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传奇事迹

王阳明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本节从王阳明一生众多具有传奇特色的事件入手,探求王阳明的精神世界,以期对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路径有所启发。

一 亭前格竹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对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贡献,同时他的一生也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王阳明从小就表现出一种异于常人的行动力。他的内心有一种对真理的渴望,并且把这种探求真理的内心冲动外化为实际行动。我们可以说,王阳明身上有一种乐于求证的精神。一旦他认定了一件事,便会付诸行动,并全身心投入其中。这种精神也是一名企业家所需要的精神。在成功之前,企业家可能会经过漫长的奋斗之路。在奋斗的过程中,除了企业战略层面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实践当中,虽然这些实践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这种乐于求证的精神对于每位企业家而言都非常重要。“亭前格竹”正是王阳明一生中这样一个生动的案例。这个案例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当时的王阳明尚处于人生探索期,他“亭前格竹”的举动更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毕竟,没有多少人可以体验“龙场悟道”。

在对“亭前格竹”进行介绍之前,有必要对这件事情背后的思想史背景作一简单梳理。王阳明“亭前格竹”这一事件实际上包含着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辩论——即:什么是“格物”。《大学》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6] 南宋大儒朱熹认为:“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57]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因其独特的价值被后世儒者尤其是宋儒单独列出来,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这篇文献对宋代已降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朱熹认为从《大学》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古人为学的次第,学者通过这篇文献来学习修身,误差不会很大,而在他眼里,《论语》与《孟子》反而在其次。

从《大学》的叙述来看,儒家修身最后的落脚点在于“格物”。因此,对格物的不同解释会引向不同的学问路径。朱熹被认为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而王阳明被认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在于对“格物”的不同理解上。朱熹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58]

朱熹认为人身上的“知”之所以不够,是因为“理”还没有穷尽。“理”是蕴含在天下万事万物中的,因此学者要通过接触天下之物,从“已知之理”渐渐扩充出去,求一个极致。他认为,只要功夫用得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事物中的条理无不穷尽,而心中的全体大用无不明晰。这是朱熹对于格物的理解。从朱熹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格物”理论含有一定的现代科学精神。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思想家。王阳明在青年时代学习儒家论著时,自然也绕不过朱熹的著作。《年谱》记载,王阳明在年轻的时候曾经“遍求考亭遗书读之”。 [59] 在读书期间,自然就遇到了“格物”的问题。一般的学人恐怕只是脑中过一遍,好学者会去思辨而求取一个答案。王阳明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想用亲身的实践去检验真理。后来,王阳明曾对学生们回顾了“格竹子”的经历。他说:“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 [60] 王阳明首先就对一般人提出了批评。大家都说“格物”要学习朱熹(晦翁),何曾把他说的话拿去实践了?但是,他的做法不同,不仅与好友钱氏一起讨论格物的事情,而且还亲自去“格”官署里的竹子。 [61] 他们两人早晚去“格”竹子的道理。钱氏“竭其心思”,到了第三天便“劳神成疾”了。王阳明认为他是精力不足才会如此,因此他自己仍然坚持去“格竹子”。虽然早晚都在格竹子,但是依然得不到竹子的道理,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生病了。 [62] 王阳明“格竹子”的行为失败了,但是,他由此对朱熹的正统理学产生了怀疑,并萌发了自己去探索真理的冲动。

虽然,历史上的学者以及当代的很多学者都在批评王阳明的这一行为,认为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格竹子”的方法;但是,批评王阳明的这些学人大多是在文字层面推演一个逻辑出来,“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正如钱穆先生所言:“讲理学最忌的是搬弄几个性理上的字面,作训诂条理的工夫,却全不得其人精神之所在”。 [63] 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当然可以归结到很多原因,但是他做这件事情本身的确非常有意义。第一,他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思想家,而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行动者。第二,他是一个敢于怀疑以及挑战固有权威的人。这两种精神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在商界,都极其宝贵。后来,王阳明提出他在贵州那三年才真正理解了“格物”。他说:“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64] 在贵州,他体会到了“格物”的对象不是天下的事物,而是人的身心本身。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龙场悟道”一节加以进一步讨论。

