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机制研究,在展开具体讨论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和界定相关概念。

一 城镇化相关概念

(一)城镇化和城市化

进行城镇化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城镇化与城市化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Urbanization”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建筑师及城市规划师依勒德丰索·塞尔达(Ildefonso Cerda)在其著作《城市化概论》中最早提出的。城镇化“Urbanization”在国外的含义就是一个地区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Urbanization”在我国普遍被译为“城市化”。但在英语中,“Urban”这个词其实是包括城市(City)和城镇(Town)的。国外有些国家人口较少,城镇的规模普遍较小,而中国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国家,相对于一些小国家,我国城镇的规模比较大,可能相当于一些人口较少国家的小城市,甚至有可能大于这些国家的小城市。所以,中国的“Urbanization”有我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不仅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City),更多的是大量转移到城镇(Town)。因此,国内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国外一般所指的城市化是有区别的。

聂伟和风笑天(2014)在研究中对城市和城镇的关系做了如下论述,认为城市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是城镇,人口规模小,且与农村地区联系较紧密,这是第一阶段;随后城镇会发展成集聚度较高,且与农村地区相互独立的城市,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发展成都市,其特点是城乡相融合,既和农村地区有紧密的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笔者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不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和等同。

辜胜阻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外国的是不一样的,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是城镇化 ,因此,他把“Urbanization”译为“城镇化”,并被官方采纳。

(二)城镇化概念与内涵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包括很多方面,这种系统性和多学科性让城镇化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学科进行定义,很难有一个单一的定义能够把所有的角度都涵盖到。因此,不同的学者在不同学科下研究城镇化时会有不同的定义。

在经济学的范畴中,我们关注的是城镇化中城市和经济的关系。城镇化是第一产业(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转化的过程,也是第二、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另一个经济学角度上来说,城镇化的过程是各种非农业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些生产要素既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也包括投资资金和各种生产管理技术等。

在地理学的范畴中,城镇化过程是地域空间的转变过程,是指在地域空间内,城镇地区的面积和数量不断扩大的过程,城镇化是对居民居住的集聚区与经济活动集中的空间区位重新分布和集中。

在社会学的范畴中,城镇化过程是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逐渐上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去工作、生活和居住,成为城镇居民,并开始按照城镇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的过程,并且其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转变。路易斯·沃斯认为一个社会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该社会农村的生活方式逐步转变成城镇的生活方式,是农村区域转变成城镇区域的过程。

中国的城镇化在中国国情的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我国很多学者也对中国城镇化的内涵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胡序威(2008)从四个方面去阐述城镇化的内涵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至城镇;二是在地理空间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三是城镇地域的扩大,物质环境和景观的更新和完善;四是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总的来说,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由以乡村生活为主导的生活方式向以城镇生活为主导的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方亮(2013)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去阐述城镇化的内涵:从动态上来说,城镇化是农村居民、社会资源、产业以及生活方式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从静态上说,则是某一个时间点上,城镇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景普秋(2014)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解释城镇化的内涵,指出城镇化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这四个方面 。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是人口城镇化;经济活动在城镇空间高度集聚,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城镇化;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吸引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生活方式逐步靠近,这是空间城镇化和生活方式城镇化。他认为城镇化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离、相互作用的,在研究城镇化时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综上所述,本书认为城镇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仅从单一角度去研究都不全面。要准确研究城镇化,必须从多个方面去综合阐明和描述。本书从四个方面去解释城镇化的内涵:一是人口城镇化,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或农村区域转变为城镇区域,造成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的上升;二是经济的城镇化,即各种非农业产业中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第一产业(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转化,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三是生活方式城镇化,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的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影响农村,进入到城镇生活的农村居民和仍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城镇靠近;四是基础设施的城镇化,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区域扩大,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进步。

