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过程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口译的基本过程大致总结为输入、解码和输出三个环节。从外在的表现形式上看,口译过程是由源语转码为译语,即以源语形式输入,经过转码,后来以目的语的形式呈现给听众。从信息内容的变化方式看来,该过程始于信息感知,进而信息处理,终于信息表达。从译员工作的角度看来,口译过程自始至终可以分解为信息接收、信息解码、信息记忆、信息编码和信息表达。
从译员的视角观测到的口译过程,详细说来可做以下阐释:首先,信息接收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听入;二是视入,前者更为多见。作为口译过程的起始环节,听入是口译最常用最基本的信息接收形式,其听入质量取决于译员的听觉能力。视入作为辅助手段,主要是在视译时接收信息,使用频率不高。口译作为话语交际行为,目的是促进交际双方高效交流,因而译员在接收源语信息时应采取主动听入的方式,注重源语信息发出者的神态和语调,重点提取源语信息的意义(话语意义和交际意图)。解码指的是译员解译接收到的源语信息,即获取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所包含的重点信息,源语信息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形式丰富复杂,既有呈线性排序状的,也有呈层次交叠状的。人脑对语言信息进行立体式加工处理,译员在解译语言信号的同时对非语言信号以及它们同语言信号之间可能发生的关系进行综合辨别和解析。口译记忆的信息处理是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长时记忆)相互加工的过程,译员综合利用三种记忆机制的相互联系和特点,储存并加工好所接收的信息,即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详见下文口译记忆部分),彼得森(Peterson)(1968)的实验得出短期记忆存在遗忘曲线的规律,因而笔记成为口译记忆的必备环节。编码是指将源语信息解码所获取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赋予目的语的表达形式。编码涉及源语语言的结构调整和词语选配,因而译员需要排除源语语言外壳和体系的干扰,提取其中的意义并按照目的语的习惯表达形式重新遣词造句。表达指的是译员解码后的信息以目的语编码并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传译出来。译语表达是口译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口译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其成功的标志是准确(信息完整到位)和流畅(话语表述和逻辑思路流利顺畅)。
口译过程,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作为一种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言语交际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即译员在接受源语之后进行信息概念提取与转化,最终以译语表达源语意义而结束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口译过程描述为:信息输入(接收)—信息加工、储存—信息输出(运用和传递)。其间,信息以源语声学符号(或视觉信号)的形式通过译员的耳朵(或眼睛)进入其心理加工系统,译员通过感知、注意、联想、预测、推断、表象、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将外部输入的信息与其大脑中固有的知识存储(图式)接通,通过将外部输入的信息与内部固有的信息进行联系、比照、分析等操作,对这些输入的信息进行解码、意义建构、集成、提取、加工(分析、综合、推断等)、再加工(直至便于最优化存储)并进行记忆存储和记录存储(卢信朝,2013:2),同时在大脑中寻求对等的目标语对这些经过加工的意义进行语言表达,最终将目标语语言表达形式外化为声学符号(视觉信号)进行发布。
董燕萍(2005:143-144)总结的口译心理包括:(1)言语听辨与理解。言语听辨与理解系统根据言语输入与语篇、语境、百科、词库等知识生成命题与命题网络,是脱离源语言语形式的思维语言(在交替传译中生成的应该是命题网络)。(2)言语计划。言语计划系统根据发言人的意图,对理解生成系统的命题或者命题网络进行监控与加工,生成言语信息。(3)形式合成。构成器根据心理词库的信息将前言语信息转换成内部言语即语音计划。内部言语是否达到最初目的,需要经过言语理解系统的检测。(4)发音。发音器将内部言语转换成外部言语,听辨与理解进一步检测其是否满足最初意图。
结合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吴文梅(2015:3)将口译过程总结为:口译过程呈现出以意义传递为核心,在源语理解经历语音知觉、词语识别、句法加工、语义表征与语篇理解五个水平的过程中以脱离源语语言外壳为主并辅以递增加工,在译语表达经历信息概念形成、概念言语转换、言语形式生成、言语产出监控四个水平的过程中以意义驱动加工为主并辅以构式驱动,同时语言转换与记忆操作贯穿于其始终的并行加工式整体性认知心理线路。
陈菁以弗里斯对言语交际中三个重要因素(言语行为、意义与言语)的分析为依据,分析了口译流程,见图2-1(陈菁,2005)。依据该模式,译员首先要完整接收源语发出的信息,其次要透过言语的表层意义获得深层含义,最后要用目的语传译深层含义。具体说来,包括听辨理解、记忆、语言转换和译语传译等并行和顺序加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译员的任务包括言语信息的感知、存储、提取、转换和表达等内在的信息处理。进一步说来,口译过程是以话语为基础,认知为途径,促进有效交流为目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
图2-1 口译流程图
巴黎释意派理论创始人塞莱斯科维奇(Seleskovitch)(1975:48)认为,“口译的过程不是由一种语言直接变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而是首先把别人的讲话归纳成为自己的想法(理解阶段),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表达阶段)”。口译过程可总结为以下主要信息加工环节:信息接收、初步加工与储存、实现语义意图、译语搜觅、句法信息形成与信息输出。该过程是言语听辨理解、信息认知加工、信息概念形成、译语传译信息,同时隐含语码转换、自我监控、信息记忆等持续跟进又并行的信息处理过程。简言之,即意义理解、意义形成与意义表达。
塞莱斯科维奇采用口译“三角模式”(见图2-2)(Seleskovitch,Danica & Marianne,Lederer,2003:238)简单、明确地阐释了口译的工作过程。
图2-2 口译活动“三角模式”
由图2-2可见,从“语言1”到“语言2”的转换过程有两个子过程:一是通过直接的代码转换实现;二是首先从语言1到达三角模式顶端的意义,之后再传至语言2的释意结果。如图所示,在第二个子过程中,语言1作为源语声音流所蕴含的信息经过分析、理解和领悟,被加工成为意义。之后源语的措辞即可被谨慎地丢开,只保留源语所表达的信息内容,源语的语言外壳就被脱离。源语信息内容的意义便由译语表达出来,从三角模式的顶端发送出去,即被释意,最终以语言2的形式被传译。
据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所述:“……口译过程假设为一个三角模式。从三角形的顶端开始传送自发表达的思想,因为变成意思的源语形式已不再有约束力。底部表示未经语境或情景更改的概念从语言到语言的直接翻译,这些概念只是知识的目标而不是理解的目标”(Seleskovitch,Danica & Marianne Lederer,2003:239),也就是说,口译的过程不单单是简单的双语(语言1和语言2)互换,三角顶端的意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决定性的。此三角模式所展示的口译全过程可以简约成为三个环节:听辨理解构建源语与意义的关联、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提取意义和记忆信息、译语表达实现意义的译语传译。
无论是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还是安德森的程序性知识发展模式,抑或是他把习得知识划分为知识编译和协调程序,也或者能力发展和认知学习模式,都针对口译过程的各个环节展开了不同角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