“亭前格竹”的意义并不在于王阳明借此找到了真理,而是通过此事,王阳明向世人展现了追求真理的方法。他一方面学习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全身心地投入实践,一旦实践失败,便立刻去反思总结,甚至敢于怀疑千百年来的“真理”,从而开创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新格局。事实上,西方思想界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同样具有这种精神,不同的是,他们所关注的对象是客观的物理世界,于是西方文化的高峰产生了科学。王阳明的用功对象是人本身,因此产生了心学。我们发现,优秀的企业家身上往往也有这些品质。他们善于学习行业已有的经验,并有着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去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而且这种实践通常表现出全心全意、废寝忘食的特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企业家会及时调整自己,分析总结原因,及时寻找出路,有时候甚至要打破行业旧有的局限,开创一个新的行业格局。

二 龙场悟道

上文提到,由于受到刘瑾的迫害,王阳明被贬到贵州的龙场当驿丞。但是,正如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所说:“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用这句话来形容王阳明“龙场悟道”的过程,也十分契合。

王阳明在龙场可谓是困难重重。据载,龙场位于贵州的大山中,这里荆棘密布,有各种毒蛇虫蚁出没,而且该地有一种瘴气,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王阳明是浙江人,与贵州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而懂当地语言的随从在半路上不幸去世。当时苦闷的景象可想而知,艰苦的外在环境加上语言不通,王阳明名义上虽然是来“当官”,赴任龙场驿丞,然而,事实上条件之艰苦与发配边疆无异。而且,他由中央兵部负责武官的品级、升调、功赏的正六品官员,一夜之间贬为龙场邮政管理局兼招待所负责人。“屋漏偏逢连夜雨”,王阳明来到龙场时,连居住的地方都没有。一般人处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自暴自弃,但是王阳明不是,他在困难中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据载,当时王阳明“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只有生死的问题还没能解决。一般人处在这种情况下,最抛不开的恐怕就是荣辱的问题,而王阳明能够从中超脱,进而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这非常难得。王阳明于是“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 [65] 这时候王阳明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圣人处在这种境况下,有什么办法呢?《年谱》记载:“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66] 王阳明一天夜里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而且心情十分激动,“不觉呼跃”,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钱穆先生对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述:“龙场驿一幕,摧抑束缚,极风霜之严凝,虽还保存得他那种喷薄郁勃的活气,却不得不转换方向,使它敛藏闭蓄,反归自心;那时的他,才深刻而真切地认识了他自己的心与心之力。” [67]

那么,紧接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王阳明在龙场悟到了什么道呢?上述引文已经提到,王阳明所悟到的是“格物致知”的道理,就是从他当年“亭前格竹”开始就苦苦探索的道理,也是儒家修身的落脚点。他所悟到的道理究竟是什么呢?《年谱》记载:“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68] 换言之,人性中本来就含有“圣人之道”,常人与圣人在人性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并不是从外在的客观世界学到的,而是从内在的精神世界开发出来的。因此,有志于圣贤的人,要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的开发,亦即后来王阳明所强调的“致良知”。

王阳明后来系统地阐释了他对于“格物”的看法,并被门人黄以方记录了下来。王阳明认为,以前的儒者把“格物”理解为“格天下之物”,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69] 他认为对于先儒的解释,有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如果假设一草一木都有它们的道理在,如何去格呢?第二,如果能够格出草木等物理世界的道理,如何反过来“诚意”?王阳明四句经典名言传世:“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格物”十分简洁明了,就是“为善去恶”。《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同时,《大学》指出修身的路径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那么,王阳明是如何理解这个过程的呢?

