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四川省及成都市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做法归纳起来为“5+1”,即“乡村五大振兴+农村体制改革”。
在产业振兴方面,以做强做优本土优势特色品牌为主线,推进绿色富民多样化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模式,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在生态振兴方面,坚持生态友好导向的开发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系统耦合发展;在人才振兴方面,全面实施“引、育、用、留、管”的人才战略,破除人才城乡流动的制度壁垒,形成有效聚合稀缺智才、保障实用人才供给的人才机制;在文化振兴方面,强化文化塑魂、文化赋能,形成核心价值观认同,实现文化筑底产业;在组织振兴方面,以党建引领带动农民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促进乡村振兴的善治善为。在推进“五大振兴”中,郫都区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抓手,以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激活乡村本土要素,吸引城市优质要素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和持久动力。
郫都区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以绿色富民为导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和社会投资为主的发展思路,依托乡村特色产业、村庄主导产业,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促进乡村资源融合、功能融合,以片区开发为导向,通过共建产业功能区(园区)、共育产业品牌、共享产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横向融合、纵向融合,协同发展。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村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出具有川西平原特色的黄色金针菇等优质菌种,建成西南地区最大、全国唯一的黄色金针菇生产示范基地;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韭黄酒、韭黄粉、韭菜酱、萝卜干等衍生产品研发,构建农业全产业链。采用先进的工业设备、技术,实现生产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
打破镇村行政区划,重塑农村经济地理,统筹推进唐元韭菜(黄)产业、德源大蒜产业等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集工业旅游、农耕文化体验、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村产业业态场景。特别是以中国川菜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聚焦川菜及调味品研发、生产,融入文创、田园风光游等多重元素,推动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绿色高端发展方向,推动“农业+体验”“农业+文创”“农业+旅游”等多种业态交叉融合发展。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主线、“林盘+”为特色,有效整合低效农用地、闲置宅基地、荒滩地和水面,植入乡村书院、村民大戏台,建成集成农事体验、游学研学、艺术创作、民宿等功能为主的体验式文旅综合体和“川西民宿酒店+”体验新场景。依托韭菜田园景观、川西林盘院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资源,大力发展以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为主的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农民幸福家园、游客度假乐园、第五季·妈妈农庄AAA级景区、“泥巴小院”等集酒店、文创、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川西文化旅游综合体,塑造了“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的乡村田园画卷。2019年,郫都区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超过50亿元,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面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加工、智慧旅游。2018年以来,郫都区对6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动“农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龙头企业线上优势,以天府水源地公用品牌和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为“主轴”,郫县豆瓣、蜀绣、唐元韭黄、新民场生菜、云桥圆根萝卜等多元知名品牌为支撑,推进“买全川、卖全球”,提升品牌价值。
各类产业融合模式强调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为落脚点,构建“农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实现了将全产业链留在乡村,产业链增值效益留给农民。
郫都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托生态本色优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生态环境友好导向的开发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实施“治水”“护林”“整田”“美路”等工程,重点打造“林盘+”示范项目,开发利用水系生态资源,实现了生态农产品市场价值增效,塑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川西特色乡村形态,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又可持续的生态振兴之路。
郫都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的转化思路,整体保护水林田自然生态基底。对林盘、土地、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确权颁证,将村级垃圾处理站、公共厕所等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范畴,赋予自然资产“资本权能”。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约束,创新以产出为导向的要素供给方式和融资模式,构建了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国有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等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开展合作。项目通过租用方式流转宅基地、林地和农用地以及闲置房屋,明确“项目基本租金+每月3%的营业额”的分红模式,实现了以村集体为单位的生态环境入股收益。打通并拓宽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通道,推动了土地溢价、资产增值,形成“保护—开发—收益”与“价值增值—投资再保护”的良性循环。真正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郫都区坚持把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厕所污水“三水合一、一统三分”的“三水共治”模式,切实承担起水源保护地政治责任。这种模式推动了农户居家生活污水全部实现油污、粪渣、废水、污水分离和统一收集,破解了农村生活污水源头管控难的问题。
