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研究目的

社会学家弗兰克(Arthur W.Frank)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疾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 [17] 布尔迪厄在《世界的苦难》一书中更是提出个体苦难的背后均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共同运作的结果 [18] ,返乡工伤疾痛便是如此。从进厂打工、遭受工伤致残到康复治疗、艰难维权再到返乡求生存,这一系列的经历无不透露着资本、政治、文化、医疗等多方权力结构的影子,他们的伤疤或者残疾就像是一个永久的记号一样,见证着返乡工伤者工伤疾痛的社会多重性与复杂性。

郭于华教授在农民口述史研究中指出:“倾听无声的底层发出的声音,记录普通生命的‘苦难’历程,书写从未被书写过的生存与反抗的历史。对于无法书写自己的历史甚至无法发出自己声音的底层人民,我们的口述历史研究并不是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历史,或者代替他们书写历史,而是力图拓展一方‘讲述’的空间,在其中,普通农民能够自主地讲述他们的经历、感受和历史评判。” [19] 因此,本书尝试为返乡工伤者们拓展这样一个讲述的空间,让他们来讲述自己的工伤疾痛故事。

本书以返乡工伤者的工伤疾痛叙事为研究主体,致力于:(1)揭示隐藏在工伤疾痛背后的各种社会权力结构与意识形态类型;(2)从叙事文本与叙事传播情境两个视角考察工伤疾痛叙事的抵抗性话语构建;(3)结合返乡工伤者的日常传播实践,探讨工伤疾痛叙事对返乡工伤者的“治愈”功能。 0Qeest6usOi8EN1gd5L7DGn6qsvOGqFlL0sxlcnlAY7yktEdRaCOaHVh6gO6bj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