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现实生活和理论使用中我们会频繁使用“经典”一词,但要对此概念做一个精确的界定则是另一回事。几乎每一个研究者都试图给出自己关于经典的观察和定义,其中一种观点倾向于把经典作为一种本质意义上的概念。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卡尔维诺以文学家的感性一口气给出了经典14种描述式定义; 佛克马指出“经典是一个文化所拥有的我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包括那些在讨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它们长期以来,在宗教、伦理、审美和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宝库。或者用一种更为时髦的说法就是,经典一直都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引发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的发源地” ;黄曼君教授认为“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艺术审美来看,文学经典应该有着‘诗性’的内涵;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还往往在民族文学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具有‘史’的价值” ;作家毕淑敏等则认可“经典作品都是经过时间的冲刷,被历史选择而存留下来的,历久弥新地描述、传达了人性、人类处境中基本不变的东西”,并形象地称其为“铁打的营盘”;在年青一代的作家看来,“经典文学读本是在以往的岁月里积累下来的优秀读本,或者是因为自身有特点,或者是很好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氛围和文化氛围等等,总之肯定是众多书目中遴选和保留下来的,经历了一代甚至几代读者的反复阅读,也可以说是经过了反复的考验,以独树一帜或聊备一格而存世” 。另外的一种观点则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经典,如特雷·伊格尔顿认为“所谓的‘文学经典’以及‘民族文学’的无可怀疑的伟大传统,却不得不被认为是由一个特定人群出于特定理由而在某一时代形成的构造物”。
以上两类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道出了部分真相,但是,从任一视角都能看到与之对立的视角所忽视的一些构成经典的基本要素。柯勒律治在《反思的目的》中提到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观点:一个词的历史比一项运动的历史能传达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价值, [1] 因此,我们将首先从词源的角度考察经典一词在历史流转中的意义偏转。
古汉语中的经、典本是两个词。“经”在《说文解字》卷十三的糸部,解释为织也。从糸巠声。“巠”义为绷直、笔直、僵直,“糸”与“巠”联合起来表示“绷直的丝线”。从纺织中的纵线到编织而成的织物,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经”首先发展出作为书写的承载物之意。如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指出“经者,编丝连缀之称,犹印度梵语之称‘修多罗’也”, 他把“经”说成编书装订的工具,也就是装订书用的丝,有如梵语中“修多罗”(“修陀罗”就是指用丝线把贝叶编成书,译成汉语叫“经”)。蒋伯潜肯定了这一说法,并指出“经”本来只是“书籍之统称,后世尊经,乃特成一专门部类之名称也” ,这就将“经”的词义缩小为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汉代将儒家思想奉为最高准则,从此“经”成为儒家经典著作的专称,乃有“五经”“九经”“十三经”等合称。如《白虎通·五经》中:“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李白在《嘲鲁儒》中有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此外,“经”还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广雅》“经,常也”,柳宗元《断刑论》中也说“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也”。在纺织中,经线的疏密和均匀度影响着织物的质量,由此“经”又衍生出治理或政治规划之意,曹丕所谓“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经”用的就是这个意思;“经”作为动词还可以表示经历、度量等多重意义。
“典”甲骨文写作 ,《说文解字》卷五丌部中释“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古文典从竹”;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典“从在丌上。尊阁之也。阁犹架也”。“五帝之书”表明了“典”是记载被奉为准则、规范的圣贤遗训和规章制度的书籍,可以窥见“典”所反映的权力阶层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推崇。《尔雅·释言》中言:“典,经也。”郑玄注“典,常也,经也,法也”,在这里,“典”和“经”意义汇合。
