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知识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知识的无限性、丰富性和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知识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们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必要性 [1]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悄然改变着知识交流的方式。文字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面对面的知识交流方式;纸张以及印刷术的出现,突破了知识交流的时空限制;近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网络媒介,知识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其中,学术虚拟社区这一年轻的概念,更是因为其规范性、原创性和快捷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青睐。笔者在前人学者对知识交流以及虚拟学术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学术史的角度对知识交流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了解知识交流相关研究的演变过程,然后在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相关研究中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整体上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从而为下一步研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奠定理论基础。

一 相关学术史梳理

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Menzel从载体的角度对信息交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正式过程”与“非正式过程”交流理论。这一理论经苏联著名情报专家米哈伊诺夫整理,形成了体系严密的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2] ,至此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互相补充构成了有机的科学交流整体。长久以来,正式交流过程是随着科技发展的过程而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文献出现之前,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直接渠道进行,随着科学文献的进步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科学文献为核心的正式交流过程,由此可知信息交流的正式过程与非正式过程是相伴而生的。自17世纪期刊出现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科技期刊为载体的正式交流过程是科学交流的主要手段。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直接关于科学交流的研究相对沉寂,以科技文献为载体的正式交流过程中引文分析相关研究近乎一枝独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便是Garfield (1963)发明与创建了《科学引文索引》。20世纪70年代,“期刊爆炸”的爆发为科学交流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出版物的迅速膨胀,使得科学研究人员无法全面地了解本研究领域内的研究前沿,针对当时科学交流的困境,经由一次文献浓缩产生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大量出现。此外,随着20世纪70年代联机数据库的科学信息及其交流的数字化为缓解科学交流的危机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载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正式交流与正式科学交流在网络环境下的界限开始模糊,网络载体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交流载体结构的平衡,传统的以个体间的面谈、书信为主要形式的非正式交流过程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传统的学术论坛和沙龙也正被在线会议所替代。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为了解决本研究所提到的问题以及开展相关方向的研究,我们对国内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从学术虚拟社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两个方面切入,其中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相关研究从基础理论、交流模式、交流效率及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学术虚拟社区相关研究

国内在学术虚拟社区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王东认为学术虚拟社区是在虚拟环境下组成并具有以进行学术交流为目的的独特性质,其学术交流的内容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数据、知识,而是具有一定前沿性、创新性的内容,其基于融知发酵模型,从内在推动、外部拉动、学术环境三个维度入手,对应关注信任机制、激励机制、学术质量控制三个关键问题,探讨了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实现路径以及现实策略。 [3] 徐美凤和叶继元发现学术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主体具有身份的相对稳定性、交流内容的专业性、交流态度的严谨性的特点,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与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对学术社区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构成情况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学科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人文管理类学科更易形成社区核心。 [4] 毕强等以学术信息运动规律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得出学术虚拟社区信息运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向学术虚拟社区的管理者提出了促进社区信息交流的建议。 [5] 张熠等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出发,以D-S证据理论为基础,构建出用户体验视角下的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学术虚拟社区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虚拟社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6]

(二)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相关研究

(1)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基础理论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特点、行为动机、影响因素等。例如刘丽群和宋咏梅从社会学的社区及团体动力学的角度考察虚拟社区成员参与知识交流的行为动机及刺激因素。 [7] 王飞绒等从理论角度提出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水平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知识共享水平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并结合China ASP社区的案例进行了说明,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提高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水平的若干思考。 [8] 彭红彬和王军以国内著名的技术网络论坛CSDN为研究实例,从中抽取出知识交流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试图定量化地揭示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 [9] 甘春梅和王伟军以MOA(动机—机会—能力)视角为切入点,分别从动机、机会和能力三个维度阐释影响在线科研社区环境下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主要因素。 [10] 黄梦梅从博弈论的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用户行为的博弈模型,从用户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为如何促进学术虚拟社区成员更好地进行知识共享提供了解决方案。 [11] 张红兵和张乐基于知识贡献动机与技术接受模型的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究影响个人知识贡献意愿的影响因素。 [12] 谭春辉等将质性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影响学术虚拟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因素,发现自我效能、群体认同、社群影响和互惠性等对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均有正向影响。 [13]

(2)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研究。其模式主要归纳为两大类,即基于合作关系的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链接关系的知识交流模式。其研究方法主要归纳为两大类:社会网络分析法与链接分析法。例如谢佳琳和覃鹤以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过程以及主要步骤,包括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传统知识交流的突破与缺陷,为以后的学术博客发展提出了建议。 [14] 丁敬达等在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类型和交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术虚拟社区存在基于会话、链接、引证关系3种主要知识交流模式,并进一步归纳出基于会话关系的16种基本知识交流模式、基于链接关系的3种知识交流模式和基于引证关系的两类知识交流模式。 [15] 邹儒楠和于建荣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小木虫生命科学论坛为研究对象,对用户非正式知识交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16]

(3)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及效果评价。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经济学领域效率测算的基本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具体的虚拟社区平台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宗乾进等在构建学术博客知识交流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科学网博客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法对8个学科博客的知识交流效果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科学网博客知识交流效率不理想,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交流效率差异较大,但尚未提出科学网博客知识交流效果的改进意见。 [17] 之后,万莉在宗乾进等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10—2014年小木虫社区等的知识交流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认为不同学科知识交流效率差异较大,但没有进一步分析存在这一差异的具体原因和改进方法。 [18] 吴佳玲和庞建刚以小木虫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从静态的角度测度学术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效率,并结合 Kernel密度估计对其进行动态的演化描述。 [19] 庞建刚和吴佳玲运用参数 SFA 方法,测度经管之家经济学论坛的知识交流效率,并运用核估计方法对知识交流技术效率进行动态演化,最后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了改进知识交流现状的意见。 [20] 胡德华等运用加速遗传算法对投影寻踪进行最优求解,选取不同类型学术虚拟社区中的16个板块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将遗传投影寻踪算法与数据包络法进行比较,发现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总体不高,且遗传投影寻踪算法优于数据包络法。 [21] 孙思阳构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科研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心理因素对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最为重大。 [22]

