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微时代”的兴起

一 “微时代”的含义

“微时代”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2009年,当时伊朗德黑兰大选发生骚乱,其间自媒体平台将这一事件在短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处。由于微媒体的出现推动了政府革命,因此,这次传播革命行为最终以“微革命”命名。广泛使用网络新媒介是“微时代”最为突出的呈现方式,主要以微技术的高效信息传播和智能手机的拓展应用为传播载体。

从技术角度来讲,在云计算、网络通信以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方式相对于过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数字化被广泛应用,各种新型终端设备和平台的研制开发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高速便捷的通道,各种新技术、新思维的广泛应用,使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向着“微”变化方向发展,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从传播信息的角度上讲,“微时代”以自媒体的普及为典型特征,颠覆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受众参与了信息传播的过程,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使得信息的流动性更大,影响范围更广,信息的发布更加快捷,改变了传统社会交流的方式和格局,这一方面降低了信息传播与相互交流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群体行动的成本,使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主动。“微时代”是网络时代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

从“微时代”包含的内容来说,“微时代”主要通过微博、微信等载体进行传播,包括微电影、微小说、微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从“微时代”传播中的受众群体来说,“微时代”的受众可以看作是生活在“微时代”下的每个个体,“微时代”中每个个体被称作“微民”,微民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思维方式都受“微时代”的影响。同时,微民的参与和创造实现了“微时代”的理想,微民是“微时代”发展的“微动力”,是“微时代”的力量源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来看,“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在空间深度拓展的时代。由于信息异化问题,使“微时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

总之,“微时代”作为一个时代的命题,它包含着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信息传播、生活方式等多种丰富的内涵。“微时代”这一词用来描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指称一种新的历史语境。“微时代”伴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而来,与“信息时代”“自媒体时代”“5G时代”一样,是众多关于时代表达中的一种议题。“微时代”是“网络时代”的延伸,相对于“网络时代”,“微时代”覆盖人群更多,信息传播更便捷、更加碎片化,带来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变。

二 “微时代”的表现形式

“微时代”的表达方式为与“微”相关的内容,如微应用、微传播、微表达、微议题、微小说、微信、微博等短小精湛的新鲜事物。

(一)微媒体丰富多样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媒体的首要特征为可移动性与双向传播性。微媒体具有可携带的特点,随时随地即时互动的传播方式吸引了大批受众。按照微媒体终端,可分为移动终端和平台终端两种类型。其中移动终端媒体可进一步划分为移动硬终端媒体,如智能手机,与移动软终端媒体,如移动终端设备上装载的应用和软件。平台型媒体主要指传播信息的第三方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尤其在当前智能手机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资费降低的条件下,微媒体也特指移动微媒体。

微媒体是“微时代”的重要表达渠道,以诸多平台为传播手段,以移动数据终端为传播载体,以短小精湛的信息为传播内容,以即时性、流动性、碎片化为基本特征。因此,“微时代”中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以微媒体为载体,向“微圈”传播微内容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即为微媒体,没有微媒体也就不存在“微时代”,“媒介即信息”是对“微时代”最好的诠释。

(二)微内容生产丰富

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大制作、重要内容,微用户在网上产生的任何数据都可以称作微内容。140字的微博,10秒钟的微视频,5分钟的情景喜剧,10分钟的微电影等都是微内容的表达方式。微动漫、微赛事、微娱乐、微音乐、微博中的日志、论坛中的留言、微信朋友圈的图片、网络直播中的视频,甚至支持和反对的点击,都可以称为微内容。

(三)微传播活动高度活跃

微传播按传播媒体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借助互联网通过移动数据终端进行的传播为广义上的微传播,通过平台媒体的传播称为狭义上的微传播。微传播最典型的特征即为“微”,微传播是媒体传递微内容的过程,也是微受众接收微内容的过程。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微传播的传播途径更加便捷,传播速度更加迅速,受众群体更加广泛。2014年7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发布《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称:“2013年中,微传播已成为主流传播。”

“微时代”下,微技术层出不穷,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微传播的无边界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由点及面的扩散开来,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速度呈现出几何级增长,超越了互联网时代的多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更好,受众人群更广,对用户使用黏性更大。尤其微传播打出了人人皆有麦克风的口号,使得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微传播的影响日益扩大。

