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进入21世纪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民族大团结的基础不断巩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完善。但也应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不是抓一下就一劳永逸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要把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视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环江县民族团结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一 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第一小学、高级中学、下南中学、驯乐中学等学校的实地调研,并与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我们认为当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仍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是课程开展经费不足、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教师缺乏、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课程开展经费不足,课程教学容易陷入形式化。环江拥着神秘而独特的毛南文化,比如毛南族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学作品;民族音乐、舞蹈、戏曲等民族艺术;民族传统体育、民间棋艺等体育项目。这些都应该纳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的范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寓民族团结教育于活动当中,这些都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例如,自治县某中学一直坚持走校园特色文化之路,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学校在特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开展民族文体活动时,民族服饰、体育器材等物资无力采购,这就容易造成学校师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此以往,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容易陷入形式化。

二是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1.77%的教师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内容基本掌握;40.51%的教师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内容基本了解一点;37.97%的教师对所在学校是否就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制订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制度等不清楚。由此可见,教师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此外,截至2018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还没有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全县的基础教育水平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办学条件差。再加上升学率的压力和学生家长的期望,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所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下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环江一些小学除了开设有语、数、外、体、音、美等课程外,还设置有诗经、书法、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但并未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即便如此,因受升学率压力的影响,学校任课教师的主要精力仍是在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上。有时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主要课程集训,使原本一周仅有一节的体、音、美课程也被考试科目所占用,这就丧失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渗透教学的重要载体。

三是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上级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虽然绝大多数学校都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但几乎没有学校关注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考核和评价问题,致使课程教学和活动开展缺乏有效地监督和指导。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各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学校间民族团结教育存在差异,育人效果也参差不齐。据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41.77%的教师所在学校不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建设,定期评选表彰模范集体和个人,缺乏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20.25%的教师表示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上级教育、民族行政部门并未检查,甚至49.37%的教师对此表示不清楚。

四是课程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学校教师流动性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影响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开展的最大问题”,其中65%的受调查者(教师)认为是学校的师资问题。调查发现,一部分乡镇的中小学校由于缺乏相关课程(计算机、音乐等)的专业教师,致使个别教师是一人兼上多门课程。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将精力集中在某个固定的学科领域,从而无法对课程进行深入地教学研究,其中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即是如此,即便学校开设有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门课程也多是由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兼任,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另外,乡镇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性强也是影响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教育部门某领导说:“很少有人会来到我们这里教书,现在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本地的老教师,即便是本地出去的考上师范学校的,能在外面找工作的肯定不会愿意回来,我们学校每年招收教师的名额都用不完,大部分的人都是因为这里的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备,交通不便,从而放弃了来这里的想法。一些考上特岗或者其他原因来到这里教书的人也有,但不到两年的时间很多就会提出离职或者调换工作单位,有的教师在学校的培养和实践锻炼中收获颇丰,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学生中也受欢迎,但由于现实问题也不得不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乡镇中小学教师的流动性强,造成学校很多教学岗位空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学也因此受到中断或更替。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生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

除学校外,机关、社区、乡镇、企业的民族团结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民族团结教育的整体推进,制约着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阻碍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其一,毛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挑战。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积淀丰厚,各民族传统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渗透,形成极具地域特征的独特文化元素。除毛南族“肥套”和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外,毛南族傩文化也被列为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试点项目;此外“毛南族分龙节”“环江壮族铜鼓铸造工艺”“毛南族木面雕刻”“毛南族石刻”等已被列为市级第一、二批保护名录。然而,如此多的资源却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经费不足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修和保护无法顺利开展,而陷入濒临灭绝境地;二是专业人才紧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但目前能真正投入到民族民间文化调查研究、保护和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三是一些落后的观念、做法和生产方式限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如民间广泛流传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及“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或“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嫁人”等家族式传承的清规戒律,造成一些艺术形式得不到发展。

