年9月在汉中市举行了以镇巴民歌为音乐创作素材的个人作品音乐会。

20世纪60年代初,紫阳县汉剧团、文化馆的文艺工作者,运用紫阳民歌素材,创作编排了民族歌剧《王二嫁嫂》;基层文化工作者编创了《木匠迎亲》《春到茶山》《盘河激战》等多部紫阳民歌剧。1983年紫阳民歌剧也被列入《中国戏曲剧种表》。

进入21世纪,陕南民歌的收集整理和传承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汉中市音协经常组织会员深入农村,开展采风活动,旨在进一步挖掘民间音乐资源,发现和培养民间歌手,指导各县区和基层乡镇开展民歌演唱比赛和继承发展工作。在镇巴县、宁强县、洋县、西乡县、略阳县、南郑县都先后多次举办民歌比赛和演唱活动,发现和培养民间歌手上百人,其中许多歌手参加省、市比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07年汉中音乐家协会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收集整理的民间音乐资料,进行综合整理,精心编选了526首,制作了载有60余首原声演唱录音的CD歌碟,编辑出版了《汉中民歌选集》一书。

1979年开始,每两年紫阳举办一次全县性的民歌大赛。2006年5月20日,紫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8。2016年4月12日,“夏清华民歌传习所”由紫阳县政协主席王春丽,紫阳县宣传部长周富林揭牌并宣布正式成立。2019年3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下发《关于命名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安康市紫阳县凭借紫阳民歌名列其中。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紫阳县文化馆获得紫阳民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2年,商洛剧团首演的《月亮光光》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获奖。继而参加全国第七届艺术节、第八届戏剧节,分获国家文华奖、优秀剧目特别奖、曹禺戏剧奖等大奖,并应邀晋京演出。

2005年4月,汉中市委、市政府主办首届陕南民歌节和民歌擂台赛,各县区的一百多位民歌手参加比赛,省音协的领导直接参与和指导这次活动,首届陕南民歌节和民歌擂台赛把汉中民间音乐的开发继承和创新,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2005年11月1日,在岚皋县的小河口广场举行了以“打造旅游品牌,唱响岚皋民歌”的“地税杯”首届岚皋民歌大赛在县城举行。

商洛市于分别2001年、2003年、2006年举办了商洛民歌研讨会。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商洛市民歌大赛。2006年,全面系统记录有特点老艺人的历史资料;建立完整有序的文字、图片音像、曲谱资料。2009年举办各类民歌培训活动,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将商洛民歌纳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业余文艺演出团队。

2006年4月24日至27日,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主办,安康市文联、安康市文化文物局、中共紫阳县委宣传部和安康市音乐家协会承办的“陕南民歌研讨会”在安康举行。

2006年5月20日,商洛花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61。

2007年,“汉中镇巴民歌”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8年11月3日,中国陕南民歌保护与发展论坛在西安拉开帷幕。此次论坛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和中共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汉中市群众艺术馆、汉中市音乐家协会承办。

2007年4月,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与省文联、省音协联合举办了“首届陕南民歌大赛”。

2014年11月11日,旬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商洛剧团首演的花鼓戏《带灯》不仅获众多奖项和晋京演出,还在全国许多地区巡演。

2020年,陕南民歌剧《红梅岭上》及陕南歌舞剧《汉水长歌》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全省重点剧目创作计划名单》。


[1] 苏军:《审美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与旅游生态文化发展——以陕南地区安康紫阳民歌为例》,《电影评介》2013年第11期。

[2] 概况,http://www.hanzhong.gov.cn/hzszf/mlhz/mlhz.shtml,2021-2-1。

[3] 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中国汉中,http://sx.sina.com.cn/hanzhong/focus/2013-06-30/17061945.html,2021-2-1。

[4] 气候气象,http://www.hanzhong.gov.cn/hzszf/mlhz/csgk/zrdl/201906/ad4ba52c307440a-19d9e9e69d46f0af7.shtml,2021-2-1。

[5] 旅游资源,http://www.hanzhong.gov.cn/hzszf/mlhz/csgk/zrdl/201806/t20180605_516385. shtml,2021-2-3。

[6] 解读汉中,http://www.hanzhong.gov.cn/hzszf/mlhz/csgk/zrdl/201808/t20180802_529779. shtml,2021-2-3。

[7] 安康简介,http://www.ankang.gov.cn/Node-2556.html,2021-2-3。

[8] 自然地理,http://www.ankang.gov.cn/Node-3108.html,2021-2-3。

[9] 《市情》,http://www.shangluo.gov.cn/slgky.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 & wbtreeid=1009,2021-9-1。

[10] 《自然地理》,http://dfz.shangluo.gov.cn/Article.aspx?Article=813,2021-2-5。

[11] 《自然地理》,http://dfz.shangluo.gov.cn/Article.aspx?Article=813,2021-2-5。

[12] 《自然地理》,http://dfz.shangluo.gov.cn/Article.aspx?Article=813,2021-2-5。

[13] 《自然资源》,http://dfz.shangluo.gov.cn/Article.aspx?Article=812,2021-2-5。

[14] 《旅游》,http://www.shangluo.gov.cn/slgk.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 & wbtreeid=10482017-07-28,2021-2-5。

[15] 《历史沿革》,http://www.hanzhong.gov.cn/hzszf/mlhz/csgk/lswh/202008/2e94f-f2079b542319 a1466b8850466cb.shtml,2021-2-5。

[16] 《历史沿革》,http://www.ankang.gov.cn/Node-3107.html,2021-2-8。

[17] 中国古曲网,《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第八》,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6292814/4c8fbM-_2zD4Q1Rq8g7a0wMHmrVzHUf17ARxakjmzq5wH9O_44_gJV80RscNAnpeWpdAR_haKaU9 vJCvNGfIjHww,2021-2-8。

[18] 《历史》,http://www.shangluo.gov.cn/slgk.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 & wbtreeid=1040,2021-01-19。

[19] 《曹操题衮雪的真实含义》,https://www.sohu.com/a/112794841_316146,2021-01-19。

[20] 《文化民俗》,https://www.ankang.gov.cn/Node-3122.html,2021-01-19。

[21] 郑继猛:《姚合金州之行及其金州诗的文化意义》,《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

[22] 《隋唐时期的安康》,https://www.ankang.gov.cn/Content-1537442.html,2021-01-19。

[23] 《安康地域文化的人文特征》,http://www.akxw.cn/tour/whak/2020-04-14/376269.html,2021-01-19。

[24] 《人文》,http://www.shangluo.gov.cn/slgk.jsp?urltype=tree.TreeTemp Url&wbtreeid=1045,2021-09-01。

[25] 党晓伟、王利军:《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资源种类研究》,《中国城市林业》2012年第10卷第6期。

[26] 刘军民、唐伊娟、郑建栋:《传统聚落人居环境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米脂窑洞古城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22卷第9期。

[27] 丹凤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丹凤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 陈若曦:《陕南地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7年。

[29] (清)卢坤:《秦疆治略·白河县》,第64页。

[30] (清)卢坤:《秦疆治略·平利县》,第62页。

[31] 《商洛花鼓》,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283,2021-1-22。

[32] 黄浩:《陕南民歌发展现状与资源开发》,《陕西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VgCFLJqAw1gqgrfanTLo0VlkaV9v2VTcXODsDye7oUh59WNWLZnukSh2g4muIC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