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创新之处

本书研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与模型。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对国内外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相关研究理论及方法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摸清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研究小木虫社区知识交流特点、过程与内在机理,推断学术虚拟社区内知识交流效率的表现形式及表现特征,进而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再次,获取小木虫社区样本数据,根据用户间互动关系,对用户关系进行定义与归类,对用户间的交互规则进行定义,进而抽象为小木虫社区的网络模型。复次,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抽取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显著因素以及其对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检验及修正。最后,计算小木虫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值,绘制知识交流效率动态演化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小木虫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提升方法与对策。

本研究从新的角度与方法来研究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问题,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1)融入仿真实验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模型,对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影响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的显著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知识交流效率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为改善学术虚拟社区非正式交流氛围提供定量依据。

(2)从用户视角构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获取社区知识交流效率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和程度。通过模型,测度和计算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揭示影响学术虚拟社区和知识交流效率的显著因素。

本章是提出问题篇,主要介绍了本书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框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交代本书研究中涉及的数据来源和研究工具,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后续研究的开展起到总体规划设计的作用。


[1] 宓浩:《知识、知识材料和知识交流——图书馆情报学引论(纲要)之一》,《图书馆学研究》1983年第6期。

[2] [苏]A.И.米哈伊诺夫等:《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徐新民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第49—61页。

[3] 王东:《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实现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0年。

[4] 徐美凤、叶继元:《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主体特征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22期。

[5] 毕强等:《学术虚拟社区信息运动规律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5年第7期。

[6] 张熠等:《用户体验视角下国内学术虚拟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S证据理论》,《现代情报》2019年第8期。

[7] 刘丽群、宋咏梅:《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行为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8] 王飞绒等:《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 彭红彬、王军:《虚拟社区中知识交流的特点分析——基于CSDN技术论坛的实证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年第4期。

[10] 甘春梅、王伟军:《在线科研社区中知识交流与共享:MOA视角》,《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第2期。

[11] 黄梦梅:《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学术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2] 张红兵、张乐:《学术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KCM和TAM视角》,《软科学》2017年第8期。

[13] 谭春辉等:《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质性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视角》,《情报科学》2020年第2期。

[14] 谢佳琳、覃鹤:《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8期。

[15] 丁敬达等:《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期。

[16] 邹儒楠、于建荣:《数字时代非正式学术交流特点的社会网络分析——以小木虫生命科学论坛为例》,《情报科学》2015年第7期。

[17] 宗乾进等:《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研究》,《情报科学》2014年第12期。

[18] 万莉:《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9期。

[19] 吴佳玲、庞建刚:《基于SBM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评价》,《情报科学》2017年第9期。

[20] 庞建刚、吴佳玲:《基于SFA方法的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情报科学》2018年第5期。

[21] 胡德华等:《基于遗传投影寻踪算法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研究》,《图书馆论坛》2019年第4期。

[22] 孙思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研究》,《情报科学》2020年第2期。

[23] Chen and Y.L.Irene,“The Factors Influencing Memb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s in Professional Virtual Communities —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3, No.4, 2007, pp.451-467.

[24] S.L.Toral, M.R.Martinez-Torres and F.A.Barrero, “Analysi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Supporting OSS Projects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formation & Software Technology, Vol.52, No.3, 2010, pp.296-303.

[25] N.Nistor, B.Baltes and M.Schustek, “Knowledge Sharing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 Online Academ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29, No.2, 2012, pp.108-116.

[26] N.Nistor, S.Trausan - Matu, M.Dascalu, et al.,“Finding Student-centered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the Internet: Automated Dialogue Assessment in Academic Virtual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47, 2015, pp.119-127.

[27] N.Nistor, B.Balters, M.Dascalu, et al.,“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Community Factors: A Learning Analytics Appli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34, No.5, 2014, pp.339 -344;Yonggang Pan, Yunjie Xu, Xiaolun Wang, et al.,“Integrating Social Networking Support for Dyadic Knowledge Exchange: A Study in a Virt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Vol.52, No.1, 2015, pp.61-70.

[28] N.Choi and J.A.Pruett,“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f Library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s: An Empirical Study”,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Vol.37, No.2, 2015, pp.109-117.

[29] E.Zaretsky,“Developing Knowledge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eacher Education: A Successful Attempt at Teaching Novice Computer Users”, Journal of Systemics Cybernetics & Informatics, Vol.7, No.1, 2009, pp.85-89.

[30] K.Wodzicki, E.Schwämmlein and J.Moskaliuk,“Actually, I Wanted to Learn: Studyrelated Knowledge Exchang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ternet & Higher Education, Vol.15, No.1, 2012, pp.9-14.

[31] K.D.Rolls, M.Hansen, D.Jackson, et al.,“Analysis of the Social Network Development of a Virtual Community for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Professionals”,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 Vol.32, No.11, 2014, pp.536-544.

[32] R.Borges, A.M.Peralta, M.N.Rojas, et al.,“Las Redes Sociales AcadéMicas: Espacios de Intercambio CientíFico en Las Ciencias de la Salud”, edumecentro, 2018, pp.188-200.

[33] N.Obeid and A.Moubaiddin, “Dialogue and Argumentation i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 Orlando, Florida, USA, June 19—July2, 2008.

[34] E.Huang and J.C.Yang,“User Engagement by Using a Knowledge-creation Based Model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Vol.3, No.3, 2011, pp.101-119.

[35] N.Nistor, B.Balters, M.Dascalu, et al.,“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Community Factors: A Learning Analytics Appli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34, No.5, 2014, pp.339-344.

[36] Yonggang Pan, Yunjie Xu, Xiaolun Wang, et al.,“Integrating Social Networking Support for Dyadic Knowledge Exchange: A Study in a Virt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52, No.1, 2015, pp.61-70.

[37] K.Nima and W.John,“Communicating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in Virtual Health Communities: An Integration of Privacy Calculus Model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 Dissertations&Theses Gradworks, No.1, 2017, pp.45-81. MZyqtHFbwpyuhedRYPvRdFUiAcyESu6XQtOW/fBDCK+uW8IxjR2x3Xo/r4ljll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