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谋生宝象河

宝象河是昆明坝子六河之一,属金沙江——长江水系,它发源于官渡与嵩明、宜良交界的乌纳山,依地势由东北而西南流经大板桥、干海子、小板桥,于官渡镇汇入滇池,宝象河长六十余公里,流域面积达三百余平方公里,其源流之绵长、径流之雄阔,在六河中仅次于盘龙江。

宝象河水库,建于1957年,是宝象河流域最大的水库,曾为撒梅农耕做出贡献

流经干海子阿拉村附近的宝象河,这是旱季时节的宝象河模样

白土村宝象河上的宝龙桥,有两个大涵洞。桥头曾立造桥功德碑亭,外侧有拦马石,很精致。桥上可走农耕车马,桥下河水流淌,丰水季节可以泄洪。雨季的宝象河很是壮观

宝象河之名,依明末清初立于小板桥的宝潒河小板桥分水平石碑所指,应为“宝潒河”,后来随汉字简化而为“宝象河”。宝象河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河流上游有村名阿地,村有寺庙名宝象,寺以钟乳石取胜,内中一石酷似观世音菩萨,此为寺名“宝象”之缘由,河流便依寺作了名称。二说为乡民口传,宝象河由高而低,跌宕而下,时遇石坎跌水,形成一个个冒着白色水泡的水塘,民众认为河中藏宝,故名。名之由来,依我之见,一说为确,因为我在阿地村宝象寺亲眼见到了那尊酷似观音的钟乳石。

高桥村宝象河上的安流桥,沿河风光秀丽,曾作为电影《蹉跎岁月》的外景地

宝象河开发较早,以地理与历史观之,应早于省坝主河盘龙江,因盘龙江是云南南诏、大理国以后在人力干预下加快滇池南泄的产物。宝象河是千万年以来山区自流之河,此其一;古文明均诞生于江湖之畔,从宝象河古河羊甫头小山出土的古滇国大型墓葬,可以看出宝象河是古滇文明重要孕育地,此其二。

宝象河正式记载于史是在元代,云南首任省长赛典赤·赡思丁在昆明“开六河,是为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马料河、银汁河、海源河”。“开”有开凿之意,如金汁河、银汁河,它们是人工依势造作的河流;“开”的另一用意为疏浚利用,如宝象河、盘龙江。至明代,崇祯七年(1643年)建老坝头闸;明末清初设宝象河小板桥分水平等记载。至清代雍正年间云南府粮储道水利付使黄士杰著《昆明六河总分图说》,书中有宝象河之源流图及河、沟支流的详述,如:宝象河自大板桥以下分出东沟、西沟、麻线、羊甫、广济、杨柳、泥鳅、岔沟、凤凰等九沟,自大石坝老崔桥以下,由主流次第分支为旧门、官渡、马溺、余家、姜家、小河、猡猡七河,该书是古代官府对宝象河做出的最权威、详尽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至大清前期,人们对宝象河的开发利用已达相当水平。

宝象河河尾宝丰村庆丰桥,桥侧有镇海阁,祀三皇五帝

宝象河上游流经的是山地,这里山峦密布,林木苍郁。数座有名的大山如乌纳山、金马山、呼马山、三尖山护围在四周,做了其东、南、西、北的疆界与屏障。这块有独立地理标识的山区有180余平方公里,是撒梅东迁后的祖地。40余个撒梅村落分布在大大小小的山间坝子中,其中多数分布于宝象河沿岸,部分罗列在支流槽河、白沙河一带,还有的散居于大龙潭、大河、天生桥堰塘周遭。

我考察过宝象河主河河源,是在乌纳山西坡一棵野生的鸡嗉子果树旁。它的起始阶段只是一股潺潺细流,潴积成一个小水塘,又漫过土路沿箐沟而下。其后,它像所有不辞细流的江河,沿途吸纳收容皈依者而渐成其形。宝象河流至大板桥,受当地石灰岩地层影响,部分流水在园艺场附近潜入地下溶洞。暗流在地下顽皮嬉闹,令大板桥居民的饮用水井发生串联,人称:东家水井中掉落的水桶可以在西家水井找到。地下暗河潜行数公里,至白土村便从田埂洼地一涌而出,令人不解的是人们称此处龙潭为“九十九龙潭”,意思是有九十九头龙王藏匿于此。宝象河自此便有了些声望,第一座硕大壮观的两孔古桥宝龙桥就横跨其上。当河流经干海子来到小石坝村,丰富的地下水又从山涧箐沟渗漫地表,令河流声势倍增。之后,甘甜山水浆养沿途的常村、普照村。至高桥村,第二座高峻古桥安流桥象彩虹般地点缀在高耸的河堤之上。又流过数个撒梅村至羊甫头小山,宝象河在山间画过一个圆润的弧形,潋滟款款向平坝沃土走去……

千百年来,居住于宝象河上、中游的彝族撒梅人依不同山势地形做不同农耕锦绣文章,此文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读来引人入胜。 2DerpSy2bkvpjTt375iTu3Eo9reCIwFg5pTM5tLnw7tQqAa7fooL+CTcfyB6Gb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