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承与拓展:“百社十年”观察

徐增阳 冷向明 [4]

城市基层治理的“田野”延续

“百社十年”观察是田野政治学所倡导的田野调查的传承和拓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徐勇教授在其《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一书中,就同时关注了中国的城市与乡村。2002年,他在《“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一文中指出,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化过程中最有活力的基础性部分”。实际上,华中师范大学基层治理研究一直是城市和乡村“花开两朵”,只是因为“三农”问题在当时的紧迫性,更多的力量投入了为学界广为所知的乡村研究,但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百社十年”观察便是城市基层治理研究这一方向,基于田野政治学所倡导的实证研究范式所做的一项大型调查。

“百社十年”观察是对中国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微观记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中国由“乡土中国”进入“城镇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逐步成为显学。2020年伊始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存在的漏洞、不足和问题,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反思。各地党委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补短板、强基地、促提升”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疫情首先暴发地武汉市所在的湖北省推出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等举措。这些举措和措施势必对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城市治理的走向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百社十年”观察便是要以武汉为样本,对历史大势和重大危机事件交汇影响下的中国城市治理变迁做细致入微的调查记录,期待见微知著,更好理解中国。

“百社十年”观察是深化城市基层治理研究的理论反思。“国家与社会”视角,或曰分析框架,被广泛运用于基层治理研究。这一视角在带给人们启发的同时,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将政府视为一个整体,不管其是碎片化的还是整体的,都将其视为国家的组成部分,更多关注“国家与社会”这一个接口、切面,而对政府内部的部门之间的互动等因素对于社区的影响则关注不够。此外,近年来从治理视角关注城市社区的研究大量涌现,其中不乏优秀的实证研究,但总体而言,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规范性。社区治理到底在“治”什么,换言之,“社区中的国家”到底怎么运行的,国家的政策、管理、组织,在社区这一国家治理基础场域中如何运转、如何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等,都需要基于扎实田野调查基础之上进行更深入、系统、理论累积性研究。

以“学术关怀”和“原创性理论构建”为宗旨的项目设计

徐勇教授在文章中提道,“未来的田野政治学的田野调查可以更精致一些,更具有学理性一些”,要做“有学术关怀的田野调查,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原创性理论”。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之下,我们对“百社十年”观察做了如下设计:

一是调查结构化。聚焦“社区中的国家”,将社区视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单位。就是说,超越把社区作为一个单一的治理单元,而将其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问题发生的场域,把城市治理、城市的政策以及城市的公共管理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我们把社区数据资料的收集高度结构化,事先明确研究问题,通过充分的文献研究,提炼研究议题,在预调研经验基础上,完善数据结构,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2020年10月,我们启动了为期一年的预调研。

二是调查科学化。为了解决当下研究实证倾向不足、研究碎片化以及数据结构不完整等问题,调查拟以武汉社区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和单元,做一套“理想数据”,可以做多类型的分析,跨层次的分析;既满足定量研究需要,也满足定性研究的需要。首先,根据定量研究的需要,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武汉1000多个社区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百社十年”观察中的“百社”,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其次,根据定性研究案例选取的准则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社区,进行深度观察。调查人员不仅进入社区,而且是长期“驻点”,进行参与式、体验式观察。最后,长期追踪观察。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深度观察,都做长期、连续、追踪式调查,把数据做成时间序列数据。“百社十年”观察中的“十年”,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四位一体”的预期目标

通过“百社十年”观察的实施,我们期望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打造科学研究和学术积累的知识“创新体”。“田野调查是学术研究的一种重要路径。”田野调查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源头,永远具有生命力。“百社十年”观察,既坚实地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经验,又从“世界看中国”,进行系统性、结构性、理论累积性的田野调查研究,进行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原创性理论开发,讲好国家治理的中国故事。

二是打造地方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数据“集散地”。通过持续的积累,我们将建成一套高质量的数据库。这套数据,单案例分析、多案例分析、QCA、跨层次分析都可以用,定量、定性都适宜。学术乃天下公器,“田野调查是一项具有公共性的公益事业”。田野调查所取得的成果,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具有公共属性,来自于众多人的努力,也应该为人们所共享和利用。随着“百社十年”观察的不断推进,必定需要更多的学界同人的支持,所形成的“数据”也将根据通行规则,供学界同仁共享和利用。

三是打造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的决策“智囊库”。“顶天立地”,即立足于实地调查,为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是研究中心作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要职能之一。立足于科学设计和持续追踪进行田野调查所形成的时间序列以及整体的“大数据”,为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提供坚实的经验基础;具有世界视野、本土关怀和理论创新能力的研究,则为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四是打造培养“知中国、懂国情、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治国理政人才”的“孵化器”。针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当中长期存在的理论和实践脱节问题,“百社十年”观察坚持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相长、导学相长”的科研育人之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科研育人、科教协同,系统培养知中国、懂国情、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治国理政学生和学者。这当中,学生的获得感、成长和发展,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落脚点之一。 ImXNBZbD1R/3pCIWnLjdO+Dyo/f4jKGmhaUNEbSP2ba/CIueRYeXixETnMypUys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