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09—2019年这十年,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从传统互联网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的十年。每五年一个台阶,从“传统互联网时代”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过渡:2009年上半年,国家工信部正式发放3G牌照,互联网的发展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联系开始越来越紧密,象征着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发展初期,同年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中,也开始正式采用“移动互联网”字眼。而根据第34次CNNIC报告,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的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手机上网比例为83.4%,传统PC上网比例为80.9%),移动电子商务、休闲娱乐、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类应用带动了互联网的整体发展,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直到2019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99.3%,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下半场”,基于移动网络平台、无处不在的线上空间和生活场景,“流动性”成为主导隐喻,我们的社会时空结构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分离—重组过程。这也是本书的研究主题:以社会时空理论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聚焦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媒介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结构带来的根本变化,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

本书的研究脉络也沿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时间线。2014年,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读博士期间,有幸参与了导师喻国明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受众媒介‘接触—使用’状态定量研究”项目的二期调查(又名“关于媒体用户使用体验的模型与定量化研究”)。喻老师高屋建瓴,富有远见,该课题兼具全面性与延续性,前后调研共分三期(2010—2014—2019)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与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时间线基本吻合。这十年间,在喻老师主持和指导下,2010年博士师兄师姐们在天津地区进行了一期调查,并取得了初期研究成果;2014年又进一步把调查规模扩展到天津、青岛、西安三地,进行了后续性研究,人口样本数超过2000人。笔者参与的是第二期调查。在第二期调查中,喻老师设计了适合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时间—空间—行为—关系—心理”五维研究框架,开创性地创建了适合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受众媒介接触调查的研究范式。2019年该课题还有更大规模的后续调查,但因笔者已博士毕业,没有继续参与。作为2014年该课题调研项目中的主要参与者和调研报告的撰写者之一,笔者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对移动互联网使用相关部分的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在学术上成长良多。

本书的研究起源于喻老师的受众媒介使用调查课题,因此书中关于我国城市居民移动互联网媒介接触行为的数据,都是来自2014年该课题的第二期调查。此外,部分章节中还引用了喻老师的课题组在2010年第一期调查结束后已出版的专著中的少量内容,整体上力求保持研究内容前后的连贯性,同时也与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的时间线保持一致。2015年博士毕业后,笔者开始规划博士论文书稿出版事宜,在书稿修改过程中,于2016年10月获得了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立项资助;此后又于2018年11月获得了国家社科规划办后期资助项目的支持。在此期间,在原先书稿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研究框架,完善了理论架构。在数据方面,由于原先博士学位论文依据的是我国普通城市居民受众群体媒介接触调查,来源于合作方央视索福瑞的收视率调查样本数据库,其中年轻群体的样本数量比例偏低,并且也缺乏农村地区受众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数据。因此,在获得浙江省规划项目和国家后期资助项目资助后,又陆续补充了一些小规模的调查:包括在2019年对以“95后”年轻受众群体为主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书中关于移动互联网普及期“Z世代”的移动互联网接触—使用相关数据即来自自己带领学生团队做的补充调查)、农村地区居民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实地访谈,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基于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移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关于信息圈层化传播分析等。此外,还参与了国内与社会时空、城市传播等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工作坊多次,通过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更新了知识结构。除了课题本身的调研数据外,本书还引用了近年来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系列报告和业界行业报告中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和使用的各类数据,以弥补本研究没有涉及的领域。同时,为了给研究提供更多佐证,也引用了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出版物、工作坊、学术会议当中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尝试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给社会时空结构和线上、线下的日常生活图景带来的变化进行尽量全面的探索和分析。

与传统互联网时代相比,如今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活动更多转移到了移动终端:流动的空间、加速的节奏、液态的社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时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分离与重组。因此,本书将以社会时空理论为解读视角,以“新移动范式”为导向,结合实证调查数据,来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时空结构变迁和日常生活形态变化。本书在第一、第二章对时代背景和理论溯源进行一一梳理后,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纵向时间线,提出了研究设想:探讨在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发展高速期和普及期这三个阶段,移动媒介的使用对社会时空结构的影响,以及给城市生活图景带来的变化。研究框架上则基于“时空加速—时空分层—时空延伸”三重维度,来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时空重组路径: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时空加速促进了时空分层,而时空分层又进一步推动了时空延伸,三个维度层层递进,构成了社会时空分离—重组的循环。

