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及现代价值

前一章的论述,我们了解了王阳明传奇的一生。王阳明去世之后,其思想遍及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湖北甚至广东各地,上至朝廷首辅,下至农工百姓,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阳明学的讲学风潮。阳明学何以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呢?除了王阳明本人传奇经历以外,关键在于其所宣扬的阳明学思想本身具有巨大的魅力,本章就专门讲解王阳明的思想和哲学内涵。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王阳明之前,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

先秦的思想家孟子曾言“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是用来思考的。孟子已经提出“心”并非心脏的“心”,而是类似于大脑的概念。孟子赋予了“心”一种自觉的认识,确立起“心”的主体地位,开辟了中国思想文化中注重精神层面的传统。明代中叶的王阳明,其思想和孟子一脉相承,其学说不仅在传统士大夫的精英阶层中影响深远,而且在家、工、商的中下层中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明代的思想建设、社会民智的开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产生巨大影响外,阳明心学还对东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要理解王阳明的思想,必须了解一下王阳明的批判对象,即宋代思想家朱熹。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标志性人物,他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与孔子相媲美。孔子继承上古中华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性转换,开辟了轴心时代的文明,也正因此,中华民族才能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独树一帜、自成系统。可是,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就像是长江、黄河一样,由涓涓细流汇合而成,它在奔腾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弯,不断地吸纳,不断地调整自己,形成了不同的样态。汉代以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思想文化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佛教的传入,由此而使得孔子以来的思想文化有了新的演变进程。在佛教的刺激之下,中国文化的内部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整合。

除了思想层面上的样态变化,汉代以后,华夏民族的族群也进行了多次的民族融合,历史上著名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融汇到了汉族中。而且,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唐以前的中国社会,主要由大户人家主持,平民依附于大户人家。唐代以后,大户人家慢慢解体,小户人家逐渐崛起。但大户人家能做的事,小户人家却无法完成。以祭祖为例,大户人家祭祖时会有家庙,排场也较大,这些礼仪,小户人家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无论是在思想文化、族群血统上,还是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上,汉代以后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到了宋代,面对此种多样性的世界,人们迫切需要重建一种秩序,宋儒承担起了这项伟大工作,朱熹乃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创造性地继承了孔子以来的儒家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了汉代以来的文化,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格局。朱熹强调“格物穷理”“格物致知”,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有理走遍天下”“凡事要讲一个道理”,这个“理”“道理”,虽非朱熹首倡,但他对此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阐发。简而言之,朱熹最伟大的成就就在于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可以与当代思想媲美的理性主义光辉。

儒学的理想是成为君子乃到圣人,如何实现?这就是宋明理学的工夫论思想。朱熹的工夫论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强调何时何地都应当保持内心诚敬的状态,专心致志。在敬的状态下,根本的为学工夫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来自儒学经典《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朱熹对最初两条“格物致知”赋予了新的含义,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含有理,理又可以分作“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简单来说,所以然之故就是事物背后的道理,所当然之则就是我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学者为学的关键就是认识这样的道理,具体方法就是“格物致知”,认认真真地掌握每件事物的道理。当然天下事物没有穷尽,朱熹强调当我们掌握足够多的道理时,自然能够触类旁通,即当代哲学所说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见在这样的为学修身过程中,没有其他思想中启示、开悟等神秘因素,完全遵循理性主义的原则。

怎样来理解这个理性主义的光辉呢?在中国传统的原始文化中,宗教的气息、信仰的气息占很大部分,神话、传说、迷信都混杂在一起。孔子的贡献在于完成了一个世俗性的转换,使得上古的充满想象的虚妄的历史观念转化为世俗的人文观念,奠定了我国以世俗文化为底色的传统。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精神就是人文传统,是以人为主的世俗生活的传统。但是,世俗生活的传统是感性的,若只是感性的,当然是活泼却不深刻的。朱熹的工作就是在人文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升了理性的传统。

现代化源起于西方,现代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理性。世俗和理性在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是一并展开的。中华民族虽然较早地从宗教信仰中转到了世俗的人文主义,但它的理性是分阶段的。孔子的时代更多地停留在经验理性,到了朱熹的时代则有了明显的提升,思辨性的理性强化了。晚清之后,多样的西方文化相继涌入中国,人们选择与欢迎德先生与赛先生,其根源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文化中包含着民主与科学的因素。在接受科学的方面,朱熹的格物穷理显然是提供了一种思想基础。

了解朱熹的思想和历史地位之后,我们再回到王阳明。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朱子学不仅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同时也成为当时的学者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在本章的论述中即可看出,王阳明弟子的质疑就是源于朱子学的思想,王阳明在回答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王阳明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心外无物。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第二,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无物的世界观之后,王阳明就需要依照其世界观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说,要转向实践和行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这改变了此前思想家们把知与行进行分割、区别的做法。他认为知行本为一体,相互包含。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将知与行由简单的人的行为的两个部分,合一上升到一个本体概念。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本原不是手段性的东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来样态和应然样态,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学在心的层面上得以展开。第三,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知行是生命的本体,但并没有说清楚知什么、行什么的问题。所以,王阳明在晚年明确提出知行的本体就是致良知。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有了明确的内涵与方向。

本章将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等方面阐述阳明学的核心思想。 zNnfVrk4JccJJgQ0CJb7PzY5wwrDvtRYr/HNZWb3wmwTay9go6UZE6DP7zZVLP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