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柔然后期“朝贡”和双方关系的终结

据松田寿男考证,490—497年间,高车被中亚强国嚈哒攻破,至507年左右遂成为嚈哒附庸。柔然自然要凭借与高昌的传统关系重建与南朝的联系。柔然丑奴可汗统治的508—520年间,曾三次遣使梁朝。虽然520年以后一段时间,柔然一度分裂、衰弱,但阿那瓌在北魏扶植下再次强盛起来。当然,523年的北魏六镇起义和534年的北魏分裂也是柔然复兴不可忽视的外部原因。

阿那瓌时期,柔然通使不下4—6次,仅次于予成时代。但其遣使的性质则与予成时大相径庭,即第一个阶段极为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完全暗淡下去,柔然后期遣使南朝的性质与其他西域国家更加相似。其一,阿那瓌时柔然南境的强大邻国——北魏已崩溃并为两个较弱小的政权——东、西魏取代,政治军事上不存在北朝威胁,客观上丧失了联合南朝牵制北朝的必要性。其二,柔然政权整体上已趋衰落,国内民族矛盾尖锐;西部的高车始终是其劲敌,新兴的突厥正在崛起。事实上,阿那瓌的中兴统治是暂时的。所以,尽管柔然也曾介入北魏内部斗争,但凭借其力量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它也只能满足于对北朝施加一些影响而已。其三,这一时期柔然遣使南朝仅仅是普通的“朝贡”。因此,6世纪的柔然、南朝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的说是非政治性的。

柔然通使南朝的次数与同时期的嚈哒相比,还是比较多的,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中兴”后的柔然有必要向南方大朝再次明确自己在西北诸国中强大的地位,以消除丁零(高车)一度兴盛时与南朝交往而带给它的外交尴尬。

第二,柔然后期,特别是阿那瓌时期,柔然国家汉化程度迅速加深,文化上的某种共性对遣使起着促进作用。

第三,本阶段的遣使行为同时也是前一阶段双方密切关系的惯性使然。

南朝梁武帝对柔然遣使也有比较积极的回应,《新疆访古录》卷一“梁大同元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残卷”条下有“此卷出鄯善……末署大同元年(535)正月一日,散骑常侍淳于(下阙)于芮芮愿造《金刚般若经》一百 ,今(下阙)届梁朝,谨卒本誓,以前功果,普施人境。……芮芮即蠕蠕,亦作茹茹,亦作柔然。盖淳于某在芮芮时誓造此经,后至梁朝卒完斯愿也” [35] 。这个淳于某官居散骑常侍,很可能就是梁朝派出的使节,但不见于正史记载。南朝使节淳于某的这件轶事与当时两国统治者的信仰不无关系。萧衍的侫佛已是众所周知,而同时期的柔然统治者们也同样信仰佛教,比如:柔然可汗的名字像“伏图”“婆罗门”等都有佛教的印记。另《高僧传》说释法瑗“第二兄法爱,亦为沙门。解经论兼数术,为芮芮国师,俸以三千户” [36] 。看来佛教至少在柔然统治者中确立了牢固的地位。从中我们还可以推断出,柔然境内与统治者上层关系密切的南朝人对发展柔然、南朝交往也一定施加了影响,而且他们客居柔然,也不可避免地将部分南朝先进文化带入柔然。

到6世纪中期,突厥兴起,于542年袭击了西魏。其后,突厥兼并敕勒(高车),551年,又攻杀了阿那瓌,柔然政权基本瓦解。南方梁朝也因550年候景之乱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再加上553年西魏尉迟迥平蜀,切断了南朝通西域的西路,柔然(包括西域)和南朝丧失了所有支撑双方联系的主客观条件,从而彻底结束了他们的陆路往来。 0fFb91MTjyaagHcepKqDndNQ6ErzmO5y36OmZ1hCPHZlIYhHqw27DCVWD04iWH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