在污水分散处置环节,根据院落区位条件、村民户数、污水排量等差异,统一处理标准,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在资金筹措方面,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集体参与、社会投资”投入体系,区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设施配套补贴,推动改厕、“三水共治”前端、一体化设施后端改造。在建设机制方面,村庄层面探索出“乡贤出智出策、大户出钱出材、人才出技出艺、农户出工出力”的群众投入机制,同时借助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成果,将污水处理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以“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方式量化确权到人。在后期管理与维护方面,坚持政府“软要求”与村规“硬约束”相结合,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共建共管共享。
郫都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色发展层次,推动形成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和农村生活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致力打造“三生共融”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遵循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把保护和利用林盘作为战略考量,分类推进林盘保护利用工作,构筑起“山水林田湖产城”生命共同体,打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林盘聚落和旅游目的地。农业生产系统转型方面,积极打响“天府水源地”农产品品牌,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着重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农业转化,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水源保护区稻田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有机农业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带,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有机方向发展。农村生活环境系统方面,紧扣农民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四领四创”模式, 构建“一套机制、三项措施、三类标准、四个转化”的“1334”工作法,打造出一批人居环境示范村。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待破解的最大难题。郫都区从人才流动规律出发,以人才返乡下乡为主攻方向,坚持“引、育、用、留、管”的统筹谋划、一体布局,破除人才城乡流动的制度壁垒,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为促进城市人才有序下乡进村,郫都区建立了多种人才下乡返乡通道,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新村民”引入机制。瞄准村庄发展的紧缺人才,赋予16位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新村民)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集体分配权、落户权等,吸引有情怀、有实力、有项目、有资本的优秀人才成为“新村民”。探索“新农人”导入机制。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创业创新,成为“新农人”,累计招引“新农人”140多人。探索“新乡贤”选塑机制。通过村民推荐、镇街审核、公示认定,甄选400多名“新乡贤”。创新实施“大师驻村”机制,柔性引入37名高端人才结对服务31个村;推行“一村一院校”,采取“院(校)+企业+村(社)”股份合作模式,引导高校专家学者进村入户,建设农业“智库”“大脑”,构建“专家智囊+实操高手+新型职业农民”人才体系。
建立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整合全国师资资源,培训培养从事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的基层干部、村干部和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致富带头人及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等。截至2020年10月底已累计开办各类培训活动390余期,培训4.3万人次。出台郫都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创新“选、培、评、用、退、支、服、保”多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标准,认定农业职业经理人621名、职业农民培训4101名。以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活动,培育布鞋匠人、竹编艺人、蜀绣达人等乡村“土专家”“田秀才”“农能人”。
基层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骨干。郫都区从培育壮大基层干部队伍入手,增强乡村振兴工作的执行力、组织力。通过“选、育、炼、用、管”五步工作法,建立355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改善村干部的年龄、学历、专业、能力结构。面向大学生、退役军人,定向招募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紧缺人才,优先选聘为社区工作者,择优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已充实优秀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2000余人到村社区干部队伍。选派优秀青年干部、乡村干部进村任职,配强村“两委”班子。探索村(社区)干部“让与下”机制,确保有志、有能之人进得来,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推进全域“双创”,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人才创造干事创业的舞台,让入乡返乡人才留得下、干得好、有成就,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区)。建设全国首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成立青年致富带头人发展促进会,引入专业导师团队开展全周期创业辅导服务,吸引1000余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建立全省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立郫都区在外务工人员定期座谈、跟踪对接“送信息、送服务”等常态联系机制,搭建电商孵化等创新创业平台,服务返乡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创业。
以教育产业化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培养的长效机制。依托战旗村品牌作用,乡村振兴学院立足成都、辐射全省、面向全国,开展乡村人才培训业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培训班170期,培训2.3万人次。以此为契机,发展乡村人才培训产业,组建乡村振兴培训产业联盟,整合乡村酒店、特色餐饮、产业功能区、知名村庄等的产业资源,构建培训产业生态圈,打造郫都区乡村产业发展新引擎。挖掘培训教育的新产业新业态孵化功能,依托知名高校智力资源和校友经济圈,开展农村电商、直播、短视频等领域教育培训,共建全国首个直播新经济产业园区,推动新经济、新技术赋能产业振兴。
郫都区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拥有“古蜀之都、天府之源”的美誉,区委政府坚持文化强区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赋能的作用,将文化作为生产要素,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了文化促进党建、文化铸魂乡村、文化耦合田园、文化筑底产业四大战略。