首先,在时空加速层面,随着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促使“加速”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题后,在工作、学习和休闲娱乐的过程当中,手机的无处不在和碎片化使用加剧了我们的时空紧张感,时间荒、多任务处理和压力化生存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在心理、行为上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对年轻群体而言,压力化生存已成为常态。因此,第三章重点对移动互联网社会的时空加速效应进行了探讨分析。

其次,在加速发展过程中,社会的流动性增强,使得时空分层效应比过去更为显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线上、线下空间的融合,基于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上的差异,不同群体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区域形成属于该群体特有的线上、线下生活节律;同时,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活动带来了更多契机,线下线下的无缝衔接交流也方便了不同社会群体在线上空间的即时互动,但是,网络空间也体现出显著的社会分层特点。在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时空分层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认知盈余”现象,线上、线下空间的生活节律以及群体时间分层现象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方式的变迁,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生活族群进行分类,总结不同类别对应的社会阶层特点,并专门对作为互联网数字原住民的“95后”群体“Z世代”在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传播为案例,分析了基于移动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分层和社群的圈层化互动传播现象。

最后,时空分层又进一步推动了时空延伸:移动媒介随时、随地地介入,促进了家庭场域的数字化重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进一步交融;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在形态和功能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造成了人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移动互联网接触率和使用行为的差异;同时,人们线上、线下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的增加,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增进了社会资本积累。基于移动媒介,社区居民的公共参与和社会交往更为频繁和便捷,发展较为完善的城市社区进入“新邻里时代”,而在更广大的农村社区,移动网络的发展也打破了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封闭式管理,日益走向开放,与外界的连接更为便利。在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助力下,城乡社区都形成了新的社区传播叙事基础结构。本书第六、第七章将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族群的社会分层、“Z世代”的生活方式变迁、网络空间的信息分层、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对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影响、“社会补偿效应”和“时间替代效应”的验证以及基于移动平台的城乡社区传播基础结构差异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从时空关系到场景关联、从信息控制到网络自治,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城市生活、社会结构带来了质的改变。流动的都市中,社会结构和时空关系都在经历着重组与再造。随着移动通信和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加速所带来的“提升逻辑”的作用下,“异化”与“共鸣”将长期并存,如何在既有的增长逻辑基础上,追求社会整体创新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在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的时候,有幸得到了陈力丹老师的点评,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的这句话:“数据分析只是论文的支撑点之一,数据很快就会变旧、过时,不再适用于新的时代,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要具有‘普世价值’,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正是因为这句话,我在后面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如何能够通过这些枯燥单一的数据来反映社会内在的、结构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将会持续多久,对未来将有怎样的影响。除了聚焦当下,也为研究赋予更多的未来意义。为此,除了原先的调查数据外,也尽量去寻找更多课题以外的、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同期数据,作为参考和比较,避免一家之言的偏颇。

最后还要向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指导、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同事们以及出版社编辑老师再次致以深深的感谢:感谢导师喻国明教授的悉心培养,从学术视野、研究方法到写作风格上对我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让我从思想上到研究上都获得了脱胎换骨般的成长;感谢在前期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丁汉青老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彪老师、刘海龙老师等给出的重要建议,感谢同门师姐吴文汐、宋美杰、何其聪在课题调研和报告撰写过程中的热心帮助,也感谢博士好友毛湛文同学在我写作遇到瓶颈时,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帮我解开了不少疑惑。此外,还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镇之教授在书稿后期修改过程中给予的诸多指导和建议,感谢后期资助项目评审过程中各位匿名专家为书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另外,还要感谢我所在浙江理工大学的热心的同事和可爱的同学在本书后续补充的小规模调查中给予的帮助与配合,谢谢薛福冰老师在农村地区调查方面提供的思路建议,也谢谢陆高峰老师帮助联系专家进行点评指导。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陈彪副总编和周慧敏编辑对书稿申报和出版工作的支持,感谢彭莎莉编辑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帮我细致地修改和完善书稿。一路走来,衷心感谢来自老师、前辈、专家、同学和朋友们的长期爱护与支持,在学术道路上,你们是照耀我前进的一盏又一盏明灯。

澳大利亚学者麦奎尔曾提到,网络化公共空间实践是孵化和实践社会技术和社会实践技能最为重要的实验室。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本研究涉及的很多议题,才刚刚开始。希望自己这本拙作能够得到更多学界前辈的指正,也为对相似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界同人提供一点点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唯愿自己能保持初心,在传播实证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进,时有进步。 IGmwHqKep2Rifi7ZGU/rvVf2uPttKA8oiWBB5iUxGeR0nYWlApmjMVjXJMYtf05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