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元明清初行省时期:蜀学转入低迷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明清皆沿此制。元代对四川州县大加减并,云南独立成立行省,汉中划出归陕西管辖,自此经济文化落入低谷。元末红巾军起义后,1361年,明玉珍及其子明昇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权,建都重庆,1372年为明朝所灭。明代,四川是全国13行省之一,辖区除今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遵义和滇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入川屠蜀,进而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1646)。清初,初有康熙平定吴三桂叛乱,接着又有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川、滇、黔西南一带长期战乱,社会骚动,时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 [65] 之说。此期间,蜀乱未已,生灵涂炭,巴蜀成了中央政权和各路势力既要争取,又要打压和严控的区域,必然严重影响学术文化的正常发展。

元明清初,巴蜀学术文化虽有所回落,但特色不甚明显,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南宋末年,宋蒙(元)长期战争,川陕一带由于处在战争最前线,战事长达45年之久,故所遭破坏最为惨烈,人口剧减,城邑被毁,由汉至宋延续了1300余年 [66] 的文翁石室也毁于战火。时人吴嗣昌描述当时的战争惨况说:“臣窃惟蜀寇深矣,蜀祸惨矣!以艺祖荡平之境土,而今被天下莫强之寇;以髙宗涵育之人民,而今遭振古所无之祸。……屠成都,焚眉州,蹂践邛、蜀、彭、汉、简、池、永康,而西州之人十丧七八矣!……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野。青烟弥路,白骨成丘。哀恫贯心,疮痏满目。” [67] 元既得四川,对曾经殊死抵抗的地区(包括四川、江南等地)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进行野蛮的高压统治,使蜀学不振,文化凋零。当时虞集就说:“吾蜀文学之盛,自先汉至于唐宋,备载简册,家传人诵,不可泯灭。宋南渡以来,蜀在斗绝一隅之地,然而文武忠孝之君子,冠盖相望;礼乐文物之懿、德行学问之成,立功立言,卓荦亨畅;下至才艺器物之类,其见诸文辞者,亦沛然非它州之所能及矣。丧乱以还,废轶殆尽!(虞)集虽尝从父师闻一二于千百,盖亦以微矣!” [68] 吴天墀揭示说:“由于蒙古贵族势力兴起,灭金侵宋,在战祸深重的40多年的日子里,四川人口锐减,城邑村镇化为丘墟,随南宋政权的山脉崩溃,一度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濒于萎谢,四川的面影就显得暗淡起来了。” [69]

世称“冠绝天下”的石室学宫,直到元朝后期才得以恢复。至正五年(1345),太原人王守诚为四川廉访使,“儒学提举谢晋贤请复文翁石室为书院”,守诚乃“采以上闻,成之,风采耸动天下,论功居诸道最”。 [70] 史称守诚“气宇和粹,性好学,从邓文原、虞集游,文辞日进” [71] ,他之所以重视文翁石室的恢复,也许还与邓、虞两位乡贤的影响有关,不过其时上距大元立国已75年,而下距其灭亡亦仅20余年矣。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号称天下第一学府的文翁石室一直处于废弃状态,岂不可叹!

故此,元代人才既少,文献亦寡,留下的巴蜀文献也就十分有限。至如赵采(潼川人,撰《周易程朱传义折衷》33卷)、任士林(居绵竹,著《松乡文集》10卷)、王申子(邛州人,撰《大易缉说》10卷)诸人,虽颇有著述,但仍未进入元文化之主流(如“元曲”“理学”)。不过,祖籍巴蜀、迁居外地的人士,仍有不少人在传承蜀学,蔚为文化奇观。如元代教育家、易学家黄泽(字楚望),祖籍资州(今资中),迁于江州路(今江西九江),史称“近代覃思之学,推泽为第一。吴澄尝观其书,以为‘平生所见明经士,未有能及之者’” [72] ;祖籍蜀中导江(今都江堰),“侨寓江左金华”的张 ,精于朱子之学,与郝经、吴澄同称“三贤”,“其在维扬,来学者尤众,远近翕然,尊为硕师” [73] ;祖籍仁寿,移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的虞集(虞允文五世孙),长于诗文,与姚枢、吴澄相往还,居“元诗四大家” [74] 之首;祖籍绵州(今绵阳),避兵入杭的邓文原(字善之),擅长书法、诗文;苏轼九世孙,久居金华的苏伯衡(字平仲),博洽群籍,为古文有声;原籍嘉州(今乐山),生于吴中的杨基(字孟载,号眉庵),擅长诗文,与高启、张羽、徐贲同列“吴中四杰”;其先蜀人,徙居常州,再徙平江(今苏州人)的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善画能诗,为“明初十才子”之一;祖籍四川,自号“青城杨朝英”,外居外地,编选元曲总集《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人称“杨二选”)。同时,受雕版印刷术普及之赐,元代巴蜀著作仍有80余种见称于各类文献。

