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甫去世四十余年以后、元稹为其撰写墓系铭开始,这位唐代诗人的文学地位与日俱增。南宋号称“千家注杜”,金代元好问首倡“杜诗学”,关于杜甫其人其作的研究长盛不歇。但《元史·顺帝本纪》中 “谥唐杜甫为文贞”的记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并不为人关注。清代以来,尽管亦曾有仇兆鳌、钱大昕、赵翼、俞樾、陈垣、吉川幸次郎等学者对此偶有提及,但对于像请谥人身份、官方追谥的过程等关键性问题也依然未能够解决。因此,在杜甫始终被后世视为诗学典范的同时,诗人得谥这一重要的“身后事”又始终稍显寂寞。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本书基于对元明清时代相关正史、文集、方志等大量文献的调查,首先针对元代“谥杜”始末作出了考订,指出这次追谥实则缘于一位蒙古士人的提请。请谥人名叫也速答儿,字达可,曾为官三朝,致仕时升授秘书大监,最后归隐于四川果山。他为杜甫请得谥号,与其在成都立学宫、建书院、遍行东南收书以及铸礼器等一系列壮举是同步进行的,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化事件。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又会发现,这个本应很强的“杜甫记忆”,却在进入明代不久之后就迅速转入沉寂。即便杜甫在诗坛的地位与日俱增,但在明人编纂的大量杜甫传记资料中,这个诗人身上最重要的标签,却始终处于缺失的状态。直到明朝中后期,“谥杜”一事方在王世贞、茅元仪等人的笔记中偶有复现,但呈现出来的却是与元代当时截然相反的拒斥态度,其间关节极耐深思。
延着这一脉络进一步挖掘,我们又可以发现,多民族文化背景中汉民族的自觉意识,不仅存在于明代中后期的“谥杜”批判,也同样贯穿了此前漫长的记忆空白。洪武年间,方孝孺借由对蜀王重修成都杜甫草堂的记录,刻意绕过元代谥杜一节,重新讲述了一段胜国缺席的杜甫接受史;明朝中期,李东阳在近距离了解过元代“谥杜”文献后,仍然保持绝对的沉默。不仅如此,在明代方志世界,从对蒙古请谥人名字的汉族化改写,到对其所处的朝代、族属、身份等关键信息的全面遮蔽,“谥杜”记忆在改头换面后,继续巧妙地隐藏在了明人的“集体遗忘”之下。
“谥杜”记忆在元、明两代的起伏流变,实则关涉到元明时段之政治、文化与文学等诸多层面的延续与断裂。因此,本书在厘清元代“谥杜”事件本末的基础上,更以此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梳理元、明两朝对杜甫谥号的利用、阐释与认同等问题,系统展现这一不同民族轮番执掌中央政权的时段,多民族文化持续的冲突、互动与交融对文学史面貌的形塑作用,从而揭示作为汉文学典范而被历代王朝、各民族人士共同宗奉的杜甫,对于此一时期价值建构、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的意义。其中,既要将“谥杜”进一步放到元代后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中加以分析,指出围绕杜甫的请谥与追谥,在元代当时就是不同族群之间互动与配合下的产物,也是蒙元政权与汉族、非汉族士人共同构建的“皇元盛世”的一部分;也要将“元明时段”作为整体来进行考察,认识到蒙元时代的“谥杜”记忆之所以在明代遭受顿挫,从根本上来说,体现的是明代基于“夷夏”观念而对胜国文化遗产的全面焦虑与警惕。
总而言之,本书自追问杜甫学史起,而落于文学思想史与政治文化史,尝试以此来回应,族群意识是如何在元、明这两个前后相继而统治族群不同的王朝,分别推动了其时的文学动向;特别是对于明代而言,在贯穿王朝始终的“外侮”压力之下,族群意识又是怎样形塑了包括杜甫记忆在内的“文学”的整体风貌。最后想要说明的是,“谥杜”在经历了元代的发生、明代的冷遇之后,到了清代又再度受到热捧。从这个流动的杜甫记忆之中,我们亦可以管窥元、明、清三朝文化风气之变迁。
关键词: 追谥杜甫;政治文化;文学记忆;文化认同