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传播手段为代表的“微时代”,带给人们的改变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并且正以其独特方式重新定义当下社会生活。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交际模式、精神世界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都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青少年在享受“微时代”带来的网络自由的同时,“网瘾”问题也进一步严重,情绪泡沫、诚信危机、审美颠覆等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现在网吧作为青少年主要上网场所的功能已经在弱化,手机上网已成为青少年上网首选。这个群体在大部分网络手段上的使用率都最高,这意味着广大青少年群体正进入一种越来越广泛的网络化生存状态。随着“微时代”网络传播新工具不断出现,青少年在网络中的虚拟自我也相应地表现出新的形态,这使得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进一步下降,甚至导致认知能力退化和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的出现。青少年作为网民的主体,他们的网络使用行为对网络文化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最可能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对“微时代”传播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对于促进转型时期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健康心灵的建设,进而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

“微时代”技术带来的虚拟自我问题的研究,涉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领域。当前这方面研究在许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注重概念分析和移植心理学人格理论的成果较多,而能切实解决认识论、价值观、伦理学深层次问题的成果较少。这本书针对以上问题,以“微时代”网络传播技术引发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问题作为突破口,结合我国社会现实状况剖析“微时代”的技术和文化特征,揭示其对虚拟自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某些道德失范现象,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进而探讨青少年虚拟自我良性发展的环境和完善途径,这种理论探索是值得鼓励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书中运用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来思考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的成因,是别开生面的。唐·伊德聚焦于生活世界,提出了人—技术—世界的四种关系,而手机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人工物,也遵循技术中介作用的一般规律。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的成因恰好同这四种关系紧密相连,“具身关系”导致青少年自主性的非理性扩张,“解释关系”导致青少年被隐蔽地操控,“它异关系”促逼着青少年成为技术对象物,“背景关系”导致青少年丧失批判能力。这种新的视角很有启发意义。

总的看来,这本书探讨“微时代”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影响,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由此开辟了对网络技术哲学问题研究的新途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引起学术界和社会上对这方面问题的更多关注,促进更多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使青少年在“微时代”能够保持身心健康,顺利成长,以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王前
2019年12月20日 9B6IeWFXCp9o1nus5u8ng8Ry5+kYyQo14LmYAgcDATUXIqPB2wwZIhMQbCB0Dh0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