(四)微应用层出不穷

微应用是指针对移动终端开发的具有微传播功能的各种软件和应用,简称App。“微时代”下,种类繁多的微应用日新月异,契合了使用者的各种需求。一款设计优良的微应用具备强大的功能,能够实现媒介的巨大整合能力,并且创造出新的媒介环境。如微信整合了多种功能,成了微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实现了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达4.72亿人,微应用(App)的广泛使用和发展状况可见一斑。根据来自 CNNIC 的数据,截至2018年5月,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415万款,微应用的开发商越来越多,安卓商店、苹果商店等应用商店的App竞争也愈演愈烈,说明了微应用成为“微时代”的重要特征。

(五)微用户圈不断涌现

“微时代”的“微”还表现在受众圈子的变化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受众圈子受传播方式的影响表现为整齐划一的大受众圈,而处于“微时代”下的受众,受微媒体所进行的微传播的影响,表现为圈子化和社群化。“微时代”下的形形色色的微媒体使得每个微民都参与了信息的传播,由信息的接收者转化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带来了同类兴趣爱好的微民的大汇集,进而形成了小众化的微圈子,如微信的朋友圈、微博的粉丝群等微用户圈。另外,网络巨头还会借助一些热门话题,建立微平台圈子,如新浪微博开设的微话题栏目,设置微话题主持人,微民可以针对该话题进行相关讨论,有时会建立投票通道,增加关注度。如2019年年初一新浪微博的“晒晒新年照”的微话题,一天之内阅读达到32.5亿次,参加讨论275.5万次。

(六)微技术不断更新

“微时代”的基本形式体现于“微时代”的各种微技术,以网络技术平台为媒介,快速传播语音信息、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消息,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还包括直播、社区、贴吧论坛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微时代”技术将出现在互联网的舞台上,这使得信息传播更具及时性,瞬时的传播内容使得信息更具冲击力。这不但为信息发布者提供快捷的发布渠道,也为信息接收者第一时间接收信息提供了平台。另外,各种移动数据终端的体积照传统的PC机大大缩小,平板电脑10寸左右,手机屏幕5寸左右,这种技术设计更加适合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宏大的叙事体系逐渐淡出移动数据终端。

三 “微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碎片化的“微信息”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载体以智能手机为代表,其便携式的特点迎合了使用者随时随地接收、发送信息的需求,也带来了信息的简洁化和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甚至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带来了信息传递的流动性,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习惯导致人们较少会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有深刻内涵的长篇文字。140字的微博、140字的微小说、15秒的微信短视频,充分体现了“微信息”体系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模式。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成为“微时代”的显著特征,人们较之以往时代更加繁忙,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喜欢利用乘车、等餐这样的碎片化时间来浏览信息,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均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颇受繁忙的现代人欢迎。碎片化信息便于阅读,传播迅速,短小精悍,但是也缺乏深度,这侵蚀了人们的深度阅读时间。“微时代”碎片化存在模式的影响体现在各个领域,且都在经历着改变重组,甚至体现在社会阶层的分化,消费习惯的改变等方面。作为伴随着网络成长的青少年一代,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到“微时代”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而变得浅尝辄止,倾向于选择通俗易懂的简短叙事风格。

另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数据终端使信息的传播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人们可以利用任何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这种传播方式使传者可以随时发布信息,使受众可以随时接收信息。“微时代”技术使时间、空间的概念发生了碎片化,将个体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空间转入虚拟空间。青少年是“微时代”技术产品的主要受众,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社交关系倾向于转向不受限制的网络虚拟世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些社交平台因其方便的使用方式,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都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的青少年粉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7.5亿人,网民使用率94.3%,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6.1亿人,网民使用率76%,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4.8亿人,网民使用率60.6%,这些用户中青少年比重较高,占比接近1/3。 “微时代”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网络虚拟交往所代替,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世界。时间被分割,空间感被缩短,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时空距离都变得碎片化。

这种碎片化的表达表面上内容简洁,充满原创,却因其随意性而使得真实性得不到保障,较少逻辑性而经不起推敲,更加助长了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心性虚无与不确定性。当然,碎片与碎片相拼合,具备了成像的特质。一个个碎片化的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拼接成整体上相对成型且易于流变的虚拟自我,但这种整合是一件较为艰难的事情,很少有人会去做这种整合的工作。

(二)去中心化的“微链接”

在“微时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均可以通过自媒体在公共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公布自己的状态,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在“微时代”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去中心化过程中,将会淡化权威的信息,各主体间以平等和自由为交往基础,一种新的文化构成模式由此产生。