王阳明认为,《大学》中所提到的“身”,包括耳、目、口、鼻、四肢等部分。修身就是要做到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论语》记载了这么一篇对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十二》)

儒家的根本在于求“仁”,孔子对“仁”的回答之一,即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王阳明的解释可以说是直接上承孔子。那么,如何在“身”上用功呢?王阳明说:

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70]

王阳明的观点很明确,他认为“心”是“身”的主宰。身体的各个部分虽然都有各种感觉功能,但是最终统领这些感觉的是“心”。因此,修身的根本在于修“心”。王阳明认为应当时常体察自己的内心,让“心”没有不正的地方。“心”这个主宰一旦正了,那么,用在视觉上,便没有非礼的视觉。用在耳朵、嘴巴、四肢上也是一样。因此修身的根本在于正心。

但是,问题又来了,“心”的本体是至善的,那么“正心”要如何用功呢?王阳明认为,要在“心”的发动处才能着力。“心”的发动处就是“意”,因此真正有着落的地方是“诚意”。例如,一念发动在于喜欢好的,那便去落实喜欢好的这一念头。如有一念发动在于讨厌不好的,那便去落实讨厌不好的这一念头。如果“意”都是“诚”的,那么“心”哪还有不正的?

讲到“诚意”,王阳明认为诚意的根本在于“致知”。他说:“所谓‘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 [71] 这里,王阳明讲到了他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良知”。按照王阳明的理解,人人都是知道自己的良知的。别人不知道而自己知道的那个地方正是良知。但是人有一个很顽固的问题。知道好的,却不肯依照良知去做,知道不好的,却不肯依照良知去不做,这种情况就是良知被遮蔽了,也就是不能“致知”。因此,“致知”又是“诚意”之本。人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良知,问题在于肯不肯把良知扩充到底。

但是,王阳明认为,“致知”不是悬空的,而是要在实事上做。如果“意”在于为善,那么,就在这件事情上实践去为善;如果“意”在于去恶,那么,就在这件事情上实践去除恶。“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 [72] “为善去恶”就是良知,因此王阳明认为诚意功夫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格物”。如果这样去格物,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王阳明认为,这种格物方法,“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73] 王阳明这一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居于何种身份,人人都能去实践,在修身这条道路上,人没有贵贱之别。

王阳明“龙场悟道”所悟到的道理似乎很简单,事实上也的确是很简单。但是,从另一面讲,人的良知被遮蔽得太严重了,道理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始终就是做不到。正如王阳明自己所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74] 在他看来,人都能知道自己的良知,修身原本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难就难在不能致那良知。这就好比人起床时的那一念,继续倒下睡觉相比而言更省力,挣扎起床似乎更费力。但是,一旦起床了,获得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企业家身上的优秀品质,往往也会发现这些品质都是十分常见的。而差别在于,企业家往往具有高度自律的品质,会将自己认可的品质落在实处。而一般人可能就在头脑上过一下,所犯的错正是如王阳明所说的,“悬空”了,没有在实事上去“格”。

三 天泉证道

嘉靖六年,即公元1527年,王阳明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二地。出发之前,与弟子钱德洪、王畿论学,史称“天泉证道”。

钱德洪,浙江余姚人,又称钱绪山,是王阳明最得力的弟子之一,被人称为“王学教授师”,《王阳明先生年谱》正是由他编纂。王畿,浙江绍兴人,字汝中,号龙溪,也是王阳明最得力的弟子之一,与钱德洪齐名。王阳明出征广西前,两人正在讨论一个重要问题。

王畿说:“先生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恐未是究竟话头。” [75] 他认为,心体是无善无恶的,“意”也是无善无恶的,“物”也是无善无恶的。如果说“意”是有善有恶的,那么“心”就不能说是无善无恶的了。钱德洪认为,心体原本的确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习染久了,心体上便觉得有善恶在,为善去恶,就是要恢复那本体的功夫。两人认为,阳明先生第二天将要出征,今天晚上可以去请教这个问题。