郫都区将院落文化、农耕文化、礼节文化、孝德文化等传统文化与党建相结合,由街道分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街道基层干部、村(社区)书记(主任)、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代表和各类先进典型代表组成道德评议委员会,积极培育好人文化、道德文化,持续开展“十百千”新乡贤、“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评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好人事迹、弘扬道德精神,引导乡贤等典型人物以其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故土、优化党建。与区内高校共同开展“高校+支部+农户”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1位大学生+1户农户”进村入户活动,以新知识、新理念引领村民开拓创新;积极打造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行“党性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农民夜校等将党性教育常态化,不断增进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紧密团结群众,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郫都区大力构建郫都底蕴、郫都特色的文化体系,弘扬耕读文化,通过举办“扬雄文化国际研讨会”“望丛文化论坛”等文化学术盛宴,升华“创新、开放、智慧、勤奋”郫都精神内涵。实施乡村民风廊、文化廊、文化院坝打造工程,自发组建文工团、老年歌舞队、腰鼓队,常态化开展“传承巴蜀文明 发展天府文化”百姓大舞台巡演活动。弘扬传承本地四季传统民俗活动,挖掘培育“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资源,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农历下的天空”等活动,形成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参与广泛、社会影响力大的活动品牌,推广战旗村“村(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四社联动模式,让国学教育进课堂、进村(社区)。深化“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积极评选推举道德、文化明星,开展以“传承优良家风·推动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讲演活动,让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良好乡风、家风、民风得到传承弘扬。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用蕴含优秀民俗、体现时代风尚的婚丧嫁娶新文化取代旧陋习旧风俗。
郫都区坚持以天府文化为内核,立足“西控”战略布局,结合乡村振兴,深入挖掘“风水林田院路”资源禀赋,推进“川西民俗文化村”建设,加强对传统村落、川西林盘以及农耕文化保护,保持农村特色风貌,彰显农家情趣,营造田园景观。采用乡土的木竹、稻草、芦苇、麦秆等在地材料,用好碎石、瓦片、旧农具等老物件,营造景观墙、景观路等乡土文化氛围。运用原生态材料、彩色水稻、彩色蔬菜,点缀或布置体现川西农耕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物。农家房前屋后菜园保留“小块、自由、自然”的小田肌理,形成典型精耕细作的传统农田基底景观。规模连片区域采用斑块、条带、图案等农作物种植方式提升田块的观赏价值,创意图案与古蜀文化、农耕文化、川菜文化、水文化等本地文化紧密结合。积极推进“郫都精华灌区轮作系统与川西林盘景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设;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农村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古遗址、古遗迹、文化祠堂等的保护,展现历史痕迹与书香古韵,留住乡愁记忆。
郫都区结合镇、村(社区)产业定位,开发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文创产品,广泛开展“一镇一节”“一村一品”乡村品牌文化建设,制定郫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推广策略,并衍生出包含“农遗”、旅游、文创、科普等元素在内的区域公共品牌,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和整体品牌的对外展示。大力推进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研究中心建设,牢固树立“文化+”战略思维,将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生态、金融等相融合,推进“文化+”多元融合发展模式。保护、传承、创新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融合都市现代、田园风光、乡风民俗、历史人文等元素,营造绿色主流、业态丰满、形态协调、功能复合的天府乡村文化体验场景,构建全域文创业态和文化生态,因地制宜分类推动“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景区/产业园”融合发展,以生态价值带动功能拓展,实现生态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蜀绣、竹编、戏剧等民间文化遗产,庙会、灯会等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和传承,让优秀民间文化活起来、传下去、产业化,增强职业农民的身份自信和文化自信。
健全完善的基层组织体系能够充分带动全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是保证乡村振兴模式可持续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乡村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郫都区以党建引领、组织创新为抓手,培育乡村各领域的有为组织,提高组织管理运营能力,形成有效治理,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善治善为,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提供了有效载体。
郫都区积极落实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持续加强基层组织、队伍、阵地、制度、活动和保障建设,构建区级整体规划、联动推进,镇街统筹实施、分类推进,村级示范建设、专班推进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三问三亮” “三问三敢”机制,落实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三固化四包干” 机制,深入推进党支部“达标晋级”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示范社区建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指导街道、村社推行“五线工作法” ,推动社区治理的发展与实践创新。
