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青年的“边际人”心态

每一对婚姻的发展,每一个家庭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处在一个具体的历史阶段中,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之中,与当时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开展青年人的婚姻心理研究,就必须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态等背景进行分析,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青年人婚姻心理发生的缘起。当下的中国青年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一代人,他们左手是历史——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思想;右手是现代——互联网上的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矛盾与接纳、对立与统一等同时塑造着中国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一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中国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经济的转型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带来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跨越式的发展让中国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内取得了过去数百年间都未有过的重大成就,也形成了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和生存质量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在中国社会宏观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中国人的微观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同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嬗变”(周晓虹,2011)。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文化急剧膨胀,对外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人民的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意识逐步确立。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本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思想观念也极大地冲击着中国人的思想。在这种超常规的、高浓缩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习俗观念被撕裂,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影响下,逐渐开始自我否定和更新,人们的价值标准、人生态度、思维方式都急剧变革,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颠覆性的新变化。

当代中国青年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国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变迁主要在四个方面对青年一代产生重大影响:第一,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第二,社会流动增加和社会分化加剧;第三,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与多元化;第四,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风笑天,2013)中国青年在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中成长,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也带来观念上的不断更新,这种文化的交替碰撞和社会规范的变迁使中国青年成为典型的“边际人”。

“边际人”是指处在新旧文化交替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与选择互动过程之中的一种转型人格,是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人的价值心理双重化的产物,它实质上是原有价值观念倾向矛盾冲突的结果。(孙玉杰,1994)边际人受到传统价值和新的现代价值的双重支配,他们的思想观念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但行为却是现代的,因此思想和行为时不时地会产生冲突。叶南客(1990)认为,边际人的概念有三重含义:“一是事物的边界处、边缘处;二是两个事物间的转折点;三是‘边际’不只是一个转折点,还表现为双轨制转型中的冲突区或过渡带。”在周晓虹(1996)看来:“边际人”相对来说是更文明的人类。因为在“边际人”的思想中,原有的文化与新文化碰撞而产生的道德混乱正是文化的变迁和融合的表现。“边际人”会成为眼界更加开阔、智力更加聪明、具有更加公正和更有理性观点的个人。

当代中国青年所面临的社会转型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宏观方面的转变,也包括人们的心理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微观方面的变化;世界的全球化使青年人的思想和意识更加多元化。青年人思想活跃、吸收能力强,对于社会的新变化、新观念和外来文化的新思潮反应迅速。青年人作为连接“传统”和“现代”的人,置身于中国农耕文明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接受了网络社会的信息爆炸,青年人的行为受到“双重价值系统”的支配,他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快乐,但同时背负着传统的桎梏。

孙玉杰(1994)认为,中国青年在人格结构和社会心态、价值心理的变化上表现出明显的“边际人”特征,他们的价值标准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化,呈现出以自我为主体的意识特点。周晓虹(2011)将中国人对急速社会变迁的一种精神感悟称为“中国体验”,认为其“具有鲜明的边际性或两极化特征”。这种边际性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颉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以及积极与消极的共存”。边际人由于受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塑造逐步形成双重人格,其人格具有边际性、过渡性、易变性和矛盾性特点(姜兴中,2012)。青年人的“边际人”社会心理和人格特征体现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作用于他们的婚姻家庭,对他们的个体发展和家庭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婚姻家庭已经从农业社会的血亲主位、父子轴心、男性专权的传统家庭,向信息社会的婚姻主位、夫妻轴心、两性平等的现代家庭转化,追求婚姻自由与平等是主要内容。(张志永,2011)翟学伟(2017)从关系向度上将中国人的婚姻分为爱情婚姻和缘分婚姻。他认为爱情婚姻是指由个体的自主性与彼此的吸引力所建立的夫妻关系;缘分婚姻是指由外在的天然性所构成的般配而建立的夫妻关系。爱情婚姻将爱情作为维系夫妻之间婚姻生活的基础,强调夫妻相爱、相守与捍卫家庭生活;缘分婚姻则基于天地造化孕育生命直至将生命看作天命的认识,需要媒妁之言来说合两人,再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程序(如合八字)来证明两人之间的姻缘。爱情婚姻注重个人内在性,注重自我感受,强调双方感情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行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时需要保鲜,追求富有激情的婚姻关系;缘分婚姻强调关系外在性,注重般配,追求婚姻的稳定性,是平静地过日子,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更多地考虑家庭中其他人的期待与感受。中西方文化的流变决定了中国人的婚姻多为缘分婚姻,西方人的婚姻多为爱情婚姻。“如果说当今的中国年轻人已经认定爱情是婚姻的基础,那么他们在谈恋爱时是浪漫的,紧密的,可一旦结婚,大多便会带缘分婚姻,彼此很快就松弛下来。”(翟学伟,2017)

目前中国处于婚龄的青年群体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是家庭的中心和关注的焦点,在观念及行为上有其鲜明的群体特征:个性更加自我,受教育程度较高,结婚年龄推迟,价值观多元化,消费观超前等(刘文等,2013)。黄洪基等人(2009)对已开展的有关青年人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80后”群体的十大特征:(1)价值观上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性,注重自我。(2)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3)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4)相信事实。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6)热心社会活动,有较强的公民意识。(7)更容易接受环保理念,践行“乐活”的生活方式———以环保、健康为理想的生活方式。(8)娱乐化。希望事物是有趣的、新颖的。(9)开阔的国际视野。(10)具有现代人格。追求互利、双赢和效益、务实、理性的观念。他们同时也认为“80后”总体上以个人为中心,不通人情世故。在群体特征方面存在四大缺陷——缺乏学习兴趣、勤劳节俭意识差、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较弱。

当代青年人从小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强,注重个人在婚姻家庭中的平等地位、自由、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青年人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比父辈们更高。他们在父辈的婚姻关系下成长,在童年时见证了父母的婚姻模式,见到了父辈婚姻中的幸福,也目睹了一些父辈不幸的婚姻,因此当他们走入婚姻生活中时,他们会极力避免重蹈覆辙,希望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不会轻易地压抑自己的感情,也不愿意委屈和牺牲自己,他们想要幸福的婚姻,不愿意要凑合着的、貌合神离的婚姻。青年人的婚姻表现出与传统婚姻不同的新现象,如“闪婚”“闪离”“试婚”“同性婚”等各种婚姻现象。青年人注重追求个人利益,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关注自身的物质需要;竞争意识和平等意识强;他们不再将家族放在首位,取而代之的是个人情感需求至上。“婚姻家庭也开始重视每个成员的需要和利益,为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形成了‘以人为本’和‘个人与家庭兼顾’的现代婚姻家庭观念。”(闫玉,2008)青年人的婚姻不会再按传统观念维持,但是他们在追求自由时会受到现实的羁绊,处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体现出典型的“边际人”心态。这种“边际人”心态对青年人的婚姻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dn3NCksajrT4BFlzjNXgI+Ccks44lrgdN5Ix6IW7ta0Rtt1cWMOecJzcrIJpL3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