经、典两个词的连举至迟可在《汉书·孙宝传》中找到记载:“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也有“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到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中有言“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等,都是用来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除了指代古典经籍,“经典”一词也泛指宗教的经书或权威之作,如《法华经·序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
在文学意义上最集中使用“经典”一词的应该是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次阐发了“经典”的地位及其作用,他将经典视为文学创作的精神本源,“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经由君王之口确立“经典”,各种文学的表达据此得以正名;在《诏策》中,刘勰进一步论述:“《诗》云‘畏此简书’,《易》称‘君子以制数度’,《礼》称‘明神之诏’,《书》称‘敕天之命’,并本经典以立名目……王言之大,动入史策,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作为政治权威的君王之言彪炳史册,是不容改动和质疑的“经典”,各文体的创作和问题的言说都要依循于此。由此可见,“经典”一词包含着浓厚的君主意志及其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虽然刘勰将经典视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是不证自明且千古不变的抽象之物,相反,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历史性存在。
对应汉语中的“经典”,英语中有两个可供选择的词汇。其一是canon。Canon一词 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中对应的词汇Κáννá(kanna),意指一种笔直而坚硬的芦苇。在词义发展中,它的一个衍生义是cane(藤条),是一种惩罚性工具,这一意义支持了Κáνẃν(kanon)一词中严厉以及权力压制的维度(这个词后来发展为Cannon,在14世纪的欧洲泛指发射弹丸的金属管形火器,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加农炮”。正如斯库尔斯意味深长的表达“Where the Empire went,the cannon and the Canon went too”,所谓帝国去处,大炮与正典并置);而经过转喻和隐喻的发展后Κáννá(kanna)的另一个衍生词为Κáνẃν(kanon),这个希腊词汇已经具有了尺子、木棍以及严厉的批评、规则、标准等含义。据卡尔巴斯的考证,古希腊著名雕塑家Polykleitos曾著有《经典》一书(现已遗失),而他杰出的作品《持矛者》则被誉为是“雕塑家的经典,从中可以抽绎出雕塑的标准” 。这里的canon就是标准,一种普遍性的规则,可作为信仰、行为和判断的准则。随着罗马西斯廷教廷的兴起,因为需要一种能和其他宗教著述相区别的拉丁用语,他们将“被规则或教条准许的作品”称为canonical(经典的),动词canonize(用简单的语言翻译这个词就相当于经典化)也应运而生。
我们可以在《韦氏大学词典》中关照一下canon一词所对应的几种主要解释:①教会理事会颁行的规章和教令或是教会法规中的某一条款;②被接受为真经的书目权威名单,作家的真作或被批准和接受的相关作品集合;③被接受的原则或尺度,判断的标准,一整套原理、尺度、规范。 [2] Canon一词还有艺术领域更加宽泛的内含,这里不再展开分析 。
从canon一词的流变和解释来看,其一,它是一个包含着规则、标准、限定的词汇,因此很多台湾学者将canon一词翻译为“典律”,强调它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规则、信仰或评判的标准的意义侧重,作为一种尺度,它似乎具有先天的不证自明的特点。词义②和③中的“被接受”也暗含了规范的制定者和遵守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评估或考虑事物时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权力关系留下了余地。其二,要注意到canon是一个与宗教有着密切相关性的词汇,不论是作为“合法的经书”还是“教令”,它都和《圣经》新旧约以及教会规章制度直接相关。在基督教发展过程中,为了系统化神学内容以回应异端的挑战,基督宗教的经典分为正典、次经与伪经三个层级 。Canon一词的宗教内涵直接被引入了艺术和文学领域,使文学经典成为和宗教有着直接相关性的对应,尤其是随着西方宗教权威在18世纪的渐趋衰落,文学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宗教经典原有的部分作用,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世俗圣典”成为了后基督教时代不是经典的经典 [3] ,这就使得人们在说到“文学经典”时,暗含了对文学“世俗经典性”地位的确指。其三,canon还是一个集合名词,是某类特定作品的总称,没有一个单词可以用来表达单个经典的(canonical)诗歌、戏剧或小说。因此,作为一个复合名词的canon,它是由一系列固定的作品组成的,具有相当的独断性和天然的排他性。
