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目前对僵尸企业清理处置的文献大多从技术的层面研究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的路径,但不能给僵尸企业治理提供一个既治标又治本的方案。如果不从根源上探讨僵尸企业治理措施,僵尸企业治理将难以达到纾困固本的效果。基于此,本书以僵尸企业治理为研究主题,首先从僵尸企业的形成机制(病因)及其应对策略的视角探讨从根源上抑制企业僵尸化的途径,然后从僵尸企业的经济后果(病症)出发针对性地探讨僵尸企业治理的应对措施,试图为僵尸企业治理提供一个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本书研究目的具体如下:

第一,基于政治关联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探讨替代机制在僵尸企业治理中的作用。中国僵尸企业形成是行政过度干预的结果,如何应对行政干预的不利冲击,是企业预防僵尸化危机和治理僵尸企业的关键。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政商关系离不开非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政治关联是一种普遍性的非正式制度,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制度环境相对滞后的中国,非正式制度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明显。当企业通过正式渠道或市场途径不能获得经济资源时,就倾向于通过政治关联等非正式制度或替代制度而达到资源获取目的。政治关联是一种关系资本或政治资源,是应对行政干预的非正式手段。就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而言,高管政治背景对企业经营业绩有着无可争议的作用,应该在研究中加以考察(Blažková & Dvoulety,2019)。但鲜有文献关注这个问题。本书试图探讨政治关联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实证结果的关键实践意义在于能够证明政府与企业良好的互动关系在僵尸企业清理处置中的作用,为建立政府与市场联动的僵尸企业混合治理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基于僵尸企业对投融资行为的微观负面效应,探讨僵尸企业治理的具体措施。企业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是微观主体最重要的财务行为,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同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依赖于微观主体高效的投融资活动(Castaño et al.,2016)。所以,微观主体的投融资行为不仅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公司价值,而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是僵尸企业治理政策和清理处置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然而很少有文献关注僵尸企业微观层面的负面效应。因此,探讨僵尸企业对投融资行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能够为通过改善微观主体投融资活动效率而治理僵尸企业提供证据支持。

第三,基于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宏观负面效应,探讨僵尸企业治理的具体措施。据研究文献,地方政府是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的主要障碍,其主要动机在于保证GDP增长、税收、就业等政治目标的实现(张栋等,2016)。但僵尸企业是否助推了经济规模的扩张,则需要实证数据的检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低效率的僵尸企业无疑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但同样缺乏实证证据的支持。现有文献对僵尸企业宏观层面负面效应的研究,主要关注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资源配置的挤占效应和传染效应,尚未有文献检验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因此,本书从经济增长的宏观视角探讨僵尸企业的负面效应,能够证明僵尸企业对GDP增长和经济增长质量的不同影响,实证结果的实践价值依然鲜明。其一,表明僵尸企业清理处置中地方政府的作用,通过改革和完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为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提供优质制度供给。其二,证明僵尸企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认清僵尸企业清理处置工作的紧迫性。 CblrzS/Ju9ZbqGBIciP6r4WOd+jmAc8zW2Yyn0CaWXfbhWwl8nax6Tg0t9+HTZ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