当天晚上接近半夜的时候,宾客渐渐散去,王阳明也准备进房去休息,发现钱德洪与王畿还在庭中等候,便出来一起到天泉桥上。钱德洪便把白天与王畿讨论的内容告诉了王阳明并向其请教。王阳明一听,非常高兴,说:

正要二君有此一问!我今将行,朋友中更无有论证及此者,二君之见正好相取,不可相病。汝中须用德洪功夫,德洪须透汝中本体。二君相取为益,吾学更无遗念矣。 [76]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两位得意门生的欣慰之情。他认为两位学生很了不得,其他学生中没有能够讨论到这个地步的。虽然两位学生在最后的观点上有所疑惑,但好在能够及时提问,如此我王阳明也可以安心出征了。两位得意门生如此一问,王阳明或许有些传道有望的喜悦。王阳明指出,两位学生要互相取长补短。王畿对于本体的体认比较深刻,钱德洪应该向其学习;钱德洪对于为善去恶的功夫体认比较深刻,王畿同样也要学习。两位学生应当互相取益,那么王阳明的学问就传之有人、了无遗憾了。王阳明的这句话很值得重视,它暗示着“天泉证道”中所谈及的内容就是王阳明一生思想学问的总结。

王阳明进一步阐释:

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77]

王阳明认为,两位学生说得都对,但是都不全面。王阳明认为,人有根基差别,但是,无论是什么根基都可以悟入本体。第一种是利根,这种人可以直接从本源的地方悟入,马上可以体会到本体就是功夫。第二种人的本体因人的习气而受到遮蔽,因此要在意念上去落实为善去恶。功夫熟后,遮蔽渐渐少了,本体也就明亮了。他认为,王畿的观点适合接引利根的学者;钱德洪的观点适合接引一般学人。两位学生如果能够取长补短,那么王门就可以接引各种根基的学人了。如果各自执着一边,就有缺失。思想史上很容易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在伟大的思想家去世之后,他的后学们常常会互不服气,乃至互相攻击,以求证明自己的道统地位。朱熹的后学如此,阳明的后学也是如此。从王阳明对两位学生的阐述中可以看到,其中既有传道之喜,又隐隐约约担心学脉分割对立。

王阳明说到此处,显然还不是很放心,又补充了两点看法。第一,世上利根的人不容易遇到。这类人虽然对于本体功夫一悟便能尽透,但是世所罕见。哪怕是颜回、程明道都不敢承当。因此不能轻易指望人直接用这种本体功夫。人心有积习,要引导他在良知上使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只是空想个本体,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78] 第二,向两位学生说明,今后讲学,一定要依照他的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9] 这四句话就是著名的“四句教”,可以说是王阳明对其一生思想学问的总结。在本体层面,王阳明相信“心”是无善无恶的。但是因为人有积习,因此意念发动的时候是有善有恶的。幸而人的良知是可以察觉这种善恶的,所要去做的就是为善去恶。他对两位学生说,按照这四句话去修身,可以“直跻圣位”,与圣人为伍。如果用此四句话来教别人,那就更不会有错了。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圣人,用功的方法都是这个。初学者用这个方法循序渐进而进入这门学问。直到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了,功夫也是如此。他又嘱咐,两位学生今后千万不能再更改这四句宗旨。这四句话对于任何根基的学人都能接引。不料,王畿全集中的《天泉证道记》将人分为上根之人与下根之人,用两种方法解释功夫与本体,在明代末年的思想界引来了重大争论。 [80]

天泉证道的第二日,王阳明从故乡出发,往广西进发,踏上了他最后的征程。钱德洪与王畿两位学生也随军为王阳明送行,一直送到了浙江省严滩(今属浙江桐庐县)。此处是汉代严子陵垂钓处,王阳明突发感慨,留下了一首诗 [81]

忆昔过钓台,驱驰正军旅。

十年今始来,复以兵戈起。

空山烟雾深,往迹如梦里。

微两林径滑,肺病双足胝。

仰瞻台上云,俯濯台下水。

人生何碌碌?高尚当如此。

疮痍念同胞,至人匪为己。

过门不遑入,忧劳岂得已!

