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

效率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不同的领域对它有不同的解释 [47] 。效率(Efficiency)最早出现在物理学当中,表示机械运动中能量的损失程度,之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用它来表示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率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有许多经济学家利用效率来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效率概念,如帕累托效率、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非效率、新制度经济学的非效率及各类实证研究中出现的效率概念(技术、配置和规模效率)等 [48] 。后来,在教育学中,效率也用来研究有限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尝试探究效率根源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且为其测度寻找依据。

一 效率计算相关理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效率分析通常是从资源配置角度开始进行的,它是经济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效率问题就是探究如何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下面我们首先讨论效率概念。关于效率概念的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教程》和《政治经济学手册》中提出帕累托效率,认为效率的本质是“最优解”。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效率定义强调了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1939年卡尔多在其文章《经济学的福利命题和个人间的效用比较》中提出了卡尔多效率标准:经过变革后从结果中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对此过程中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其文章《消费者剩余的复兴》中提出的效率概念是: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受损者不能促使受益者反对这种变化,也象征着社会福利的进步 [49]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在其文章《配置效率与“x效率”》中提出了x效率:包含企业内外部的动机效率以及非交易性投入要素的效率。

(一)古典经济理论关于效率的分析

古典经济理论所处的时期是19世纪初,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进军的关键期,并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在该时期有了巨大的进步。按亚当·斯密所说,生产专业化和分工依赖人类固有的“交易、物物交换和用一件事物交换另一件事物的倾向”。专业化的生产可以使生产率提高和收入增加。分工使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也能够使人们更快地积累经验,从而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此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却最终同时促进了全社会的利益,“我们不用依靠屠夫、面包师的善行,他们对他们自身利益的关心就足以让我们吃到香肠和面包了”。

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生产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由分工、市场扩大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发展而导致的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一般财富向社会的各个阶层扩散” [50]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关于效率的分析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效率”定义为资源配置效率,认为“效率”就是在资源和技术条件限制下尽可能满足人类需要的运行情况。《经济学》指出:“当没人能够在不使另一个人境遇恶化的情况下得到改善时,这种资源配置就称为帕累托有效,一般而言,经济学家谈到的效率,就是指帕累托效率。” [51] 承接这些基本思想,新古典经济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效率问题。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总是在既定的生产函数规定下实现产量极大化,或者是在既定的成本函数规定下实现单位成本极小化。因此,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也称帕累托最优,具体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分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那么这种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最合理的。故有学者将“帕累托最优”誉为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三)效率理论关于效率的分析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莱宾斯坦(Leibenstein)是x效率学派的创始人和首要代表,他于1966年发表的《配置效率与“x效率”》更是成为了x效率理论的奠基之作。该著作指出:“传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将注意力焦点集聚在市场的配置效率上,一直将一些事实上确实更为重要的其他效率排除在外。” [52] 鉴于此,莱宾斯坦则将那些在企业中不是由市场机制要素引起的非配置效率定义为x效率,并在文章的后续部分论述了x效率的重要性,揭示了效率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x效率的改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事实上,x效率理论是作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对立面出现的,是一种对传统的新古典理论的叛逆。因为新古典理论从一开始就假设企业总是在既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下实现经营活动,这种假设恰恰排除了企业出现非配置效率的可能性,但是非配置效率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四)西方经济理论关于效率的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中,英国经济学家法雷尔(Farrell) [53] 最早开始研究技术效率理论,他于1957年在文章《生产效率度量》中指出,一个企业的效率可以分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与实际成本的百分比。”

在法雷尔之后,很多学者将生产效率的定义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如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通过对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完全竞争假定中所遗漏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解释说明了市场和科层两种组织类型的内在行为机理和替代边界,为制度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 [54] 。诺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制度效率的概念。根据诺斯的叙述,制度效率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制度提供一种约束机制或行为规范,为所有的生产活动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从而通过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纳什在其均衡理论中也描述了一种效率情况,即在该情况下,一个企业若单方面更改消费或生产计划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是一个与制度有关的稳定状态,它所描述的效率状态在本质上与帕累托效率是一致的,但是比帕累托最优更具有一般性。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对效率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即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投入实现产出。事实上,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也遵循效率的这一基本定义。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讨论不同研究问题、不同评价方式的情况下具体定义效率的相关问题。

二 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方法

前面第二章第三节讨论了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含义、特点、过程和内在机理等。经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国内较早对知识交流效率进行测度的学者是张垒。他基于知识交流视角,借助DEA分析方法中的VRS模型(或称BCC 模型),构建了期刊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年到2013年的档案学期刊数据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首次量化了期刊知识交流的效率。 [55] 同年,张垒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因素。 [56] 宗乾进等在构建学术博客知识交流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科学网博客作为数据来源,获取各评价指标的字段内容,借助DEA分析方法对科学网博客的八大学科博客的知识交流效果进行实证研究,之后根据实证结果,从运营管理角度对八大学科博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57] 万莉不同于宗乾进等从静态效率视角采用截面数据研究知识交流效果,转而从动态视角采用面板数据发掘知识交流效率规律。她以2010—2014年小木虫等社区8门学科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知识交流效率进行评价。 [58] 王慧和王树乔从技术效率视角出发,选取了35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作为数据来源,采用DEA方法中的SBM模型测度此类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并应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探索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演化进程。 [59] 吴佳玲和庞建刚也是从技术效率视角出发,选取2007—2016年小木虫社区4门学科板块作为数据来源,同样采用DEA方法中的SBM模型测度该学术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效率,并且也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知识交流综合效率来探究小木虫社区知识交流的情况。 [60] 刘虹等以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来源,选取外宣、司法、团委、公安、财政、交通、文教、卫生、气象、旅游十大政务类型,从各类型影响力最高的两个微博中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并采用 DEA方法中基于投入视角的VRS模型对政务微博的信息交流效率展开评价。 [61] 万莉选取2009—2013年25种教育学学术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借助Super-SBM模型分析其知识交流效率,运用Tobit模型考察引用半衰期、机构分布数、出版周期和办刊年限对学术期刊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 [62] 庞建刚和吴佳玲采用参数形式SFA方法,选取2007—2016年经管之家经济学论坛三区的6个板块作为数据来源,对其进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和技术效率的分析,并利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对技术效率进行动态演化,进而从管理运营角度提出促进知识交流效率的建议。 [63]

下面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结合效率理论给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定义,推断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指标可能的来源。学术虚拟社区中的用户通过知识交流和传递被紧密联系起来,即通过发帖、评论、浏览、再评论(针对评论进行再次评论)等行为将具有相同兴趣或背景的人连接在一起,这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主要行为方式和表现,而用户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发帖、评论、浏览以及再评论等行为的数量,正是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量化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认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是指特定时间内,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过程中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以及社区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关于指标体系的构建,我们将会在后面第五章第一节具体介绍。 gTqLXjFwPpWNjG3xFLmdDahYFTc/pE93lqBIVT9l/P63AcOImSlmAC4b6OAE77h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