微链接是指所在网页指向其他目标的链接关系,当点击链接后,将会跳转到目标页面上。微链接是“微时代”特有的信息链接方式,它能为受众提供方便的获取信息的途径。然而,部分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将链接中植入大量广告,误导受众点击广告,以此获得点击量,造成受众对链接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以及信息关注度的淡化。“微时代”信息的碎片化,使得触点和路径不断地分散和改变,搜索引擎已经无法满足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沟通,链接模式的出现很好地改变了这一问题,改变了以往信息收集模式。网状、多项互动的方式成为主导,但同时也造成了受众在信息选择时对初始目标的淡化以及对生发出的衍生目标的难掌控性。

微链接的设计更易于调动人的感性诉求,微媒体平台整合大量资源,运用算法进行设置,引导受众在打开感兴趣的信息之后,不断地点击大量同质化信息,使自我陷入无止境的信息链中,而很难寻得确定的目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意识的媒体使用,这导致自我的精力被分散,理性思维被消解。

(三)交互性的主体“微互动”

“微时代”中青少年更愿意通过自我意识甄别和理解新观点、新理论、新现象。不同于过去被动接受新事物,青少年会依据自己的想法在这些新事物中寻找和发现自己感兴趣并认为有价值的内容,选择的多样性也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的个性差异。他们会借助各种微媒体、微平台结交新朋友,关注各种公众号,通过朋友圈分享与浏览等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他们会依据自身的认知能力,通过思考对信息包含的内容进行重构,使各种思想能够在微平台交织并不断裂变出更多的观点,不断形成新的逻辑思维与社会知识架构。

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变是“微时代”的本质特征,互动性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表象。青少年对“微时代”新事物的认知是通过互动往复的过程而实现的,这也是区别于以往青少年单方向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实现信息交互提供了极为方便的环境。在这个虚拟环境中,青少年可以转换各种身份,及时、高效地传播、分享、获取信息。每个人作为独立的发声体都会有向他人甚至向名人、政府表达自己所想所感并得到相应回复的机会。这种互动过程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情感表达的热情,对时政热点、经济问题、生活琐事都可以通过微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主流传播者通过微媒体可以迅速收集青少年信息反馈,这种反馈相比过去,样本量更大,观点更为丰富多样,有利于主流传播者实现对发表内容与方向的把握。因此,这种互动机制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表达思想,获取信息,提出反驳等社交需求,也为主流传播者更好地把握个性诉求提供了可能。

(四)信息茧房的“微环境”

“信息茧房”用来表示个体根据个人认知选择信息所形成的思维定式,个体被这类信息包裹,就像生存在用信息编织出来的茧房里一样,思想被同质信息束缚,听不到异质的声音。在同一信息茧房中的成员,基本具有相同的思想观点,因此,这为社会思想的形成和扩散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

第一,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微时代”获取信息方式变得十分迅速和便利,青少年较以往时代获得了更多选取信息的自由。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强烈,急于表现出自我价值,寻求认同感,因此,乐于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互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异质思想,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个牢固的信息茧房。

第二,“微时代”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倾向于为青少年打造“信息茧房”。青少年群体是上网的主要群体,为了吸引这一部分人群,信息制作和传播者会专门针对青少年人群制造和传播专属信息。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形成的信息茧房,使他们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固化,为相关社会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第三,“微时代”媒体自身属性即符合“信息茧房”的特征。微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个性化、情绪化特征,其自说自语,自我表达的属性迎合了信息茧房的特质。青少年在现实中不便表达的思想,在虚拟世界中得以自由表达,然而这种释放包含着大量非理性因素,非理性的情绪在信息茧房中特别容易得到情绪感染,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加强“信息茧房”的作用。

(五)糅合性的观点“微建构”

青少年获取信息时,通常不会直接全盘接受,而是会对信息内容根据自我认知水平进行重新构建。青少年由于知识储备、视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外来信息会通过自我选择,对这些信息进行混编与重构,把从不同来源获得破碎的、无序的信息与观点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点属性的观点体系。

基于青少年对信息的重构特点,青少年获得的认知存在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重构的信息与原信息存在偏差。由于青少年获取信息过程存在片面性、分散性、碎片化特点,加之个人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势必造成青少年对某种观点存在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建构的观点与原观点和信息存在一定差异;二是自我验证心理。青少年自我独立性人格尚未完全形成,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认同,因此对符合他们思想的观点会产生趋同倾向。例如,部分新兴理念倡导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迎合了部分青少年希望打造高端品味,树立时尚消费的价值追求,这些观点被具有相同认知取向的青少年迅速接受,并认为个人的观点得到了社会相同观点的认可,但是这些观点并不一定具有科学性和普世价值观,仅仅是青少年寻找对自己构建观念的验证。 0w/jx5qAyRLJ8UgahNN5QSWf+9OxjmQhQOrqtKN6m7FXx3QDOPvGICHY0tW0M2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