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疫,加重了本来就以脱钩为标志的全球化危机。短期的疫情全球化,加快了中长期的去全球化步伐,使得我们需要面向21世纪,放眼全球,回答“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这一重大问题。面临人口峰值、营养升级和老龄化的持续挑战,预期21世纪前半叶,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后半叶可能压力舒缓。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粮食民族主义和饥饿出口现象,使得我们更加不能用外国粮养活中国人。食物体系中,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和政府这四大主体都需要由“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到“有组织地负起责任”,通过构建完整的食物主权体系,在两个大循环新格局中,端好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养活21世纪的中国。同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疫情全球化,既是全球化时代传播速度的重要体现,也让各国付出了巨大代价。疫情危机之下,全球化负面效应被放大,世界各国疫情防控“自扫门前雪”的国家主义举措,更是让全球化遭受重击,但也赋予了“全球本土化”新的内涵。这场疫情,很可能成为人类历史的重要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