及乎明世,专制更甚,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钳制亦复如此。明代从初年开始,即以程朱理学束缚人心,以八股制艺扼杀才情,巴蜀士人,亦受害殊深。在明代前期,巴蜀学人除苏伯衡、杨基、徐贲及周洪谟等稍有事迹可陈外,在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学术团体中,蜀人皆身影寥寥。正德、嘉靖之时,杨慎尚云:“吾蜀科第,莫盛于宋……经元兵之惨,民靡孑遗,积以百八十年,犹未能复如宋世之半也。” [75] 直到杨廷和为内阁首辅、杨慎高中状元后,这一学术不振的状况才稍有转机。是时,熊过、任瀚名列“嘉靖八才子”,杨慎、赵贞吉、熊过、任瀚同称“西蜀四大家”,一时声望炽甚。可是旋因“大礼议”忤旨,杨廷和遭罢相家居,杨慎遭廷杖远徙,蜀学又受到重创。后有陈以勤、陈于陛父子相继担任内阁大学士,蜀学稍见曙光,又因不屑于朋党之争,而罢相家居。

在儒学领域,无论是明代前期传衍的程朱理学流派,还是后期盛行的阳明心学学案,川人都是隐迹遁名、乏善可陈,网罗有明一代儒学人物而成的《明儒学案》,除邓豁渠、赵贞吉、来知德载于附传(或诸儒传)外,竟无一个学案以蜀儒为案主。明代四川学术之衰,亦已极矣!幸有杨慎撰书400余种(今存140余种),反理学而倡博洽,斥心学而尚考据,著述之富,明代第一;又撰《丹铅录》系列,提倡考据,开清代实学先声。易学家来知德隐德潜修,撰《周易集注》,发明“错综”“反复”之义,尤有心得。思想家唐甄,撰《潜书》以斥专制君主,章太炎称其具有“上继孟荀、下启戴震”之功。蜀学得此3人,稍有振兴气象。据初步考查,明代有巴蜀文献800余种,数量也还不少,但较之汉、唐、宋时蜀学领军主流学术的盛况,已风光不再。元明时期的巴蜀学术,经不及汉,诗不及唐,文不逮宋,违背了汉唐两宋的“巴风蜀韵”。

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况,重现于巴蜀大地,其中又以省城所在地成都受害最深,不仅学校成为樵牧之地,连城市也是虎兕之场,四川学术再次陷入低谷。前有张献忠之乱,再有吴三桂之叛,明末清初的战乱,正是四川学术不振的重要原因。这一状况持续了60余年,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锦江书院才在文翁石室的废墟上得以重建,石室教泽才有望得到延续和传承。可是,紧接着又有清廷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用兵,以及道咸年间的社会动荡,“乾嘉以降,士气非不振兴,而又以金川、西藏日搆兵戎,教匪盐枭相继稔乱”,致使教育不兴,学术颓败,文献和学术当然就更不会被重视。于是“尘编蠧简,几解收藏,郡县志乘,率多简略”,以至于“纵揭德振华之士挺起一时,未几而风微顿歇,姓字模糊”,甚至于“在子孙且有不知其祖父之为何如人者!” [76]

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哪里还谈得上复兴蜀学呢?有清260余年,号称“文教昌明,超越古初”,清儒在辞章、义理、考据三大学术领域,皆有超越前代的作为,唯四川“曾无一人达于国史,以列诸《儒林》《文苑》者!” [77] 不仅国史无载,而且江藩《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的主传也没有四川籍学人。学人因而感慨:“岂其江汉炳灵,顾至今寂寂也欤?良以蜀当献贼(张献忠)之乱,孑遗无几,文献已荡如矣。嗣复吴藩(吴三桂)煽逆,科举较迟。” [78] 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初直至道咸,四川学术几于不振。

唯因清代距今为近,学术文献尚易保存,故书籍著录为多,学人也略有事迹可述。论其著者,则有“丹棱彭氏”(端淑、端洪、肇洙、遵泗)、“遂宁张氏”(鹏翮、问陶、问安、问彤)、“新繁费氏”(经虞、密、锡璜、锡琮)、“罗江李氏”(化楠、调元、鼎元、骥元)、“蜀中三李”(剑州李榕、忠州李士棻、中江李鸿裔),以及“双流刘氏”(沅、梖文、咸荥等)。彭端淑自八股而文学,功名、辞章俱优为之,主锦江书院讲席多年,造就人才甚众;张问陶以“诗书画三绝”鸣于乾嘉之际,与吴梅村诸人相颉颃;费氏父子祖孙,三世传经,教泽施于蜀中,锦江书院之作育人材而有得,端赖于此;“罗江李氏”崇尚博学,文献故家,诗词盟主,调元尤拔乎其萃;“蜀中三李”擅长诗文,精于书法,李鸿裔尤为曾国藩所赏识;刘沅贯通三教、融会汉宋,遍注群经,于道儒两界卓然立一大宗派。 M1KnKlj9DF6grv0MddOLskZY9hNe4/0Wyk0HS+bjs4H89a3kNt969sTg1Lyq0A2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