“经典”的另外一个对应翻译是classic,它既是一个形容词也可用作名词。公元1世纪前后,西方文学已经出现了“古典”和“当代”、重要作家和非重要作家的区别;到公元2世纪,奥勒斯·盖留斯(AulusGellius)创造了classicus,用来指称古希腊早期的典范作家 [4] ,而拉丁文法家和批评家奥吕杰尔的著作中也使用classicus指代有价值和有才能的同时也是有名望的作家。Classicus的词源是classici,源于罗马的行政法规,其中规定了公民按照收入的多少被分为5个等级,classici就是处于第一等级的拥有超过某种固定数目收入的头等公民。这个名词在当时也偶尔被用来比喻第一流的或最高级的作家。这里的“一流”作家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一种排他性和独占性,这意味着只要其创作是杰出的,都可称作Classicus;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文艺作品的推崇更是让人们确立了崇尚古代作家和艺术家的杰出性的信念,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进入19世纪以来,人们把继承了古典艺术中“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作品称为Classicism(古典主义)。
波兰美学家塔塔尔凯维奇在《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中将classic的含义归结为六种:第一种含义与诗或艺术相关,意为杰出、值得效法并获得公认的,在这个意义上从荷马到莎士比亚再到歌德都可称为classic;第二种含义是指“古典的”或“古代的”,它所表达的是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第三种含义是以古为法,不同时期艺术中的“古典主义”都表现出了对古代艺术的模仿和崇尚;第四种含义是遵守艺术与文学中的法则;第五种含义指向在过去已经成立的标准或规范,由于历史的流转和接受,在它的背后形成了一种传统;第六种含义倾向于作品中拥有的和谐、节制、平衡、沉静等要素。
在理解和使用classic这一概念时有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其一,classic带有明显的阶级划分和政治出身的倾向。在词语的使用中,它从一个区别特殊社会阶层的专有名词逐渐演变为一个表明不同层次的区分性词汇。雷蒙·威廉斯在对classic进行的诠释中指出,该词的词根class在进入英文后吸收了罗马人依据百姓的身份地位进行分类的意涵,掺杂了价值评判和社会偏见的成分。雷蒙·威廉斯引用了格拉伯(Grabb)所说的“对于每一个阶层,我们都有指定的学校,所有阶层的规则与每个心灵的食物”,每个对应的阶层有着与之生活方式相关的“规则”和“心灵的食物”,这就决定了不同阶层对于classic的不同评价和需求。其二,这种层次的划分不只是单一的政治和经济维度的,更是一种以审美为中心的区分。其三,没有了宗教的内涵,classic所指的对象也就没有了天然的权威性和神圣性,而做出判断的主体的价值立场具有更加多元的可能性。其四,classic是一个可数名词,仅指单个作品,“没有一个词可以指称以单个的经典(classic)构成的集合”。与canon一词的复合性、排他性特点相对,classic的数目是潜在的无限的,它是一个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和柔韧力的概念”。 [5]
区别而言,classic带有世俗的性质,canon偏重宗教和神圣;classic更多具有文学和审美的取向,canon更多具有神学和膜拜的意味;classic在对古典主义的审美沉醉中为传统点燃了敬畏的馨香,canon在强调作品神圣性的同时赋予文学这种艺术形态神圣的灵光。虽然近代以来受宗教世俗化趋势的影响,这两个词趋于重合,但其中微妙的区别仍在,而每个词汇在产生和使用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所指、具体的历史痕迹和特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也成为启发文学经典论争的重要原因和可能。
质言之,不论是汉语中的“经典”还是英语中的canon与classic,概念中所表达的是与当时专制政体相似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制度性、稳定性。比较而言,汉语中的“经典”体现了一种政教合一的传统,强调世俗政治的权力和权威,有着崇古宗祖的认同取向,重在观念的认知价值,具有较为稳定和封闭的“经典”书目,并经由官方钦定的途径,使得经典的研习和中国知识分子谋求前程的经济仕途和经世济国的人文理想紧紧捆绑在一起。与西方经典中canon和classic两种意义向度相比较,“经典”更具一种从精神气质到行为方式的权威性和穿越历史的稳定性,也少了流动性和调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