在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中,郫都区顺应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通过开展“打平伙·九大碗” 工作做法,创造性地构建政府引导、村委主导、群众主体、乡贤带动、多元参与、各方出力的共建机制;通过搭建“社区+群团+社会组织+社会企业+N”乡村互助善治体系,规范“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机制,把爱心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爱心个人等紧密团结在一起;通过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实现社区公共空间可持续运营,激发社区公益活力。郫都区通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完善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实现治理形态再造,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助力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郫都区在探索和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过程中,形成了以群众参与、共创公共空间为导向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村民的权利观念和民主意识发生深刻变化,参与方式不断得到完善,使政府从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转变为主导力量和兜底保障角色,初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郫都区通过完善基层社区组织架构,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发展机制,打造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汇聚多元主体联动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构建起权责明晰的基层治理体系,为创新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运用协同思维,探索协同共治路径,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机制;通过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将城乡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建立民主协商对话机制,应对群众诉求,解决和化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实践创新。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村长茶馆”“百姓纠纷大家评”“大手拉小手、共护水源地”“农夫生活信用社”等组织平台和工作机制,在完善基层群众参与治理方式、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和现代乡村治理手段上,起到了突出的示范作用。
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金、土地、创新等要素的持续注入和激活。郫都区在动员要素下乡的同时,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要素城乡流动的制度壁垒,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土地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盘活乡村资源、激发乡村活力的关键。郫都区紧抓国家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契机,率先启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以及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以土地制度改革引领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优质要素的有机衔接。
一是创新“三定”工作机制。郫都区以“定基数、定图斑、定规模”工作机制盘点全域入市土地资源,编制全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村庄发展规划,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高效整合。二是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由其作为土地入市的实施主体,负责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和资产运营,构建了“产权主体+实施主体+委托代理”相结合的土地入市运营机制。三是探索“就地入市”和“调整入市”两种路径。对于符合入市法定要求、具备开发建设所需基础设施等基本条件的地块,可以就地在本村组直接入市交易并开发使用;对于村组内部零星、分散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涉及的镇政府(街道办)、村、组编制土地整治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土地整治复垦,并按规划调整到产业项目入市开发使用。四是完善多方共赢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郫都区根据基准地价、规划用途以及入市方式的不同,计提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并将入市收益的大部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公积金、公益金,剩余部分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并创新了货币、股份、实物和服务等多元化土地入市收益分配形式。
一是推动宅基地确权颁证,做实产权主体。在严格新增宅基地审批程序的前提下,依托各类数据信息整合成果,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二是动态调整宅基地使用权。将宅基地资格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分设,当农民需要居住在村庄时,村集体给其分配宅基地使用权;当农民进城居住时保留宅基地资格权,将宅基地使用权交给村集体统筹使用。对农民进行集中安置后将节余建设用地进行入市交易。三是激活闲置宅基地潜能。提倡农民集中居住,允许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有偿使用。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自主使用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宅基地开发利用模式,重点用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验措施中,郫都区还创新“共享田园”模式,尝试赋予“新村民”宅基地使用权,极大地调动了城市优秀人才下乡的积极性。
人才作用发挥,土地要素激活,都需要资金和创新要素的支撑。郫都区通过配套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和土地要素使用的资金、技术难题。实施宅基地使用权、农房财产权、花卉苗木资产等抵押融资,建立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利益联结为核心的校地企协作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搭建产业创新研发平台,衔接区域内外科研资源,联合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先进成果转化、普及标准化规范化技术体系,畅通科技创新要素植入乡村振兴的渠道。
为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郫都区在区级层面成立乡村振兴公司,在村级层面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聘请专业团队市场化运营,统筹整合农村资源要素;按照片区化综合开发理念,成立乡村振兴博览园等专门机构,形成“园区+村集体+市场主体”的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同时,出台专门制度,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建设。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改革激发了乡村本土要素的活力和潜力,吸引城市优质要素下乡,实现了人才、资金、土地、创新等要素的相互支撑、循环共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头活水,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