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北京首都交通功能的强化和非首都交通功能的疏解

一 首都交通功能与非首都交通功能的内涵及其构成

(一)北京首都功能的基本内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该目标可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京津冀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区域产业、区域交通以及区域生态等诸多方面整体上要达到世界级水平;二是京津冀城市群以服务于首都功能为主要目标,为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从国际和国内划分的角度来看,首都功能具有对外交往和对内治理两大基本功能,其中首都核心功能主要指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对外关系发展格局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国家层次功能,即北京作为首都所承担的“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定位,其他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工业生产、物流仓储等城市基本功能均为非首都功能。

(二)北京交通结构的基本特性和交通功能的基本构成

1.北京交通结构的基本特性

与其他国家的首都相比,北京具有与众不同的交通区位、交通需求和交通体制特性。一是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客货源市场腹地广阔、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潜力巨大,如2020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1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41.8万人;二是北京作为全国主要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和公路枢纽,已经形成以高铁、航空和公路为主体的对外交通结构和强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平台,这为北京基于庞大市场腹地所引发的中转换乘量、本地出行量和对外交通量无节制增长提供了条件;三是北京并未坐落在我国地理几何中心位置,且地处背山望海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一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其不适宜主要打造全国交通中心。

2.北京交通功能的基本构成

根据京津冀交通结构的四个层次划分,北京交通功能相应地也由国际交通中心、国家交通中心、区域交通中心、城市交通中心四部分所组成,其中国际交通中心主要承担国际交通网络的辐射功能,重点是面向全球、主要服务于“国际交往中心”功能,首都北京的国际交通中心地位是国内任何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国家交通中心则主要承担国家交通网络的骨干功能,重点是面向全国、主要服务于“全国政治中心”功能,这是北京作为首都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交通结构特征,部分特定的国家交通中心功能则可由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分担。

除了国际交通中心和国家交通中心功能之外,首都北京还叠加有与其他中心城市无异的区域交通中心和城市交通中心功能。从城市群和城市的角度来看,北京区域交通中心主要承担区域交通的集散功能,它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以城际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为骨架,衔接着区域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北京为中心、以服务于京津冀地区为目标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交通中心主要承担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的交通集散功能,拥有所有城市所必备的交通基础设施。

(三)北京首都交通功能和非首都交通功能的基本内涵

1.北京首都交通功能的内涵

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之一,工作、生活及休憩功能均以交通为纽带。对首都北京而言,在疏解城市定位“四个中心”以外的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交通功能的作用往往具有先行性、引导性乃至决定性。首都交通功能即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的城市定位所确定的“四个中心”首都核心功能提供交通出行服务,打造“四个服务”(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承载平台,主体任务是满足中央政务、国际交往的交通需求。作为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大国首都,应实现其在国际交通中心功能和国家交通中心功能的相对分离,优先发展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的首都交通功能。

从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角度来看,国家交通中心和国际交通中心是北京首都交通功能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国家交通中心是以国家高铁网络、国内航空交通网络为主体,国家干线公路网络为辅助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满足于首都北京作为除国际交往中心以外其他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三个中心战略定位的交通需求,主要服务于首都与全国各个省会、经济中心城市及文化旅游城市之间的直达交通,重点满足政务、商务及休闲旅客的出行需求。其他过境交通流、中转交通流、跨级交通流等非首都交通功能则可由全国其他中心城市分担。其中跨级交通流是跨越行政级别的政务或公务交通流,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省—市—县—乡(镇)”四级行政体制,北京作为首都,主要与省、市级行政层级构成直接的工作关系及其交通联系。由于高铁网络和支线机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市级以下城市具备了直达首都的交通条件,而运作直达首都的支线航班和高铁列车车次也成为这些城市的政府部门所极力追求的,但从优化行政体制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不宜过多引入跨级交通流。

国际交通中心是以国际航空交通网络为主体,国际铁路通道、国际公路通道以及国际航运通道为辅助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主要辐射全球各国首都、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及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其主要功能是承担国家对外交通功能和作为国际交往的承载平台。以航空交通为主体的国际交通中心是北京建设“四个中心”的主要交通载体,其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定位,优先满足国际政务、国际商务及国际休闲旅客的出行需求。强化北京国际交通中心功能将有助于我国对全球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战略性通道保障施以有效影响,充分发挥我国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广泛影响力。

2.北京非首都交通功能的内涵

与首都交通功能的内涵对应,非首都交通功能则是指服务于“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以外的其他交通功能。当前“大而全”的城市功能已经成为北京患“城市病”的症结所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思想已经获得广泛认同,而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则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只有先行对非首都交通功能进行外移和疏导,才能确保北京地区的行政事业机构、教育医疗、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总部等有效外迁。有鉴于此,需要北京首都交通功能转型,即北京交通枢纽由以国家交通中心为主转向国家交通中心和国际交通中心并重发展。其中国家交通中心以承担国内始发终到交通流为主,兼顾国内与国内交通之间的中转交通流;国际交通中心则承担国际始发终到交通流,以及国内与国际、国际与国际之间的中转交通流,促成北京综合交通枢纽由国内数一数二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升级。

二 北京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一)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的基本原则

疏解非首都功能首先要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为此应改变由单一的北京市承担全国交通中心功能的做法,转而由京津冀核心区综合交通体系共同承担这一功能,并推动京津冀核心区交通体系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内的交通线网和站场规划布局优化和交通运行调整,积极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推动国内中转换乘及过境旅客在北京以外枢纽进行。

北京要优先满足首都功能及其首都交通出行需求,重点发展中国“第一国门”职能。为此要强化服务于首都功能的国际性交通功能,适度发展服务于政治文化中心的全国性交通功能,重点疏解服务于城市群的区域性交通功能;强化客货交通流的始发终到功能,疏解过境中转功能;强化国际交通中心功能,弱化国家交通中心功能;强化国际客运功能,弱化货运物流功能;有序疏解北京服务于全国的对外交通功能,优化治理北京中心城区的城市交通功能。

(二)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的基本路径

北京以弱化全国交通中心为目标、以疏解非首都交通功能为重点的“泛交通中心化”主要措施包括对外交通枢纽功能外移、外围过境交通走廊强化和交通运输组织优化三大举措。第一是以向外疏解北京城区铁路枢纽、长途客运站、区域性货运枢纽(物流园区)为抓手,进而带动相关从业人口外迁。强化北京周边、京津冀核心区内的区域交通枢纽功能,重点打造保定东站、雄安站、天津西站、宝坻南站等过境交通为主的国家级铁路枢纽。第二是强化环北京周边的天津—雄安新区—忻州、天津—承德、张家口—涿州及渤海湾沿岸等过境交通走廊,重点构建张家口—昌平—密云—平谷—蓟州、雄安新区—天津—承德的快速过境高速铁路通道,以方便在西北与华东、华中与东北地区之间过境中转的铁路旅客流,且与北京铁路枢纽始发终到旅客流相对分离。第三是在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的背景下,从运输组织角度疏解北京的非首都交通功能,积极对外疏解过境铁路交通、过境公路交通及国内过境中转航空支线。优化进京列车车次、飞机航班的运行时刻表,使北京始发终到客流与过境、中转客流在空间上错开,引导过境交通流在北京市域外分流,而北京市区现有交通枢纽主要承担国际枢纽功能,以及与主要城市之间的直达交通功能。 n+z6geEwuXrGqkhDEPGaLMP+506hNXZupYrkWjkM3ylMl8GXmcJRCWm/RCd7Q+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