滔滔良自伤,果哉末难矣!

王阳明回忆正德年间平定叛乱献俘虏,经过此处而没机会登台。现在重新经过这里,却又是行军打战,兼有肺病足疮,不免有些感慨。

四 吾心光明

本章第二节已经提到,王阳明到达广西后,顺利解决了思恩、田州问题,当地动乱首领也主动投降。王阳明的好友湛甘泉在后来的《王阳明先生墓志铭》中赞叹阳明为“武文兼资,仁义并行,神武不杀,是称天兵”。 [82] 解决了动乱问题之后,王阳明兴建学校,教化百姓。虽然比较好地处理了广西的战乱,但是王阳明的病情日益恶化,已经接近病危状态。于是,王阳明向朝廷说明情况,奏请回乡。然而朝廷圣旨迟迟不下,加上王阳明病情加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王阳明离开广西,朝故乡进发。行舟途中经过了伏波庙,于是王阳明便登岸拜谒伏波将军马援的祠堂。四十年前,当王阳明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就曾经梦过自己拜谒伏波将军庙。当时的王阳明有经略四方之志并研习兵法。当王阳明叩拜伏波将军雕像的时候,想起了四十年前的梦,于是赋诗两首。其一为 [83]

四十年前梦里诗,

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

所过须同时雨师。

尚喜远人知向望,

却惭无术救疮痰。

从来胜算归廊庙,

耻说兵戈定四夷。

想起四十年前的情境,王阳明觉得“宛如梦中”,他不禁感慨,此次广西之行更像是天意。

王阳明来到了广州,并在此休养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拜谒了六世祖王纲的祠堂。王纲是王阳明的六世祖,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后,推荐王纲为兵部郎中。后来广东地区有百姓起事,王纲被任命为广东参议,不料被海盗所杀。在王纲殉职的增城县,当地人民建立了王纲父子的祠堂。王阳明写了一篇《祭六世祖广东参议性常府君文》,以表达哀思之情。

王阳明也拜访了湛甘泉的故居。湛甘泉是他的好友,两人曾经在京师共同致力于复兴圣学。王阳明当年在京师遇到湛甘泉后,曾向人称赞道,数十年未见这样的人。湛甘泉亦向他人说道,放眼望去,也没有见过王阳明这样的人。于是两人相交讲学。此时湛甘泉并不在广州,但是王阳明追忆其二人复兴圣学的情境,不禁感慨万千,写下《题甘泉居》与《书泉翁壁》两首诗。《题甘泉居》的最后一句是“行看罗浮云,此心聊复足”。 [84] 可见,王阳明此时的内心是安定而自足的。《书泉翁壁》最后两句写道:“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道通看行迹,期无负初心”。 [85] 人生难得一知己,此时王阳明内心感慨但不感伤。

王阳明的病情日益加重,此时他的身体因咳嗽与腹泻极度衰弱,并且遍身皆发肿毒。虽然王阳明坐立不安,但是他仍然十分憧憬回乡后与门人一起讲学的日子。他在绝笔信《答何廷仁》中提道:“果有山阴之兴,即须早鼓钱塘之舵,得与德洪、汝中辈一会聚,彼此当必有益。” [86]

病重期间,王阳明仍然不忘记教育后学。他给钱德洪、王畿写了很多封信,询问家乡后学的教育情况。并且,在此期间,他还给学生聂豹写了一封论学长信。从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王阳明最关心的还是圣学的传播与人民的教化。

