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中华文化母体的海外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重要部分。华人移居国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东南亚到欧美、到大洋洲和非洲,如今已有六千万华人生活在国外,既有入籍所在国的,也有至今仍属侨民的。华人作家有用所在国语言创作的,但更多却仍用华语创作,因为他们既怀恋中华文化,包括华语,也深知华文文学的作品绝大多数的读者仍在中华大地。最近数十年出于各种原因移居北美的华人,数量急剧增多,有从中国台湾和香港、澳门地区去的,更多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从内地去的,既有求学的、经商的,还有去打工而成为草根阶层的。他们中涌现了许多作家。因此,海外华人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就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吕红博士的专著《身份认同与文化建构——华人文学跨文化特质》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推出的一部难得而适时的著作。
我认识吕红已有多年。据我所知,吕红最早在1995年参加的首届中外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论坛。当时,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举行,作为“会前会”,当时最活跃的女作家、评论家济济一堂。我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所长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委员会的筹办者之一,注意到吕红发表的论文《从情感到欲望:女性文学的流向》,载入《论女性文学——中外女性文学国际研讨会文选》并出版,同时在《文艺评论》上发表。由于论文的中英文本在海内外刊发,引起反响。这是促使吕红迈向学术之路的契机。她从荆楚大地出发,负笈游学,访美最先联系的是文坛前辈聂华苓女士,来自湖北的名家。值得一提的是,她细读文本,将女性文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并占有相当篇幅,列举多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包括女作家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等人的创作概述,也有对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张翎、虹影等人的作品特色分析。吕红既创作又兼评论,主编文学刊物,并邀我为学术顾问。她小说散文文笔清新婉丽,人物刻画生动,体现她的哲思和才华。她还力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委员会与海内外文化团体密切联系,为海外女作家协会编撰文集《女人的天涯》,并请我作序。积极推动加州伯克利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等联合举办北美华人文学国际论坛。从作家、研究学者、博士到高校客座教授,一步一个脚印。多年来,她筹划各类学术会议,举办专题讲座,参加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界的学术会议,成为华文文学领域的活跃人物,也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一位使者。
本书是吕红在她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根据她多年对海外华人文学的广泛接触和熟稔,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而写成的理论性很强,但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著作。它从课题界定以及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说起,探讨华人作家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揭示五种典型的身份认同:个人现实的身份、语言的身份、族裔的身份、艺术的身份、性别的身份,进而论述海外华人作家及其文学的跨文化影响,指出华文文学家的许多视域与多国文化融合的态势和移民作家在世界文坛的突起,阐述他们如何开采文化资源以及在海外的生存策略。全书引证丰富,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语言通达。可贵的是作者广泛联系具体作家作品进行论析,以“在场”的多维视角,对文本做深入研究,宏观与微观并举,感性与理性兼具,所论多有新见。它的出版,必将有助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拓展和有关理论问题的切磋,为这一学科的建构添砖加瓦,也会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海外华人文学的状况和发展前景。我衷心祝贺这本书的出版,也希望作者会有更多的力作问世。
是为序。
2019年9月25日于北京花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