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改革促产业发展 打造现代农业4.0版

本文要点: 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以粮为纲”的农业1.0版、“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2.0版、“新产业新业态涌现”的现代农业3.0版,“乡村产业全方位展示”的现代农业4.0版,表现出丰富内涵。现代农业4.0版的乡村产业发展,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聚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四个重要方面。持续激发改革活力,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下一步,要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致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推进现代农业4.0版走向深入。现代农业发展至今,在功能、业态和实现路径诸方面越来越表现出新的内涵特征,并内生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趋势。对此进行深度分析,对于把握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一 乡村产业有丰富内涵

从现代农业的阶段性来看,可以把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农业1.0版,主要特征是“以粮为纲” 。这个阶段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全党抓粮食生产。尽管没有彻底解决好粮食问题,但为农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第二阶段(1978—2003年):现代农业2.0版,现代农业有了全面发展 。主要表现在解决“吃饱问题”后又解决了“吃好问题”,农林牧渔产业有了历史性进步。与此同时,人民公社时期产生的社队企业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乡镇企业,使现代农业从乡村产业这个角度来看出现了萌芽起步。

第三阶段(2003—2017年):现代农业3.0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发展 。“吃好问题”有效解决后,城乡居民对农业的需求由单一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不断延伸,在农林牧渔几大传统产业继续丰富发展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不断释放。 第一个大的新产业是乡村观光旅游休闲 。2018年该产业的增加值达8000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12%,解决了800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第二个大的新产业是“互联网+” 。2018年“互联网+”在农村实现商品零售额1.37万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1%;农产品线上交易的销售额达3000亿元,吸纳了28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从事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达1200万家,全国共有1100个淘宝镇、4300个淘宝村,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个大的产业是农产品加工业 。尽管农产品加工业是传统产业,但当前爆发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201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9万家,主营收入为14.9万亿元,在解决中央提出的“农头工尾、粮头食尾”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四个大的产业是有蓬勃发展态势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 。2018年该产业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土地托管半托管总量达3.65亿亩。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下一步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抓的大工作。

第四阶段(2017年至今):现代农业4.0版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 现代农业有了乡村产业的全方位展示 。一是从产业业态来讲,表现为 各种业态在不断地融合发展 ,农文结合、农工结合、农贸结合、农旅结合,农业与其他产业呈现融合态势。二是从农业的功能来看, 农产品产出功能要强化 ,特别是绿色发展功能是新产业新业态必备的一大功能。三是从实现路径来看, 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 。四是从政策组合方式来看, 政策聚焦不同的产业业态,新产业新发展 ,包括“互联网+”、智慧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等。

面对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类型和功能要求的多元化特征,特别是农户家庭众多、经营规模有限的农业基本格局,如何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增加更多就业容量和收入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 乡村产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4.0版的乡村产业发展,是基于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多元、产业类型多元、农业从业者众多的事实提出的概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乡村产业最重要的任务,是保供给、保就业、保收入。

第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无论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多大变化,它的基本功能方向不能有丝毫改变。这个方向就是 确保以粮食为重心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乡村产业由物质产出向非物质产出延伸,由平面农业向立体农业延伸,由有边有形的农业向无边无形拓展,由农林牧渔物质产出向山水田林湖草迈进。在新的形势下,农业的功能在变化、路径在变化、政策组合方式在变化,无论怎么变,乡村产业的第一大功能依然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数量安全、总量安全。

第二, 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 。吃得好、吃安全、满足多元化体验的消费需求是乡村产业的第二个任务。 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与此同时,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农业内部更充分的就业和农民农业经营收入的增长。要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遏止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从而达到从国内来看满足需求保证供给、从全球来讲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 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既是传统产业,更是“永恒的新生产业”。 农业要实现永续发展,绿色理念要深入人心 。山、水、田、林、湖、草,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水则水、宜牧则牧。我们要保持取得好成绩的势头,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化肥农药使用。2015年全国化肥使用量为6023万吨,2018年减少到5653万吨;2015年全国农药使用量为150万吨,2018年减少到122万吨;在40亿吨动物粪便、10亿吨植物秸秆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第四, 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民收入四大来源上,农业收入占比越来越低。2018年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为36.7%,工业化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占比为41%,转移性收入达20%,财政性收入只有2.3%。现代农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一方面 要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上做文章 ,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另一方面 要突出地区特色农业 ,比如在山西生产杂粮,在陕西生产苹果,在西南地区生产茶叶,在江西赣南地区聚焦脐橙产业,这样农民收入的增长效果将会非常明显。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一定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工作着力点。

三 以改革促乡村产业发展

改革是优化主体、优化资源、优化市场最大的动力,乡村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在四个方面做好改革。

第一,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是 做好承包地的改革 。要坚持“三权分置”,以最少的劳动力种最多的地,以规模取胜,解决农产品充分供给问题,这是基本方面。全世界的农业都是规模取胜,中国农业也要走这条道路,只是规模经营模式不同,时间长短存在差异,要有历史的耐心。二是 深化宅基地改革 。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要求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在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包括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少耕地数量的前提下,盘活用好闲置宅基地,通过出租、出让方式主要用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第二,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 各类新主体要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二是 充分释放工商资本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三是 培育各类职业化的专门产业人才 。乡村产业发展要求农村人才具有匠人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高度相关。乡村产业生成了很多新的工种,比如乡村规划师,乡村要在保护好、利用好的同时建设好,没有好的规划是不行的。此外,智慧农业、“互联网+”等都提出了新的职业技能要求。

第三, 致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中有四个方面需要突破:一是 强化生物技术 。怎样确保我们农产品的总量供给,杂交水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生物技术为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二是 强化装备技术 。过去装备技术就是拖拉机、收割机,现在进一步拓展到设施农业、智能温室,远远超越了以往的认知范围,在这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学习。三是 强化信息技术 。智慧农业、功能农业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云南、贵州等地很偏僻的农村都可以看到大数据、云计算等最现代的农业技术的运用。2018年年初笔者在毕节调研时发现,企业从事猕猴桃生产,田间有传感器,空中有探头,在上海、北京等超市就可以了解毕节猕猴桃的生产情况。四是 强化降耗技术 。同样的小麦生产、水稻生产,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但产出不变、质量更优,这是一篇大文章。

第四,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 。这个框架主要包括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金融信贷、农业保险、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等。一是 基础设施要聚焦粮油大宗农产品生产条件的改善 ,比如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二是 公共财政要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在农民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公共财政调控和补贴政策,促使农民有兴趣、有意愿从事新产业新业态的生产经营。三是 金融保险要着眼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要在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三大创新上下功夫。农民对金融的需求在变,金融机构对农民服务的供给模式也在变,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县,金融环境、金融生态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 xwdjtW9bmARiFCZRm44IKn+JkYJApT/7GmP4uZsi9AdzZBQM2gwQ1Rv34X950h1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