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知识交流

一 知识交流概述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是对已有经验材料的概括、总结与升华。知识是无形的,必须通过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知识交流是人们围绕知识所进行的一切交往活动” [15] ,这是知识交流的一般释义。在不同的情境中,学者们对知识交流的理解又不尽相同。中国知网概念知识库将知识交流解释为不同成员或单元间知识与信息的交换。《当代科学学辞典》认为知识交流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互相学习对方之长、增强各自能力的过程。《图书情报词典》认为情报交流即是知识交流。

20世纪80年代初,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冲击着图书馆学的发展。此时,黄纯元提出了“知识交流论”,用于探讨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本质和发展问题。 [16] 随后,宋晓亮、刘洪波对知识交流论进行了解释,并就其特点、影响、缺陷及未来发展展开研究。 [17] “知识交流论”使图书馆融入了整个社会的交流系统中,扩大了图书馆的研究范畴,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明确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到了21世纪,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学术界围绕计算机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交流研究,经济、金融和商务信息的交流研究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此外,社会学、新闻传播、管理学领域均有相关知识交流的研究。与此同时,图书情报也进行企业和组织的知识交流、隐性知识转化研究。米哈伊诺夫将信息交流分为正式信息交流和非正式信息交流,因此还有从期刊引文视角进行的学科和科研人员间知识交流研究。随着Web2.0的出现,基于链接和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方式成为主流。

综上所述,知识交流的内涵主要是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平台(或渠道),将学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达到知识传播、知识转移、知识吸收、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目的。知识交流是一个沟通与互动的过程,只是知识不同于商品可以自由传送,并且学者在向他人学习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要在自身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共享他人的知识,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知识集成与再创造。

二 知识交流的研究视角

(一)图书馆学视角下的知识交流

在国内,宓浩最早提出知识与知识交流是图书馆的本质,指出知识交流就是知识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吸收过程,未来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是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间的转化问题。之后,社会上一度掀起知识交流研究热潮,侧重于利用“知识交流论”探讨图书馆及其活动的本质、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和机制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内早期对知识交流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审视图书馆与图书馆学,讨论其发展、服务和创新内容,并且这一研讨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结合网络环境对数字图书馆社区进行的知识交流研究。李杉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知识交流论对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意义。 [18] 梁灿兴根据实际环境对知识交流论进行了完善与拓展。 [19] 在这一阶段,社会科学学者也对知识交流进行了相关研究,姜霁研究了知识交流的必要性,认为现行认识论体系,局限于探讨认识纵向发展的感性、理性阶段,忽视了认识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对认识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0] 研究知识交流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助于弄清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跳跃性、整体性、创造性和动力机制,从而深化对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解。

(二)企业和组织视角下的知识交流

在上述时间段,除了图书馆学领域探讨知识交流外,科学和管理学领域也有知识交流的研究成果,其研究主要侧重于组织内知识交流机制、隐性知识转化方面。知识交流大量存在于组织内部,因此明确组织知识交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用于知识交流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很难把所有的隐性知识分享给别人,但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却会给企业及组织带来巨大收益。林筠等从多个视角对隐性知识透视变换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 [21] 余菲菲和林凤从理论层面构建评估模型,对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效果进行评价研究。 [22] 刘军则从应用视角出发对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 [23] 知识交流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知识交流的开发与管理问题应受到企业重视。

知识传播是促进组织内部和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机制。国外关于组织知识交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知识交流、组织知识交流的效率研究。为了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在知识交流过程中,组织需要特别注意传达知识的清晰度,以免产生混淆、误解或误用知识。出于上述考虑,组织可以通过构建多维元数据框架,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准确传达与理解。

(三)传统环境下基于合作、引证关系的知识交流

科研人员在正式的知识交流过程中会形成合作、引证两种关系。其中,科研合作是一种更为集中和有效的交流,它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对于知识交流模式更多的探讨,集中于引证模式。科学研究中,学者们会借鉴参考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而自己的文献也会被其他学者引用,由此形成引用交流网络。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学科交叉,这一方面会促使学科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科内容越发成熟,另一方面会萌发学科新的生长点,产生交叉学科。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交叉学科进行了研究。如王旻霞和赵丙军从知识输入视角对35年来国内跨学科知识交流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24] ;马秀峰等学者结合期刊引文和词频统计分析图书情报学与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文献的互引关系,以了解两个学科间知识交流的发展与变迁情况,促进其交叉融合 [25] ;杨瑞仙和姜小函则以国内图书情报学科为例,构建知识交流网络,研究其知识输入输出情况 [26]

