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内容

非正规金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书主要从提供商业信用和获得商业信用的角度分别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理论梳理,使用翔实的企业样本数据和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商业信用对企业创新决策、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以及创新效率等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定量检验,为当前中国金融制度背景下,企业创新决策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第一章在介绍研究背景的基础上,从商业信用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使用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引出本书的研究意义。之后通过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整个研究的思路框架,将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最后简述本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理论分析部分,借助文献梳理和逻辑推演,从商业信用的获得和提供的角度分别对技术创新的可能影响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整体影响假设,为之后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做理论铺垫。具体机制如图1.4.1所示。

图1.4.1 理论机制示意

第三章是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整体影响分析。通过使用大样本的工业企业数据对第二章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虽然工业企业数据库涵盖了工业总产值95%以上的企业,但是该数据库存在年份滞后、指标汇报不全等问题。对此,本书又采用特殊样本的上市企业数据库。上市企业不仅通过信用融资还会通过上市融资,而且公司治理等比普通企业更加完善,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可能与对普通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所以,本书的实证分析同时运用了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上市企业数据库,做对照性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第二章提出的理论假设,即商业信用的获得和提供均能促进技术创新。

第四章是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检验。对第二章理论分析中提到的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对于普通工业企业而言,获得商业信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间接融资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强制性效应的分析发现,提供商业信用促进高质量创新的来源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利用提供商业信用促进专利产出。而上市企业则通过获得商业信用的直接融资效应、资本配置效应和提供商业信用的市场竞争效应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基于强制性效应的分析同样发现,规模较大企业能利用提供商业信用促进发明专利产出,即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创新。

第五章是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分析。本章综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选取货币政策因素、地区差异(金融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社会资本水平)、行业特征(是否垄断、是否高技术行业、行业竞争水平)、企业特征(所有权性质、市场地位)作为研究角度,多维度检验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影响。

第六章是政策建议。针对整体样本回归、机制检验与结构性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发现的问题,本章基于发展供应链金融以发挥融资效应、防范商业信用风险以降低商业信用的不利影响、注重内外部环境的提升这三个视角,为了商业信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研究内容整体布局详见技术路线图(见图1.4.2)。

二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使用的方法包括中介效应法、跨期回归法、准自然实验法、异质性检验法以及面板数据的多种计量方法。

(1)中介效应法,主要用于作用机制的计量检验。在实证分析中,结合已有文献关于具体机制的衡量,对机制予以指标化;然后,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比如,缓解融资约束机制的检验,将借鉴文献,采用较为合理的衡量方法,构建融资约束指标;然后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做两次计量回归。同时,配合使用交互效应模型,做稳健性检验。

图1.4.2 技术路线

(2)跨期回归法与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法,主要用于解决实证检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内生性问题。考虑到创新产出可能存在的滞后性以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等原因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本书采用跨期回归法,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双向因果关系,具体采用被解释变量的 t 期、 t +1期和 t +2期分别进行回归。另外,本书又以2007年中国《物权法》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评估商业信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3)异质性检验法,主要用于检验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影响。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观察影响的非线性结构问题。本书中区分时间、空间特征,以检验企业在不同内在、外在条件下,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此外,还使用其他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包括T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分别适用于被解释变量为归并数据以及被解释变量为二值选择数据的回归。

三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本书分别基于商业信用供给与需求两个视角分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充分考虑主动使用与被动使用商业信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拓展了已有研究多关注获得商业信用的经济效应的视角,为商业信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1)本书在分析商业信用对产出数量的影响的基础上,还着重关注了对产出质量的影响,充分考虑到对不同技术创新产出类型产生的差异影响,此外还关注对技术创新决策与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稳健性检验中,还引入了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和非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增强了研究论证的说服力。

(2)结构性分析的创新。本书综合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选取货币政策因素、地区差异(金融发展水平、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社会资本水平)、行业特征(是否高技术、行业竞争水平与是否垄断)、企业特征(所有权性质、市场地位)作为研究角度,多维度检验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影响,为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的差异化影响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3)对策建议的创新。本书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从发展供应链金融、防范商业信用风险和保障内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剖析了影响商业信用积极作用发挥的原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具体可以分为对企业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及出口扩张等的影响(Fisman, 2001;石晓军和张顺明,2010;俞鸿琳,2013;陆利平和邱穆青,2016;黄兴孪等, 2016)。 vz62DxMOy838Y+dcSvTK4F4inuGQpavyGwEWGpf81Ih8HhkBMnJdw/cM4xuLkKe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