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尊经重教:经典体系

经典是学术文化赖以开启和传承的核心载体,儒家如此,以传衍儒学为主要内容的蜀学也如此。儒家经典的数量和体系有一个不断演进和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蜀学也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史载孔子初年传“四经”,这是继承西周教育国子的教材“四经”(《乐记》“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史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而来,到晚年他增《易》与《春秋》形成“六经”。到了西汉时期,博士只传“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而文翁石室则对“五经”体系有所突破,即在“五经”之外加《论语》《孝经》构成“七经”(见《三国志》《华阳国志》),又称“七艺”(2010年成都出土东汉《裴君碑》“孔修畔学,恢兴七艺”即其事)。因文翁要改变巴蜀的“蛮夷之风”和“好文刺讥”,《论语》《孝经》中伦理、道德教育,就很有价值,因此受到推崇。尽管中原也传《论语》《孝经》,但仅称其为“传”而非“经”,其地位可想而知。“七经”体系到东汉被普遍认可。郑玄“遍注群经”就有《论语》《孝经》注,汉庭刻“熹平石经”也是“七经”结构(有《公羊》无《孝经》)。这是蜀人对经典体系构建的第一次贡献。

至唐代,科举考试经典为“九经”,大儒通群经也叫“兼通九经”。即使“开成石经”刻了十二部也仍然叫它“石壁九经”,“九经”只数《诗》《书》《易》和“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因为其他几种(《论语》《孝经》《尔雅》)当时人们认为只是“传”。蜀石经从五代孟蜀开始刊刻,延续到北宋宣和年间,共刻了十三部(“九经”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合称“石室十三经”或“蜀刻十三经”,“十三经”概念由此形成。 [15] 可见是“蜀石经”提升了《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的地位。当时“石室十三经”带有注文,因此石碑极多,晁公武称“其石千数”,是历代石经中最大的。西安“开成石经”是114块,北京国子监“乾隆石经”是190块,杭州的“绍兴石经”规模也很小。只有“蜀石经”规模最大,而且校勘精良,为朱熹所引用,可惜经过宋末元初战火,失传了。 [16] 南宋时,邵武人廖莹中曾“节刻《十三经注疏》”未果 [17] ,已经继承“十三经”的组合;蜀人史绳祖的《学斋占毕》又载有人欲把与《礼记》同时产生且具有相同性质的《大戴礼记》列入,号为“十四经”。到了晚清,廖平严格区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试图按今文、古文两大系统来诠释儒家经典,将“十三经注疏”扩大到“十八经注疏”。可见,蜀人一直在不断努力充实经典,扩大规模,曾对“七经”和“十三经”体系形成作出过贡献。

蜀学对儒家经典体系的扩展,是有重要意义的:文翁石室时期将“五经”扩大到“七经”,明确提升了《论语》《孝经》的地位,使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迅速影响巴蜀地区,改变了“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战国策》)、“有蛮夷风”(《汉书》)的状况,汉代巴蜀地区孝廉辈出,学术鼎盛,有“蜀儒文章冠天下”“蜀学比于齐鲁”(《三国志》《华阳国志》)之称。“蜀石经”将“九经”扩大到“十三经”,顺应了唐代中叶以来《孟子》入经的呼声,促进了心性儒学的最后形成,也支撑了宋儒“四书”体系的形成。廖平“十八经注疏”的构想,尽管尚未完成,却预示着以史学方法研究经学的全面到来,促成清人“以复古求解放”运动从东汉许郑之学(古文经学)恢复到西汉今文经学的新进境。 [18] vcA7HMIRg2Hw662SpJeRRUS5IBUGzbB1pC9pBRJVqLMRSsSncVvhmJxeGGLNzf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