三 国外研究现状

为解决本研究的相关问题,我们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与国内研究不同,国外对于学术虚拟社区的研究更为丰富和具体,理论研究相对成熟,实例研究更具实践意义。根据与本研究的相关性,主要从学术虚拟社区以及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相关研究两个方面切入。

(一)学术虚拟社区相关研究

Chen & Irene在对专业虚拟社区的研究中提出,该类型的社区成员中应具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参与,并通过纵向研究分析360个社区成员,得出背景因素和技术因素会影响社区成员的持续参与意愿。 [23] Toral 等采用传统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将开源软件社区的成员分为外围用户、正式用户和核心用户。 [24] Nistor 等研究了学术虚拟实践社区,并通过分析72位成员对于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的态度和看法,验证了其提出的在学术虚拟社区框架中教育技术接受度的概念模型。 [25] Nistor等从虚拟实践社区(vCoP)的社会建构主义概念和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出发,提出并验证了两种自动对话评估工具ReaderBench和Important Moments。通过分析179个社区成员在23个月内对话形成的语料库,发现了社区中心和外围成员讨论主题具有显著的差异。 [26] Nistor & Pan等分别从用户参与和知识共享的角度研究了虚拟学术社区的用户行为。 [27] Choi & Pruett研究了用户参与信息交流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个人需要和学习需要,在没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情况下仅仅因为个人兴趣和帮助他人而进行信息行为的影响不大。 [28]

(二)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相关研究

相较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国外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相关研究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1)学术虚拟社区在知识交流中的作用。学术虚拟社区和社交平台能够加强用户之间的沟通、学习和知识交流,能够挖掘用户的隐性知识并帮助用户在学术虚拟社区中将知识显性化。例如,Zaretsky以一个网站论坛为例研究了用户的知识生成、交流合作和知识管理过程,发现实验参与者能够利用此平台高效地交流自己领域的知识,虚拟社区为用户的评论、交流和文献交换提供了对等环境,增强了他们向论坛传输文献资料的动力。 [29] Wodzicki等认为社交媒体可以满足用户多角度的知识学习需求,允许学生进行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成用户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社交网站对社会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交流。 [30] Rolls等认为社交媒体平台上虚拟社区的创建,可以促进普通医护人员和卫生保健专业人士在网络上进行知识交流。 [31] Lori等在Protocols.io平台基础上创建了专门针对病毒学研究的学术虚拟社区VERVENet,该社区有助于病毒学科研人员进行知识交流,此外,该社区的最新文献个性化推荐功能有助于科研人员对前沿技术的动态追踪。Borges等分别讨论了Esanum、Sermo和 Doctor.net.uk等学术虚拟社区在对全球医务人员的信息交流、病例讨论等方面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 [32]

(2)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在决策中的作用。学术虚拟社区在加强知识交流的同时,亦可以挖掘用户隐性知识,提高决策水平。Obeid & Moubaiddin构建了一个多智能代理系统研究跨学科群体的知识交流过程,智能代理系统可以提供给知识工作者完成他们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洞见。其中,每个智能代理体都是知识的经纪人和组织者,它不仅能够及时地访问知识,还能识别用户决策时背后的动机和做出这种决策的知识基础。 [33] Huang & Yang在研究组织知识生成和管理模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区分个人和组织、隐性与显性,提出知识—生产—导向的知识交流螺旋布局模式;其次,研究了网络虚拟社区的特征,发现超链接在知识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提高知识交流效率;最后,利用矩阵聚类技术探讨了虚拟社区中成员知识创造过程中的互动演化行为和用户创造价值与功能,确保虚拟社区可以持续做出最佳决策。 [34]

(3)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研究。用户信息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虚拟社区与用户间的交互效果。Nistor等认为用户的参与行为受到技术接受和社区因素的影响,讨论了参与和协作对社区内知识共享的影响,并且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动对话评估工具,以减少通过对话增加知识共享研究耗时。 [35] Pan等研究发现社交网络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虚拟社区中朋友间的知识交换行为,并且降低知识交换停止的概率。 [36] Nima & John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虚拟社区中影响用户信息交流的诸多因素,发现信息披露会影响社区内成员的信息传播意愿,而情感因素对信息传播行为没有直接明显的作用。 [37]

四 相关研究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对于学术虚拟社区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理论、模式和作用方面。而在学术虚拟社区实证方面多采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学术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交流行为、内容和模式。总体来说,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就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研究体系。笔者在阅读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有关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知识交流效率的评价和分析上,缺乏实质性的和定量化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提升方法。因此本课题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用户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感性与感知程度进行量化,并融入学术虚拟社区的网络模型中,通过仿真实验,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模型,进而分析影响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显著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从而为真正提升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和改善学术交流氛围提供定量依据,为相关学术虚拟社区管理层提供改进建议。 nW2mduEGsbv+oF3gq8ST/fiXqu5NUIVYWjPBEpAv5lI0jz44mGqzzg/9XAnr6Z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