王阳明在广州再次上疏请求回乡养病,但是迟迟未得到朝廷的批复。于是,他从广州出发,北上江西。1528年11月25日,王阳明一行来到了江西的南安府(今属江西赣州),当时任职于南安府的门人周积来看望。王阳明坐起来,但是咳嗽不已。他问周积近来在学问方面怎么样了?周积一一应答并问老师身体如何。王阳明说,病情已经十分危险,所幸元气尚在,因此才没死。周积立刻去请医生抓药。28日晚上,王阳明问这是哪个地方?侍者回答,此处是“青龙铺”。第二天,王阳明找来周积,过一会儿,睁开眼睛和他说:“吾去矣!” [87] 周积泣不成声,问王阳明有何遗言。《年谱》记载王阳明微微一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88] 不一会儿,王阳明就瞑目而逝,享年57岁。阳明先生晚年有诗《中秋》一首,内容正好与临终遗言互相辉映。诗云 [89]

去年中秋阴复晴,

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

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

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

赏心何必中秋节!

这位被称为三不朽的传奇人物就此离开了人世。他留下来的这句话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不在于军功,而在于心学。在生命的尽头,他的内心也因心学而安定。

王阳明去世之后,江西人哭声震地,如丧考妣。门人钱德洪、王畿原本在去北京参加殿试的路上,听到先生去世的噩耗,立刻放弃了殿试。第二年11月,王阳明葬于绍兴城外约三十里的洪溪。据载,当时参加葬礼的门人有千余人。四方来观丧礼的人莫不哀哭。

王阳明的一生,传奇而伟大。他立德、立功、立言,被称为是真三不朽的人物。今人学习王阳明,不能将他神化,更不能将他丑化。他是一个人,他有感慨,他会生病,甚至57岁盛年早逝。他与普通人一样,都有生老病死。但他和普通人又不一样。当他的老师想着读书登第的时候,十几岁的王阳明想到的是读书作圣贤。当一般人都在袖手谈心性的时候,王阳明却全身心地去“格竹子”。当一般人将婚礼视为世俗中神圣的典礼的时候,他却因和道士静坐谈养生而忘了参加自己的婚礼。当一般人畏惧宦官刘瑾的时候,他仗义执言,“明知不可而为之”,被贬龙场。当一般人自暴自弃的时候,他却在艰难中悟出“格物致知”之理。王阳明顺境不染著,逆境不消沉,安住在良知中,最后光明而去。王阳明的学问很简单又深邃,没有长篇大论,直指人的本心,无论何种社会身份,都能去实践。有学者指出:“良知学不仅开辟了直指本心的心性修养路径,更借此明体达用,直指实践理想的经世向度。” [90] 但是他的学问又很难,不是难在学问本身,而是难在“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王阳明的传奇的一生对于当代的企业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企业家奋斗一生,最终追求的是什么?这是哲学的一个终极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家,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王阳明的选择是安住在良知上。良知知善知恶,王阳明的视听言动依良知而行,最终也是伴随着这颗光明的内心安详而去。无论追求什么,必须要超脱于名利恭敬,才可能得到安定。如果内心是依靠名利恭敬建立起来的,那么一旦外在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内心也会跟着波动不安。王阳明之所以安然度过各种大风大浪,是由于他的良知;最后光明而去,也是由于他的良知。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也可以说就是良知。


[1]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上)》,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前言第2页。

[2]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2页。

[3]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345—1346页。

[4]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四卷),《礼记大学篇伍严两家解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 张卫红:《敦于实行:邹东廓的讲学、教化与良知学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217页。

[6] 《王阳明全集》,第1345页。

[7] 《王阳明大传(上)》,第22页。

[8] 《王阳明大传(上)》,第33页。

[9] 黄叔度指的是东汉的黄宪,十四岁时就有人夸他可以与孔门高足颜回媲美。见《王阳明大传(上)》,第38页。

[10] 《王阳明大传(上)》,第39页。

[11] 李光军编著:《历代状元》,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目录第13—16页。

[12] 《王阳明全集》,第1536页。

[13] 《王阳明全集》,第1416页。

[14] 《王阳明全集》,第1416页。

[15] 《王阳明全集》,第1346页。

[16] 《王阳明全集》,第1346页。

[17] 《王阳明全集》,第1346页。

[18] 《王阳明全集》,第1346页。

[19] 《王阳明全集》,第1346页。

[20] 张希清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21] 张希清等:《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第11页。

