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资产建设的金融收益是清晰可见的,并且在许多方面都是直观的,但有一些新的研究正在检验非金融收益。其中包括对认知、决策以及身心健康的好处。这些研究表明了资产是影响人们生活并促进其整体福祉的普遍方式。
持有资产的主要非金融影响之一与人们对未来变化的期待以及个人的“未来方向”相关(Sherraden,1990;Sherraden,1991;Shobe and Page-Adams,2001)。个人的未来方向是指个人在计划和投资未来的程度,而非关注短期或日常琐事。长期的金融安全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未来方向,因为这需要计划退休生活,规划自己的生活和财务状况以寻求培训、教育和工作机会。然而,对于许多资金短缺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方向可行性较低。如果家庭的支出超过其收入,则有必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日常事务上,例如寻找工作,寻找削减开支的方法,增加工作时间或寻找短期信贷渠道。对于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现金短缺但仍然难以储蓄的低收入家庭来说,他们的方向主要着眼于下周或下个月,因为他们需要为必要的开支储蓄(例如为子女准备返校衣服或支付冬季高额的电气账单)。
通过为短期金融问题和紧急情况提供缓冲,并使长期投资更有可能实现,资产在这个层面上会帮助人们实现宜居生活的愿望。例如,许多低收入家庭可能会看到高等教育开销庞大,费用让人难以承受,于是他们的行为会遵从当前的认识。然而,如果这种认识发生变化,并且上大学的可能性对于家庭而言已经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为适应这样的新观念,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未来规划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Sherraden,1991;Shobe and Page-Adams,2001)。当小孩和他们的家庭很早就认识到上大学的可能性时,由于他们对未来及其可能性的思考已经被框架化,他们会在教育方面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通过给予父母希望,即他们的子女将来可以上大学,他们随后对自身也有了更高的期望(Beverly,Elliott and Sherraden,2013;Huang et al.,2014)。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最低程度获得资产也可以促进对未来更为乐观的期望。反过来,这些期望可以转化为改善个人金融前景和长期状况的实际行为。
除了促进期望之外,获得资产(或缺乏资产)会影响我们做出决策的方式。在财富和贫困领域的研究已经发现了金融稀缺对决策的影响。行为研究人员认为,在稀缺情况下行动会产生一种“隧道效应”的现象,即个人专注于眼前和紧急的问题,从而难以思考其他非紧急但仍然重要的问题(Mullainathan and Shafir,2013)。我们不难想象低收入个体中的隧道效应。例如,他们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让孩子吃饱饭和支付电费上,以至于忘记了支付信用卡账单,而逾期支付账单则会导致以后更高昂的借贷费用。又如,他们工作时间被削减所以非常忧虑本月该如何维持生计,以至于他们在没有充分考虑长期成本的情况下就申请发薪日贷款 [1] ,这会导致日后更多的问题。在承担债务时,这种稀缺心态尤其值得警惕,因为承担债务的好处(即能够快速购买或支付费用)是立竿见影的,而代价却出现在未来并随时间分散。因此,隧道效应会导致人们陷入债务循环,而资产通过赋予人们更大的灵活性来管理支出,可以帮助人们避免产生隧道效应的心态。
此外,当资源稀缺时,人们决定购买一件东西通常意味着放弃另一笔重要的购买。因此,每个重大的财务决策都需要权衡取舍(Shah,Shafir and Mullainathan,2015)。这一事实是把穷人与富人的现实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之一。富人可以为自己的汽车加满油,而不必担心透支银行账户,也可以为成长中的孩子买新衣服,而不必考虑未来几周对食物预算的影响。相比之下,贫困家庭必须经常考虑放弃购买或者只购买很少的东西。本书第三章中提到的贫困人口经常面临的“要取暖还是要食物”的困境,就是一个例证。
由于穷人需要不断权衡取舍,已有研究证明生活在贫困中会降低认知能力。在持续的收入困境下生活会导致精神健康资源的使用增加,这会使得可用于其他活动的资源减少(Mani et al.,2013)。但是,这种现象不仅仅是管理压力或认知紧张的问题。时常需要考虑短期需求和权衡取舍的压力必然使人们无法考虑长期目标,例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为大学储蓄或实现其他许多财务愿望(Mullainathan and Shafir,2013)。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良好的身心健康的宜居生活(见本书第二章)。资产也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有关压力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深入(Carr and Umberson,2013),该研究表明压力显著影响身心健康。金融压力也被涵盖在这种关系中,其可能会给一个人带来一生中身心健康方面的挑战。如前所述,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强大的资产基础来抵御收支的波动,金融压力就会很常见(Anderson et al.,2015)。这是很直观的——金钱是我们最基本的关注之一;由于收入限制或收支的波动而始终无法维持生计,很可能会成为长期剧烈的压力来源。
金融压力并非低收入家庭特有,相对富裕的家庭也可能遭受诸如健康紧急情况之类的巨额支出或不可持续的消费习惯的困扰,使得他们深陷债务危机。然而,低收入家庭所承受的持续金融压力和相对富裕的家庭所承受的压力有所不同,因为富裕的家庭通常可以偿还债务(通过破产)或将其现有资产转化为信贷来源(例如,用房屋净值进行借贷)。相比之下,低收入家庭可能面临更多结构性的限制,即他们的收入根本无法覆盖支出或不足以帮助储蓄,因此他们面临着持续且不可避免的资金短缺。许多穷人也无法用他们不具有所有权的房屋进行借贷或通过宣布破产来摆脱债务所需的费用(Gross,Notowidigdo and Wang,2014)。这些持续的短缺和结构性限制对深陷其中的穷人的精神健康产生真正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与处于最高财富的20%人群相比,处于最低财富的20%人群遭受心理困扰的可能性要高出3倍(Carter et al.,2009)。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性压力会导致筋疲力尽并使身体无法有效预防疾病。由此可能导致诸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后果(Carter et al.,2009)。低收入家庭可能会承受身体和精神紧张的风险,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医疗保险(这是他们自身的压力来源)来充分解决这些问题;即使他们拥有医疗保险,由于健康问题,他们可能无法承担不去工作的后果。通过为意外情况提供缓冲,并为家庭提供一定的财务喘息空间,资产可以潜在地减轻压力,从而促进积极的健康结果(Roll,Taylor and Grinstein-Weis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