(三)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是来源于传统城镇化,这是一个基于中国具体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表述。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聚,非农产业的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城镇化在近年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在1978年仅为17.9%,而2017年则达到了58.52%。但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传统城镇化带来的社会经济矛盾和问题,例如,土地城镇化发展较快,但人口城镇化跟不上,而真正的市民化又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的空间布局规划不合理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甚至让社会发展变得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马上做出了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转变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在2007年4月首次提出来,中央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做出了要对传统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改革的决定。随后,学者术界也开始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探讨。牛文元(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定义:“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党中央在十八大上明确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并于2014年制定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强调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镇的空间结构格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规划水平,建设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城市;与此同时,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好社会事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外,更是要推进农村转移到城镇的新市民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医疗、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

可见,新型城镇化是与传统城镇化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是目标不同,传统城镇化是以经济的发展速度、GDP的增长值作为主要目标的;而新型城镇化则是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渐减小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以转变过去的二元经济结构为目标;是以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优化为目标;是以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为目标。其次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变也是由“物的城镇化”转变为“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关注的重点是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新型城镇化关注的重点则是城镇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是要让中国的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提高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一种具有全局观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是建设质量更高的城市和更美丽的新农村的城镇化。在这个框架下,具体来说,新型城镇化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将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并完成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让社会所有居民享受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本书结合政府和其他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界定,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做如下总结和表述:新型城镇化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原则,以中国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其衡量标准不再是简单地以城镇人口数量占比的增长或城镇区域面积的增长率,而是包括人民收入等在内的经济增长指标、道路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指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指标及社保医保等在内的社会保障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综合衡量标准。新型城镇化首先表现在农村居民职业和居住环境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其次是城镇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城镇功能性、经济现代化和集约化的提升。

二 消费行为与消费需求、消费结构

(一)消费行为

根据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消费行为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指的是在消费者偏好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

二是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行为,指的是消费者如何将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分配,主要用消费函数来研究。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行为包括消费需求。

(二)消费需求

消费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物质形态上讲,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区域内,社会所有经济主体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对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需求;从价值形态上讲,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的区域内,社会所有经济主体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三)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也被称为消费构成,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经济主体在消费总量中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劳务消费在数量上的比例和相互关系。消费结构可以用居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来度量。例如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分别占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即是对消费结构的表示。

三 农村居民、农民收入与消费支出

(一)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是指居住在城市市区和县城城镇以外的农业户人口(农业户口是指参加农村合作经济和农村个体经济的农户,包括从事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的农民家庭),不包括农村社会中所包含的国家机关、团体、学校、全民所有制企业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庭人口。农村社会中有一些是在城镇中的务工人员,他们大部分时间工作生活在城镇地区,但收入中的大部分会带回农村家庭中,其经济、情感、社会归属感仍属于农村社会,因此仍视作农村居民。本书界定农村居民包括农村常住人口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目前的农村居民呈现出如下形态:第一类是以经营传统农业为主,消费观念是要便宜实惠;第二类是农忙时回乡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赚钱,这类农民一年中有很长时间不在农村,主要消费都在城镇或城乡接合部,回乡时会大量购物回馈家人;第三类是现代农民,他们是新时代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农村从事副业养殖或农场、旅游经营等活动,收入较高,消费观也非常先进,注重享乐。

(二)农民收入

农民总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每年获得的全部实际收入,包括从各种不同收入来源获取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每年总的实际收入减去农业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成本和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其形态可分为现金部分和实物部分。本书所指的农民收入仅是指农民纯收入中的现金部分。

(三)农民支出

农民总支出是指农村居民每年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等方面的全部实际支出。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本书所考察的农民支出主要是农民生活消费性支出。

四 制度

制度是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则,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范围内形成的法律、礼仪、民俗等规范。制度包括法律和法规、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等。

本书所研究的制度包括农村社会的传统文化、农村社会的消费环境、农村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

农村社会的经济制度是指政府制定的行为准则和一些策略原则,政府通过这些农业政策去宏观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它包括市场经济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财政补贴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等。 m8yAW2xGnTu2V1AdlcECzpIo4+GtAwei3PI59N4VTdZOhmW5U9+E7Wu7HeqtiT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