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阅读着祁静博士《流动的代价:健康移民假说的多维分析》专著书稿,确实感到是沉甸甸的。

祁静的研究面对的是两个很大的概念,一个是迁移,一个是健康,背后涉及二个很大的研究领域,即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健康研究。这两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各自庞大的研究体系,包括概念定义、指标设定、理论框架、研究思路。人口迁移最基本的是表现人们居住地点的变化,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变动,因而具有地理性。但不仅如此,人口迁移作为人们为了追求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即所谓“就业机会”而采取的行为而具有经济性,并且作为提升自身社会地位的努力途径即所谓“社会流动”而具有社会性。因此,对于迁移行为,不同的学科可以从不同视角开展不同的考察。如书中所揭示的,健康本身既具有生理性,又具有心理性和社会性。对人口健康既可以从主观感受又可以从客观认定考察,可以针对不同的参照对象,或可以进行前后对比。迁移和健康各自所具有的多维性就决定了要认识迁移和健康的相互关系必须要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作者在第二章关于迁移和健康的概念和测量的讨论,既反映了作者充分意识到考察对象的复杂性,也奠定了开展研究的基本思路。但也表明,要从人口迁移和人口健康之间的交叉来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难度可想而知,对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业务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对两个领域的基本把握就很难着手。然而,当迁移大潮日渐汹涌而来和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认识和把握迁移和健康的互动关系的紧迫意义无疑不言自明,研究者理应知难而上,作出回答。祁静的专著正是沿着这个方向作出的努力,也是专著的可贵之处。

书中在第一部分用了两章的篇幅(第二章、第三章)从国际视野出发对迁移和健康领域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大篇幅的综述。对于这样大量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消化,本身就是很大的工作量,可以说达到了教科书的程度,更值得嘉许的是作者在梳理中不仅归纳了关于迁移和健康关系研究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热点和前沿,而且特别注重对有关的解读理论和测定方法的提炼,这就为后面开展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考察方向。在国内外已有研究中提出的“健康移民效应”“健康损耗效应”和“三文鱼偏误效应”等理论假设就为本书开展中国案例的具体研究提供了验证的目标,也提升了后面的实证研究的理论意义。

书中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展示的是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正是以文献梳理中提出的健康和迁移的多维性为依据和理论假设为指引,第四章到第九章开展了基于中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从自评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社会融入和居留意愿等方面逐个进行了多角度考察,并且从年龄、性别、流动类型进一步细化了迁移对健康带来的影响。这里展示了大量和详尽的统计分析结果,表现出多维度考察的视角,使我们对迁移和健康相互关系的认识更为丰富,更为立体化。

研读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人口行为中,与出生和死亡不同,迁移不是每个人一生中必然要经历的事情,所以就不能不带有选择性。迁移很可能发生在哪些人或哪些人群中呢?可以有很多的选择标准,祁静的研究认为,很重要的是健康因素。书中提出,健康是流动人口流动的“资本”,确实如此!可以说,健康是以改善经济和社会状况为动机的迁移行为的终极本钱,离开了健康,迁移行为就无从谈起。这就使迁移人群天然呈现出某种“健康优势”。这是比较容易观察和理解的。但在迁移后的健康状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了。因为进入到新的环境,原有熟悉的社会网络被中断了,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要适应和融入都非一日之功,如果再沾染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就难免会损害到迁入者的生理到心理健康,而出现“健康优势”的“损耗”。但另一方面,流入地的比较优越的社会经济环境带来的营养、卫生、医疗方面的改善也会对迁入者的健康带来正面的效应。其结果是,迁移对迁入者的健康影响看来是双面性的而不是单向的。并且,由于迁移人口个体的差异性,那些难以适应的迁移者就可能由于个人的弱势而选择回流,即产生所谓“三文鱼偏误”效应,而迁移的成功者更可能成为沉淀在城市的“新城里人”的主体,这种不断的筛选过程无疑又使迁移对健康的正面效应更为放大而引人注目。所以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研读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时要十分小心和仔细。

我在研读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时脑海中时时浮现出来的一个词语就是“相对性”。当我们在审视迁移对健康的影响时,不能不一再提醒自己,“健康”从来就是相对的。而在迁移和健康的关系中,以什么为“参照对象”就变得十分要紧了,因为参照对象的不同,健康的相对性含义也会不同,呈现的结果也会不同。无论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标准,无论是对年龄还是对性别,都有一个相对什么参照对象而言的问题,是与流出地老家的情况比还是流入地的当地人口比?是与自己身处的现状比还是憧憬的未来比?否则就实在说不清楚了。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纷纷引入国内,使社会科学研究逐步摆脱了过去从概念到概念泛泛而议的状况,出现了犹如自然科学般的量化考察的新气象。但是,说到底,各种统计方法只是帮助我们可以从大量的调查数据中抽取出各个相关要素之间的关联的手段,以图从中增进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但目前的许多学术论文中在应用了统计分析后往往呈现的仅仅是一个对统计结果的报告,比如,结果显示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或没有意义云云,而缺乏在统计报告的基础上对统计结果的含义进一步展开从社会科学视角的解读。这是一个相当普遍存在的现象。我相信,本书中所呈现的统计分析的结果如果能加以从社会科学视角的解读和讨论,就一定能使我们从中所揭示的关于迁移和健康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和启示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化。这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基本功,需要不断地修炼,也是我希望和祁静共勉的。

书里就迁移对健康的影响从多维度、多侧面开展了考察,尽管迁移人群本身就具有异质性,第四部分的基本结论是,总的来说,迁移对人们的健康既有损耗作用,也有提升作用。这样的归纳应该是比较公允的。但是,我们注意到,书里展示的研究结果也反映出一种倾向。在对健康的客观指标的考察中往往表现出迁移对健康产生的损耗作用,而在对健康的自评指标中却相反地显示出趋好的迹象。客观是负面的,主观却是正面的,为什么迁移者健康的客观趋势和主观感受在调查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呢?这既是本研究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也无疑是对迁移与健康相互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概念还是在方法指标上,提出的严肃的挑战,值得关注。

我在参与研究生的教学中体会到,如果说博士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那么博士论文的完成可能只是一个初期的标志。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就销声匿迹,杳无音信的情况可谓是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是在进入科研工作后能否继续表现出不断奋进的学术亮点,亦即所谓“后劲”,这股“后劲”是最可贵的。而祁静博士的专著正是她这几年在进入吉林大学后学术长进的集中体现,怎么能不令人欣喜呢?

以上既是权作专著的序言,也是我阅读专著的感受,与祁静切磋。

专著的出版无疑标志着祁静博士在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青年科研人才的道路上迈出的又一个坚实的步伐。谨此,衷心地祝贺祁静的专著《迁移的代价:健康移民假说的多维分析》正式出版。

顾宝昌
2021年于天来泉 egFVtpyk+FdHGwGOJGlDS4aItF4zPjMn39SYheQoaeCGKNFS6x8TFxppUlTCSoz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