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获得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

从资金的角度来看,获得商业信用相当于企业的一种短期融资;而作为负债融资本身而言,获得商业信用可能对企业具有一定的负债治理作用,那么商业信用能否通过这两种效应作用于技术创新?本节将结合已有理论与实证研究,将获得商业信用可能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区分为融资效应和负债治理效应。

一 融资效应

与企业的其他投资项目不同,技术创新投资自身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Myers and Majluf, 1984;蒋兵,2019;李春霞等, 2020)、高风险性(Solt, 1993; Garlappi, 2004; Wang et al., 2020; Zhang and Wang, 2021)、高沉没成本(Dixit and Pindyck, 1995; Alderson and Betker, 1996; Elahi et al., 2021)的特点。这些特点会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意愿。那么,将如何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呢?研究发现,除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顺畅的外部资金融通,也会大大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意愿。

创新研发由于其特殊性离不开充裕的资金支持,而有限的内部资金难以满足企业的研发资金需求,所以外部融资成为研发资金的重要来源。融资优势理论认为商业信用相比于银行借款存在信息优势、资源掌控优势和资产清算优势,企业获取商业信用的外部融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孙浦阳等,2014),能够为技术创新投入提供资金来源,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张杰和芦哲,2012)。张林和丁鑫(2018)在研究分析上市企业数据时同样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企业研发投入支出呈正相关关系。魏群和靳曙畅(2018)也得到商业信用与企业的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王建梅和王筱萍(2011)研究也发现R&D投资与技术创新产出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互补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企业创新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增加企业创新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书将这一机制定义为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直接融资效应。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企业获得较多商业信用可能会导致研发投入强度的降低。吴祖光和安佩(2019)利用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回归分析时得出,获得商业信用对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强度产生抑制作用。因为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这种风险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背景下,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一种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基于此,获得商业信用可能仅仅是一种短期融资,无法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增加,无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即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直接融资效应并不存在。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鞠晓生等, 2013;朱敏等,2019;刘雪燕等,2021),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往往会倾向于减少长期的研发投资(吴石磊,2018;潘士远和蒋海威,2020)。这样,融资约束会制约企业的研发投入(解维敏和方红星, 2011;李淑云,2019;盛科荣等,2021),进而抑制技术创新。信贷配给理论(Petersen and Rajan, 1995)指出,商业信用融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所面临的信贷约束。Emery(1984)认为,相比那些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受银行信贷配给制约的企业会使用更多的商业信用。原因是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商业信用恰好能够弥补金融机构信贷配给的不足。企业获得充足的外部资金,会为创新资金链的不间断提供保障,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因此,商业信用可能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增加。本书将之定义为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间接融资效应。

二 负债治理效应

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除了具有融资作用,还可能具有负债治理作用。负债治理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代理成本,另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

代理成本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创新活动具有高不确定性和无形性特征,使企业实际控制人难以对研发活动加以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创新活动作为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经营者的持续性付出,然而创新成果的最终受益人是管理者而不是企业经营者,代理问题的存在会导致管理层对研发活动施以操控(Kumar and Langberg, 2009; Richardson, 2006; Hall, 2002)。汪争云(2019)指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冲突导致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与风险规避的考虑,不愿进行高风险、回报期限长的技术研发投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冲突,导致大股东更加注重谋取私人收益,不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因此,这两种代理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

研究发现,负债融资能够抑制代理成本,并且短期融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强(李扬,2011;何瑛和张大伟,2015;高越,2019)。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短期负债融资,管理层为了维护公司声誉与自身利益,会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商业信用可能会缓解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冲突;另外,企业出于后期商业信用融资的考虑,会及时还清货款,抑制大股东的现金利益输出行为,缓解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吴翔, 2017)。因此,商业信用具有监管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约束经理人行为,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Aktas, 2012)。所以,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的短期负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技术创新。本书将其定义为商业信用促进技术创新的代理成本效应。

商业信用可能通过影响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而影响技术创新。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有效率投资水平。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种形式。过度投资行为来源于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是经理人对投资前景过于自信而造成的盲目投资;投资不足问题主要源于公司财务结构造成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主动投资不足是指以债务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企业由于投资收益的大部分归债权人,管理层采取过度保守的风险态度,而被动投资不足是指当企业财务杠杆较高时债权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增加一系列保护条款限制企业投资。可见,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存在会影响企业开展具有高风险的创新活动。

邓玉茹和谢守红(2019)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作为债务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会减缓非效率投资。因为商业信用融资作为一种短期债务存在,在满足了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没有增加管理层所掌握的自由现金流,并且出于偿还货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管理层对自由现金流的随意决定权,且债务性融资比例的增加会增加管理层的相对持股比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使管理层减少挥霍行为(Jensen and Meckling, 1976;蒲阿丽和李平,2020),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过度投资行为。此外,负债融资能减少企业内部各利益者的冲突,弥补投资不足。因此,商业信用作为一种债务融资对企业的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都有抑制性,对低效率投资问题起到了双向调节作用。所以,获得商业信用能够提升资本配置效率,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投资效率。本书将其定义为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资本配置效应。

综上所述,获得商业信用可能会产生负债治理效应,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减缓非效率投资,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最终有利于技术创新。

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债务加剧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隧道效应,债务性融资不但不能抑制代理成本,反而成为大股东利益侵占的工具(Faccio et al., 2003)。所以,企业获得商业信用可能不会降低代理成本,无法促进技术创新。

综合来看,企业获得商业信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确定。

三 获得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研究假设提出

总结上述关于获得商业信用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分析,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首先,获得商业信用作为创新资金来源,通过为研发投入注入资金(直接融资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增加;或者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间接融资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其次,获得商业信用可能对企业产生负债治理效应。一方面,可能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效应);另一方面,可能会提升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资本配置效应),提升创新投资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对此,本书提出研究假设2.1.1:获得商业信用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但是,也存在以下可能:首先,商业信用获得仅仅是短期融资,无法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资金来源。其次,商业信用不会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进而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对此,本书也提出研究假设2.1.2:获得商业信用无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7ZOf+uzwIX2MiJEES5+Gw/3fcr07NJBdLcAGmArXCn69u76YjFbRwZ8uotnML4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