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生于巴蜀大地的一方学术,蜀学不仅源远流长、相续不断、高潮迭起,而且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在长期的流传与发展历程中,蜀学与中原学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以后的巴蜀,西汉文翁首开地方学校,传播儒家《七经》;东汉高 创设“周公礼殿”,祭祀古先圣贤。特别是始刻于五代孟蜀、成于北宋宣和的“蜀石经”,奠定了儒家“十三经”经典体系,流行中国1100余年,影响儒学发展至深至广。这些“文教兴蜀、庙学合一、大度包容、经传同尊”的规制,不仅为历代治蜀兴川树立了良好榜样,而且对后世中国儒学的教育和创新具有垂范和定型作用。
蜀学在制度设施、儒道合治、信仰体系、经典体系、核心价值等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成功经验,在历史上曾起到过导夫先路、率先垂范的作用。当代学人可以继承蜀学重教的传统,加强儒学学科建设,使儒学在当代获得新的生命和发展契机;继承蜀学经典体系的开放性,重新构建经典体系;借鉴蜀学独特而包容的“三才皇”“五色帝”及“周公礼殿”祭祀系统,重新构建当代信仰体系;利用蜀学儒道兼治而形成的“道德仁义礼”核心价值,重新构建适合当代儒学普及与应用的理论体系。如此等等,假以时日,一个有阵地、有经典、有理论、有信仰、有系统的“新蜀学”,必将应运而生!
[1] 本章曾以“‘蜀学’的特征与贡献”为题,发表于《中国哲学史》2017年第4期,今略有修改补充。
[2] (宋)吕陶:《府学经史阁落成记》,《净德集》卷14。
[3] 《汉书》卷89《循吏传》,第3625—3627页。
[4]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第1645页。
[5] (清)李承熙:《锦江书院志略》卷中吴省钦:《重修锦江书院讲堂碑记》,《儒藏·史部·学校史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6册,第314—315页。
[6] (明)杨慎著,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1,上册,第12页。
[7] (明)杨慎著,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6,中册,第999页。
[8] 刘咸炘:《蜀学论》,《推十文集》卷1,《推十书》,成都古籍书店1996年影印本,第3册,第2102页上栏。
[9] 按,《汉书·儒林传·孟喜》:“(赵)宾持论巧慧,《易》家不能难,皆曰‘非古法也’。云受孟喜,喜为名之。”“受”字,颜师古注作“授”:“‘名之’者,承取其名,云实授也。”(《汉书》卷88《孟喜传》,第3599页)故刘咸炘《蜀学论》注引作“云授孟喜”(《推十文集》卷1,《推十书》,第3册,第2100页下栏—2101页上栏)。
[10] (清)全祖望:《周易象旨诀录跋》,《鲒埼亭集外编》卷27,《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册,第293页。
[11] 程颐与其兄在成都看到一箍桶匠读《周易》,并为二程讲“既济”“未济”二卦;程颐在洛阳,向来请教易学的福建人袁滋说:“易学在蜀耳,盍往求之?”(《宋史》卷459《谯定传》,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第13461页)袁滋入蜀,果然在眉、邛之间见到深通易学的“卖酱薛翁”,可见四川晓易之人很多。程颐写《易传》在四川,现在重庆涪陵仍留有程子“点易洞”,他讲卦变与《东坡易传》又完全相同(金景芳《周易讲座》贲卦),可见程氏易学也可能受巴蜀易学的影响。由于上述因缘,程子乃有“易学在蜀”之说。
[12] (晋)常璩著,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新校注》卷3《蜀志》,第103页。
[13] (北魏)郦道元注,(清)杨守敬疏:《水经注疏》卷18《渭水中》:“汉高帝问曰:‘天有五帝,今四何也?’博士莫知其故。帝曰:‘我知之矣,待我而五。’遂立北畤,祀黑帝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段熙仲点校本,中册,第1533页)
[14] 参见舒大刚、尤潇潇、霞绍晖《“三才皇”与“五色帝”——巴蜀的古史体系与古老信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5] 参见舒大刚《“蜀石经”与〈十三经〉的结集》,《周易研究》2007年第6期。
[16] “蜀石经”当时立于文翁石室,后来原碑被毁,仅以拓本传世。1965年,有人在中国香港古董市场发现刘体乾所藏“蜀石经”拓片要拍卖,于是上报周恩来,拨款购回,才使其失而复得。今有9册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亦有刘氏石印本8册行世。
[17] (清)王士禛:《居易录》卷2:“贾似道……其与门客廖莹中刊书甚多,聊志其目:《全唐诗话》、《悦生堂随钞》一百卷、《九经》、《韩柳文集》、《三礼节》、《左传节》、《诸史要略》、《文选》。未刊者,《十三经注疏节》、姚氏《注战国策》、《注东坡诗》。”按,事见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贾廖刊书”:“又欲开手节《十三经注疏》、姚氏《注战国策》《注坡诗》,皆未及入梓,而国事异矣。”
[18] 详见舒大刚《“七经”、“十三经”、〈儒藏〉——“蜀学”与儒家经典的体系构建》,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第26辑,2016年8月。
[19] (秦)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审分览·不二》,第1123—1124页。
[20]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卷14上《尽心章句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3—394页。
[21] 《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505页。
[22]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载(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51,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15页。
[23] (汉)严遵著,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卷1《上德不德篇》,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4页。
[24] (汉)扬雄著,韩敬注:《法言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4页。
[25] (汉)扬雄著,韩敬注:《法言注》,第374页。
[26] (汉)扬雄著,张震泽校注:《扬雄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27] (唐)赵蕤:《长短经》卷1《量才》,《巴蜀全书》影印南宋杭州净戒院刊本,第7A页。
[28] (唐)赵蕤:《长短经》卷8《定名》,第30A页。
[29] (汉)黄石公著,(宋)张商英注:《素书·原始》,《汉魏丛书》本。
[30] (明)杨慎:《升庵集》卷65《璅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1] (明)来知德:《来瞿唐先生日录》外篇《客问》,明万历刻本。
[32] (汉)严遵著,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卷1《上德不德篇》,第3页。
[33] (汉)扬雄著,韩敬注:《法言注》,第74页。
[34] (唐)赵蕤:《长短经》卷8《定名》,第30A页。
[35] (汉)黄石公著,(宋)张商英注:《素书·原始》,《汉魏丛书》本。
[36] 参见舒大刚、申圣超《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