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口译定义

口译这个术语的英文表达为interpretation,也经常被称为oral translation。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翻译(translation)包括笔译(written translation)和口译(oral translation)。由此可见,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

口笔语翻译都需要通过阐释、推断讲话者或作者的意思和意图。口译(interpreting)已然成为现场口语活动的术语,这或许是因为从语言学角度看,口语较笔语的变数更多,需要更多的阐释。抑或是由于口语要从更加即时的证据中加工出意义——从讲话者的语调、表情、肢体语言到整个鲜活的事件环境——但是言语本身的确定性较差,因为言过无声而写过留痕。也或者仅仅是因为口译是现场活动,其间听/观众目睹译员阐释角色,像演员一样重现讲话者的个性和风格。

口译,据《大英百科全书》(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的注释,即英语中的interpreting或interpretation来自拉丁语,其动词形式interpretari的意思是解释、阐述(to explain,to expound),interpres则是其名词形式,指代理、中介或阐释者(an agent,go-between,interpreter)。前缀 inter表示在(两者)之间,词根pret可能与希腊语中表示说( ,即to speak)或做( ,即to do)的动词有关。总体来讲,interpreting或interpretation就是指将意义不明的语词或一种陌生语言的意思进行解释和传达使之为听者理解的行为。(1911:710)从辞源学角度可见,口译过程就是释意,口译员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做好不同语言的讲话者之间的桥梁和协调者。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代西方口译理论主流派(如欧洲的释意派)的主张多见集中于有关如何“解释”的各种命题。简而言之,口译是抓住有意义的语言信息、理解意义、复原意义。维根斯坦(Wittgenstein)(1973:533)对意义、表现、理解和解释四者的关系作过以下阐述:“但在第二种情况下,一个人怎样才能解释、表达或传达他的理解呢?问问你自己:你如何引导别人去理解一首诗或一个主题?回答了这个问题就等于告诉我们:意义在这里是如何加以解释的。”

维根斯坦的阐述可以总结为图1-1(刘宓庆,2006:2),由图可见,口译行为是一种语际解释行为,它的根据是源语的语言符号化表现,即通过对语言符号化表现的解释获得对源语意义的理解。据此,口译行为的基本运作程式可以小结为图1-2(刘宓庆,2006:3),如图所示,解释可以说是口译的基本功能。

图1-1 对意义加以解释以获得理解

图1-2 口译行为的基本运作程式

那么“口译”在中文中又作何解释呢?唐贾公彦的《周礼义疏》对“译”的诠释是:“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的说明则是:“译,陈也,谓陈说内外之言。”(陈福康,2000:3)而中国古代称“夷语”(境外语言)为“反舌”,故翻译者(特别是口译者)常常被称为“舌人”。由此可见,无论是英语中的“interpreting”,还是汉语中的“译”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泛指对晦涩难解之语的理解诠释或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传译,后者才指通过口头方式(也包括非言语方式)在不同语言之间实现意义转换和重新表达的语言交际行为。在许多国家,“interpreting”这一术语还包括了手语翻译,或称哑语翻译(sign language interpreting)这一传译类型,但在汉语里由于“口译”一词使用了“口”字而对此类型无法体现。(任文,2010:2-3)

从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视角着眼,“口译”可定义为译员以大脑为驿站进行演绎、怡益听众的目的性交际行为,多种认知活动间相互博弈的注意力协调型加工过程,在异语间移易言语外壳,以源语意义的快速理解、准确记忆与译语顺畅表达为要义亦保障该意义在一定幅度内游移的职业化专业技艺。(吴文梅,2015:2)

总而言之,口译活动不宜被视为机械转换语音符号来源信息的翻译活动,而是为了实现双方交流信息和沟通情感的言语交际活动。也就是说,口译并非孤立地转换词和语句等语言单位的言语活动,而是为了有效促进交际须得兼顾交际内容所涉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含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三部分)等信息的综合言语交际活动。由此可见,口译已然跨越了语言活动的藩篱,进而延伸成为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交活动。 t8NQGfMARd7Kl1Sr2jTKUAccYqocDAa1mMb4E5GDBrM2duqzuKT3pvD2dq5eSdx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