其二,易地安置扶贫开发面临挑战。通过20多年的努力,环江易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大多数易地搬迁的移民都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但在新形势下巩固完善易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安置点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移民增收难;卫生室、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条件艰苦;移民点土地纠纷案件频发,问题突出,乡与乡、村与村、屯与屯之间的土地纠纷因移民征用土地后变得更为尖锐复杂;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的破坏,易地安置进行了大量开荒种植,使山坡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异地安置点生态恶化。易地安置扶贫开发涉及各民族人口,对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互联网的发展使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模式面临挑战。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模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创造了各族同胞交流互动和获取信息的新平台,极大地拓宽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视野。另一方面,大量未经审核、良莠不齐的民族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使得来自不同阶层、行业、年龄的网民可能受到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言论的影响,并将互联网上错误、过激的言论进行再次传播,这就很容易造成广大群众思想的混乱,伤害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

二 进一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

通过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族团结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要促进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得到提升,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保障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加大经费投入和提高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是保障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得到地方财政的有效支持。尽管自治县成立30年来环江地方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仍然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民族团结教育的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少。另外,民族团结教育所涉及的重点地区也多是偏远山区,这些地方的经济还比较落后,这就更需要政府对这些区域民族团结教育事业加大资金投入。当前,自治县财政对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容易造成民族团结教育的缺失,长此以往,不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这些可以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对特色办学理念的扶持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对教育的支持,并充分借助社会各界对教育和民族文化建设的支持,借助民族政策发展民族教育,借助民族局、文体局、扶贫办等各部门力量发展民族教育,借助毛南人力资源发展民族教育。

第二,大力培养专业的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师范院校和民族院校设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师范专业,培养培训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师”。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开设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的学校仅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两所民族高校,其他师范类院校仍尚未按照要求增设此专业,这就从根源上限制了民族团结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鉴于广西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从2012年起,自治区教育厅将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纳入了全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系列培训,同时依托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了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该基地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协助自治区教育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培训。截至2018年11月,基地已举办全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18期,培训学员1800多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先后约有20名教师参加。

当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还是要从自身出发,提高“造血”能力,一方面定期邀请专家对学校教师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地选拔相关学科教师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学培训的基础上,逐步转化成为专职的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师,进而打造出一支具有环江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其成员全部通过岗位培训或提高培训。更要建设一支精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多培养年轻教师,加强校本培训,让他们不断成长,争取多出市、县级青年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

第三,加快构建环江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在广西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绝大多数地方都尚未形成相应的地方课程体系,而构建这样的体系对于学校有序、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作为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构建具有环江地方特色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重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是内部由目标、内容、过程等若干元素排列组合而成的系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体系应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考评四个部分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植入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特色进行有效的设计。课程体系一旦构建,将给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模式范例,进而有效指导自治县各类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开展。

第四,提高认识,创新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载体。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当今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千变万化,要适应形势,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中央的这一重要论述给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打开了思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工作为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载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民族团结教育多是在学校、机关、社区、乡镇等有形的场域内进行,而“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的出现,开辟了网络虚拟空间,民族团结教育可以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可视化转换,并借助论坛、微信、微博等平台传递信息,这给了民族团结信息资源广泛传播的可能,使得原处于较为闭塞的毛南山乡的民族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国人了解和关注。但由于我国开展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薄弱、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使我们也面临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等问题的挑战。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环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应顺应“互联网+”形势下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具有毛南族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资源。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局出发,坚持民族团结教育的政治方向、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领域,从而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团结的认同,维护民族团结的稳定局面。

第五,增强保护意识,传承毛南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民族,毛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地方各民族人民文化财富。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于利用民族文化的优秀内涵,激励人们努力去传承、发扬民族优秀品质,有利于民族间团结和谐,推动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因此,首先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修和保护的经费投入力度;其次要加强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开设兴趣班等,鼓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中;最后,要加强社会宣传,让保护与传承氛围蔚然成风。

第六,重视调查研究,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思路方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主席有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 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4]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形式、实施方案等都要基于全面的调查研究。要继续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结合环江县情,策划并实施符合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方案。同时,要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思路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对象和形式,不断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民族团结教育事业提供更强的动力和活力。


[1] [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需什中学》,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2] “三多一引导”是指多关心、多交心、多扶持,引导发展民族经济。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4]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转引自曹普《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传家宝》,《学习时报》2012年2月13日。 YgVlCXr4JuIszdP6fkEf+CM26XJJimMY/xqT6PosSaZRtquy6qmjee9fTEeRPL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