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的《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976—2016)》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她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十分乐意为之写几句话。这本书是以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写作完成的。张颖的博士论文以选题价值大、研究视角新、论证扎实严谨、表述流畅规范为根据,得到了匿名外审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在以吴义勤先生为主席的论文答辩时,被答辩委员会一致评定为优秀博士论文。作为该书从选题到写作完成的见证者,我发自内心地为她经过艰苦努力在学业上所取得的进步感到欣慰和高兴。
2010年秋天,张颖来到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随我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文艺与文化传播学,此时,距离她硕士毕业已经六年。虽然是在职读书,但她仍以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妥善地处理了专业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硕士阶段,她主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及文学流派方向,因此,到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文艺与文化传播学算是跨了专业。为了打好理论基础,2011年,她申请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学一年,跟着该校一年级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听课读书,与他们一样完成作业。这一年的学习对她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尤其是完成博士论文写作以及此后的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大有助益。
2011年春天,在一次有关专业问题的讨论、交流中,张颖谈到她的学位论文想做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表示了支持。在我看来,文学经典问题既是当代学界人们关注的前沿问题,也是文学艺术领域里一个带有基础理论性质的重大课题,有长远研究的空间。早在2006年4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就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过“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当年,我正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工作,深感关于此话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及时为刊物设计了“学术前沿: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专栏,并在该年7月出版的第4期刊物上推出了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董乃斌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舒宪先生等三位专家的3篇论作。紧接着又在该年第6期及2007、2008年连续数期组织刊发了黄大宏、黄万华、赵学勇、陈学超等学者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论文十数篇,一时在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在肯定文学经典研究价值的同时,我也深知这一课题研究的难度:一是学术界参与研究的学者众多,二是已出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由此,要想在目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其难度自不待言。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吓退张颖,相反,她很快拿定了主意,并立即开始了文献的搜读。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结合研究兴趣和专业特长,经过对大量论文、专著的刻苦钻研和深入思考,通过博士开题报告会,反复多次讨论切磋,最终确定了她的研究选题和写作计划。
文学经典和文学经典化的课题既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关系到文学史的编撰、文学批评、文学教育、文学传播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文学经典的调整和变动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个不断建构的经典化过程。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不仅取决于其艺术价值、阐释空间、文学精神等“自律”性因素,更受制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赞助人”、读者的审美期待等“他律”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新世纪以来,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项目和论著层出不穷,从事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史、文学批评等不同领域研究的学者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想要开辟新的领域、提出新的观点并不容易。但张颖的研究从文学传播学的角度另辟蹊径,以新时期以来媒介文化的嬗变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我国媒介文化的重大变化,分三个不同的媒介时段深入分析了最近四十年来国内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话语资源。上世纪80年代,启蒙主导的媒介文化成为当代文学经典讨论的主要语境,在以纸质出版为主要媒介的背景下,主要集中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对文学经典的建构。1990年代以后的十年,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媒介文化也随之转型,文学经典论争的主体、批评的话语资源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经典呈现出一种泛化的倾向。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网络化、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剧,社会文化媒介化程度加深,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从传统的纸质媒介扩展到网络空间,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等以层出不穷的新样态消弭和蚕食着经典与大众、雅与俗等界限,文学经典的话题在被媒介制造的事件和话题裹挟其中,在各种各样的终结论的语境中,学术界也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认真反思和理论重建。应该说,张颖在研究中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对文学经典论争在不同时期的分析是有洞见的,她的基本判断我也是赞同的。同时,将文学经典论争的发生发展及文学经典研究的困境与媒介文化的变化联系起来,分析媒介文化对文学经典和文学经典研究的影响,为丰富、深化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为避免在对学术史的梳理中将不同的观点放在同一个历史横断面上进行正确或错误判断的简单化思考,在本书写作中,张颖选择了“论争”这一更具动态性、对话性、包容性的角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论争”角度的选择,将不同时期学术界对“文学经典”讨论的历史语境、相关事件和理论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结合起来,分析、把握这一时期关于“文学经典”讨论的理论话语及其得失。如此,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视野,突破了紧紧围绕学院派专家学者的系统性、理论性的话语实践的局限,将理论探索、批评实践、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等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经典现象整合到研究中,并对论争中不同话语的文化立场、理论来源及发展等问题加以综合考察和反思。这种整体性的研究,也是张颖这本书中特别值得肯定的。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沉甸甸的书稿,即是她几年来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出来的一部有着相当水平的学术成果。我认为该书在不少问题上都有她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和深刻清晰的论述,其整体质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学术高度。著名学者李春青教授在对张颖论文的评审意见中写到:“从媒介文化的角度考察中国近40年文学经典化问题的相关讨论与主要见解,这是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选题有新意。论文大量占有第一手资料,论证充分,有说服力;能借鉴西方关于文学经典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宏通的学术视野。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论文在具体讨论文学经典化过程时,能自觉联系社会文化语境,把经典化问题看成是某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社会问题的话语表征,使论文获得了更为深厚的文化蕴含……此外,对媒介文化的大众转向之于文学经典化的影响的分析也很有独到之处。”李先生的评价无疑是十分中肯的、准确的。我非常赞成。
关于文学经典论争,本身就是一个经典文本建构、传播、接受、诠释的过程;研究文学经典问题,文学传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按照本书的研究路径,进一步建构媒介文化对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的影响关系,深入研究媒介文化对文学经典论争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制,我想,张颖的这部书,既是她之前学术研究的一个总结,也是今后继续探索前行的一个很好的基础;以她一贯认真执著、勤奋刻苦、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以及敏锐细腻、见解独到的眼光,我相信她一定能在这一的学术领域里有所作为,做出新成绩。对此,我充满期待。
张颖品学兼优,在做人、做学问上都有很高的追求。她聪明好学,刻苦努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科研能力和在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始终未停学术进步的脚步,而是继续努力向新的学术高度攀登。2018年至2019年,她曾克服重重困难,远赴新西兰梅西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访学一年,以开阔学术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学术水平。现在,作为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院长,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愿张颖今后不负伟大时代的期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努力做好学院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懈进行科学研究,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两方面都不断有所成就。
张积玉
2021年6月9日于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