[22] 《王阳明全集》,第1346—1347页。

[23] 《王阳明全集》,第1422页。

[24] 《王阳明全集》,第1页。

[25] 《王阳明全集》,第1347页。

[26] 《王阳明全集》,第1538—1539页。

[27]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1页。

[28] 《王阳明全集》,第1347页。

[29] 《王阳明全集》,第1348页。

[30] 《王阳明全集》,第1348页。

[31] 《王阳明全集》,第1348页。

[32] 《王阳明全集》,第1348页。

[33] 关于王阳明“亭前格竹”这一传奇故事的始末,本章第三节将进行详细讨论。

[34] 《王阳明全集》,第1351页。

[35] 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论述,可以参见《王阳明大传(上)》,第106—110页。

[36] 《王阳明全集》,第965页。

[37] 《王阳明全集》,第1349页。

[38] 《王阳明全集》,第1349页。

[39] 对于各个部门的职权,可参考陶希圣、沈任远《明清政治制度(上编)明朝政治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7年版。

[40] 《王阳明全集》,第1356页。

[41] 参见《明清政治制度(上编)明朝政治制度》,第115页。

[42] 《王阳明全集》,第1439页。

[43] 《王阳明全集》,第1353页。

[44] 《王阳明全集》,第748页。

[45] 《年谱》载此诗不全,此处转引自《王阳明大传(上)》,第227页。

[46] 《王阳明全集》,第1353—1354页。

[47] 张宏敏:《黄绾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引言第1页。

[48] 《王阳明全集》,第1464—1465页。

[49] 《王阳明全集》,第342页。

[50] 《王阳明全集》,第343页。

[51] 《王阳明全集》,第1381页。

[52] 《王阳明全集》,第1400页。

[53] 《王阳明全集》,第1400页。

[54] 《王阳明全集》,第523—526页。

[55] 转引自《王阳明大传》(下),第230页。

[5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页。

[5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4页。

[58]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页。

[59] 《王阳明全集》,第1348—1349页。

[60] 《王阳明全集》,第136页。

[61] 关于王阳明“亭前格竹”时的年龄,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年谱》记载的是21岁,但是根据陈来教授的考证,“亭前格竹”应当发生在王阳明17岁时。见《王阳明大传(上)》,第72页。

[62] 《王阳明全集》,第136页。

[63] 钱穆:《阳明学述要》,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64] 《王阳明全集》,第136页。

[65] 《王阳明全集》,第1354页。

[66] 《王阳明全集》,第1354页。

[67] 《阳明学述要》,第50页。

[68] 《王阳明全集》,第1354页。

[69] 《王阳明全集》,第135页。

[70] 《王阳明全集》,第135页。

[71] 《王阳明全集》,第135页。

[72] 《王阳明全集》,第136页。

[73] 《王阳明全集》,第137页。

[74] 《王阳明全集》,第137页。

[75] 《王阳明全集》,第1442页。

[76] 《王阳明全集》,第1442页。

[77] 《王阳明全集》,第133页。

[78] 《王阳明全集》,第134页。

[79] 《王阳明全集》,第1443页。

[80] 《王阳明大传(下)》,第237页。

[81] 《王阳明全集》,第874—875页。

[82] 《王阳明全集》,第1543页。

[83] 《王阳明全集》,第1460页。

[84] 《王阳明全集》,第879页。

[85] 《王阳明全集》,第880页。

[86] 《王阳明全集》,第250—251页。

[87] 《王阳明全集》,第1463页。

[88] 《王阳明全集》,第1463页。

[89] 《王阳明全集》,第873页。

[90] 张卫红:《敦于实行:邹东廓的讲学、教化与良知学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218—219页。 s2pOdyKLcPvleKkb0JoH0Vo5+zFsVIStmoWIBAtwtyEvLYzczm+deuY463ByN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