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明体达用:核心思想

先秦诸子,学术都各有所主,“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兼),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兒良贵后” [19] 。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为了辅仁则有“智仁勇”“道德仁艺”“仁义礼”和“道德仁义”等组合。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又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礼记·中庸》)此外,《曲礼》又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记·曲礼上》)之说等。后世诸儒,或取“智、仁、勇”,《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或从“仁、义、礼”结构而增减之,《孟子·告子上》曰:“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又《离娄上》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可见,孟子加智而成“仁、义、礼、智”结构。此外,孟子有时还加圣形成“仁、义、礼、智、圣”为“五行”,《尽心下》:“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20] 这个说法曾经遭到荀子(《非十二子》)的批判,但目前已得到出土文献(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的证实。汉儒董仲舒则以信易圣,组合成“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21] ,这一观念一旦形成,便影响中国士人的修身践行长达两千余年。

与上述诸家注重实践性的现实关怀稍异,孕育于巴蜀大地的古代蜀学,继承和发展了“道德仁艺”或“道德仁义礼”的组合,并与道家思想结合,创建了“道德仁义礼”的价值结构。王褒即主张“冠道德,履纯仁,被六艺,佩礼文” [22] ,初步形成“道德仁艺礼”结构,将“道德”奉为“五德”之冠。到了严遵,出于对《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等“五德对立说”的修正,融会儒、道,构建并阐释了“道德仁义礼”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后世蜀学(甚至道教)千古传承的独特体系:“故有道人,有德人,有仁人,有义人,有礼人。”又曰:“虚无无为,开导万物,谓之道人。清静因应,无所不为,谓之德人。兼爱万物,博施无穷,谓之仁人。理名正实,处事之义,谓之义人。谦退辞让,敬以守和,谓之礼人。凡此五人,皆乐长生。” [23]

严遵弟子扬雄继之,他在《法言·问道》中曰:“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 [24] 又《问神》有言:“事系诸道、德、仁、义、礼。” [25] 又《剧秦美新》有言:“神明所祚,兆民所托,罔不云道、德、仁、义、礼、智。” [26] 在孟子“仁、义、礼、智”之四德前冠以“道德”。唐代赵蕤涵融百家,远绍严、扬,在《长短经·量才》中指出:“故道、德、仁、义定而天下正。” [27] 又谓“故称之曰道、德、仁、义、礼、智、信” [28] 。北宋张商英在其所传《素书》中也说:“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29] “三苏”也将蜀学核心价值观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形上的层面“道”;其二,形下的层面“仁、义、礼、乐”。可见,蜀人在构建核心价值观时往往从两个层面来考虑:形上的道德层面,即本体的终极关怀;形下的实践层面,即日用常行的现实关怀。至明代杨慎也有“仁义起而道德迁,礼法兴而淳朴散” [30] 的说法;稍后的来知德也推尊:“冠道德,履仁义,衣百家,佩六艺” [31] 的说法;等等。

对于“道德仁义礼”这一结构,蜀人并非简单地取舍,而是有所论证、层层推进,进行了哲学思考和理论构建。如严遵,他之所以说“有道人,有德人,有仁人,有义人,有礼人”,原因就在于,“天地所由,物类所以,道为之元,德为之始,神明为宗,太和为祖”。道是根源(元),德是开张(始),神明即阴阳变化,太和即平衡和合,万事万物皆有元有始,并受阴阳变化的制约,以太和平衡为鹄,其他“仁义礼”等皆为形下的具体事物。他又说:“道有深微,德有厚薄,神有清浊,和有高下。清者为天,浊者为地;阳者为男,阴者为女。人物禀假,受有多少,性有精粗,命有长短,情有美恶,意有大小。或为小人,或为君子,变化分离,剖判为数等。故有道人,有德人,有仁人,有义人,有礼人。” [32] 道、德、仁、义、礼五种德行皆因人类所受先天禀赋不同而造成,即道行有厚薄,人品有异同,也就是孟子所谓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但是这些都是社会现实所需要的不同人等,也是人类因应造化而形成的不同人格情态,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不存在每况愈下、存一去一的问题。

扬雄进而在《法言·问道》中将此“五德”视为一个人修养之所必须,他说:“道、德、仁、义、礼譬诸身乎?夫道以导之,德以得之,仁以人之,义以宜之,礼以体之,天也。合则浑,离则散。” [33] 是说道是天道对人的引导,德是人禀受于天的德行,仁是待人的善心,义是处事的原则,礼是行事的规矩,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甚至修成贤者、圣人,不能缺少此五种修养。

赵蕤的《长短经》更是从人类行动的角度,完整地阐释了“道德仁义礼”(并“智信”)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他在《定名》中指出:“夫道者人之所蹈也,居知所为,行知所之,事知所乘,动知所止,谓之道。德者人之所得也,使人各得其所欲谓之德。仁者爱也,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义者宜也,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礼者履也,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 [34] 道通“蹈”,即人居、行、事、动所必须;德通“得”,即各得其所、各得其欲;仁即爱,兴利除弊、兼爱无私;义通宜,辨明是非、确定可否;礼即履,即行动有准绳、尊卑有分寸。道德与仁义礼智信,包含了人类知、行环节的各个方面,是辨别方向、得其所欲、兼爱互惠、明辨是非、动得其宜、行得其所的根本保障。

宋人张商英继承了赵蕤的基本理路,在其所传《素书·原始章》中说:“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35] 在他看来,道还是“蹈”、德还是“得”、仁还是“亲”、义还是“宜”、礼还是“履”,可见他对赵氏学说有所继承。但在对“五德”的具体表述和解说上,却又有他自己的推进和提升:道曲成万物却“不知其所由”,增加了更多的玄妙感和神秘感;德除了人之所得外,还扩大到“万物各得其所欲”,从赵氏关注的“人”推进到了万物;仁除了客观地为了亲爱而兴利除害、兼爱无私外,还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的功效;义除了客观地“明是非,立可否”外,还推进到“赏善罚恶,立事立功”的主动性;礼除了强调待人处事的“分”和“度”外,还增加了“夙兴夜寐,以成人伦”的内容。由此可见,张商英继承和发展了赵蕤的学说。

可以说,蜀人在使用“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概念时是有意识、自觉的,而且是完整的、系统的,甚至是理论的和哲学的。从王褒、严遵、扬雄以下,至赵蕤、张商英等人,他们在使用和解释这些概念时,也是互相连贯、前后相承、层层推进的,具体来讲就是前有所继,后出转精。 [36]

由于“道德仁义礼”的结构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生发性,故后世道教文献几乎予以全盘采纳。张君房《云笈七签》卷56《元气论》有言:“是知道、德、仁、义、礼此五者,不可斯须暂离,可离者非道德仁义礼也。道则信也,故尊于中宫,曰黄帝之道;德则智也,故尊于北方,曰黑帝之德;仁则人也,故尊于东方,曰青帝之仁;义则时也,故尊于西方,曰白帝之义;礼则法也,故尊于南方,曰赤帝之礼。然三皇称曰大道,五帝称曰常道,此两者同出异名。”将蜀学的核心价值观、“三才皇”、“五色帝”信仰和五行、五方观念都结合起来了。 cXBr8cmYu3Eu8OVBTNugAOUNAI6BtEw/NAmTh+hGx0xwNK0z4ixfWSkz4fJX9hh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