(四)Web2.0环境下的知识交流

随后,进入21世纪,Web2.0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学术交流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学习平台应运而生。一些学者对知识交流的研究逐渐转移至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社区和论坛,侧重研究非正式知识交流,如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的特点、行为、效率、模式与规律等方面。还有部分学者和科学家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时对金钱奖励(版税)不感兴趣,而更加看重阅读、使用、建立和引用,由此形成知识交流网络,因此,网络链接视角下的知识交流研究也逐渐兴起。此外,还有学者探讨了网络知识交流所面临的问题及障碍。

三 知识交流系统

知识交流系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知识交流提供了更加系统和完整的思路,知识交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反馈性、自适应性、自我更新等特点,知识在交流过程中遵循知识配对、知识交互、知识增值等基本规律。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最佳方式就是发挥知识交流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知识交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交流过程,除了系统内部因素之外,其交流效果还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采用系统论和知识管理学的思想和理论对这个系统现象进行研究并了解其运行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从研究知识交流主体在知识交流系统中的地位这一角度来看,知识交流系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人与文本之间的知识交流两个部分。从交流媒介的角度来看,知识交流系统中存在三种媒介:(1)人与人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形式;(2)编码化的纸质出版物形式;(3)网络电子文档的形式。第一种属于非正式的交流形式;第二种是传统纸质文献的环境,属于正式交流形式;第三种网络电子文档既不属于非正式交流形式,也不属于正式交流形式,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媒介具体分析。知识交流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知识交流系统结构 [27]

如图2 -1所示,现代知识交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它可以自我反馈、自我适应、自我更新,还可以“无为而治”。知识交流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如知识的配对规律、交互规律、增值规律等。本书在知识交流系统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学术虚拟社区的知识交流特点、过程、机制等问题,拓展了第三种媒介的研究领域。

四 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交流

在国内最早的科学交流活动是以纸质文献为核心,Web2.0出现以后,科学交流不再局限于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传统形式,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以及社交媒体等非正式的交流形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互联网给科学交流带来巨大变革。国内学者以科学交流为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研究中的交流活动,即科学交流(基本规律、原理、模式、障碍、对策、结构与功能等);非正式科学交流;互联网环境下的科学交流。

在国外,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学家Menzel从载体角度对信息交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正式过程”和“非正式过程”交流模型。在这种模型下,社会中的信息交流被分为正式交流(依法组织、具有正规合法渠道、受法律保护,是社会组织机构运行的必要条件)和非正式交流(社会成员之间或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自由资源的信息交换与沟通)两种基本形式。这一理论经苏联情报学家、教育家米哈伊诺夫整理,得到了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这种模式将科学交流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 [28] 正式交流是通过科学文献信息系统或“第三方”的控制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的优点是:获得的信息可靠程度高;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有关某一课题详细、全面的科学信息;不需要与生产者本人见面。这种交流方式的缺点是:信息传递不及时;通过文献查找科学信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非正式交流是指科学家、研究人员之间通过个人接触进行的信息交流,如彼此之间关于所做研究的直接对话,参观同行的科学技术展览,对各类听众做口头讲演,交换信件、出版物预印本和单行本,研究成果在发表之前的准备工作等。这种交流方式由于没有中间环节而具有以下优点:信息间隔时间短;信息选择性和针对性强;传递信息时反馈迅速;所得到的信息易于理解,并能给出恰当的评价。非正式交流的局限性表现在: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检验;往往只有少数人有参与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可能为以后的加工进行情报积累。

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国外以科学交流为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交流过程研究,即科学交流活动;科学交流网络与结构;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交流。

(二)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活动,早在30年前,我国科学学研究学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学术交流的过程和管理问题。从管理的角度对学术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学会、高校、教育界。不仅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相关科技协会提出要求,还对交叉学科如何开展学术交流进行探讨,对学术交流机制进行研究。从科学学角度研究学术交流的我国学者张碧辉,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学术交流问题,但直到2000年之后,图书情报领域才开始研究“学术交流”。根据媒介不同,主要研究分为三个方面:基于期刊开展的学术交流、基于开放存取期刊的学术交流、基于网络社区或论坛的学术交流。

国外学术交流的研究内容主要可归纳为传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术交流两大内容。(1)传统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学术出版在学术机构的推广、学术认可和研究质量认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鉴于学术出版的重要性,一些图书馆已经启动了图书馆出版服务,以支持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此外,文献计量研究也是传统学术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学者们基于论文、著者、期刊构建引文网络,以揭示科学结构。(2)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术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科学家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同时,大量新的交流媒介开始出现,社区、论坛、微博、博客、Twitter等新的社交平台给学者提供了新的学术交流方式。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和图书情报界大规模兴起的开放存取运动也对学术交流、学术出版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开放存取运动与学术交流、电子期刊学术交流、Web2.0学术交流。 KIjZjPX6HzUBHpGkD8aOdHW8H/n/40SHLiHykFQmdlM/dE+49vG8UR3szv2gH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